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用下落小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有多种测量仪器,常用的有ND-6粘滞系数实验仪、ZKY-NZ落球法变温粘滞系数实验仪等,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对其进行改进,以提高实验精度,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诚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界的水当然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可是,科学家们发现有的液体,偏偏不遵守这个原理,它会沿着容器壁,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就是神奇的超流特性。所谓超流特性,就是有的液体在超低温状态下表现出的一些奇特的现象。这是科学家在研究低温物理时候所发现的。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科学家彼得·卡皮察首先观测到超低温液态氦的超流体特性,由于这一发现,以及随后的成果,后来他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超流体的特异现象一经发现,立刻引起了许多物理学家的注意,很快,苏联科学家列夫·…  相似文献   

3.
水向高处流“水往低处流”。这是大家熟知的俗语。可是,当你为了消灭蚊子、苍蝇而使用喷雾器的时候,却会看到一种反常的现象:在插入药水的竖管中,液体破例地由下而上倒流(图1)。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是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的一种现象。那么,伯努利原理是怎样的呢?在一定条件下,水流或气流的静压力是同速度有关系的。粗略地说,如果速度小,则静压力就大;速度大,静压力就小。这一原理,是力学家丹尼尔·伯努利于1726年首先提出来的,所以就叫作伯努利原理。可是,喷雾器中,插入药水的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液体粘滞系数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作了一些猜想与探究.在做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实验时,由于小球是在有限的容器内沿轴线下落的,它不满足斯托克斯定律的无限广廷的条件,所以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此外,其它因素对小球的下落速度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余海若 《今日科苑》2007,(19):78-81
苏联人朗道1937年代创立了液氦的超流动性理论:对液氦在2k下为什么具超流性作了理论说明,认为液体氦只存在一种流体,只不过这种液体的性质在不同温度时是不同的。他的理论奠定了凝聚态物理学的基础,开创了凝聚态物质的研制工作,也为超导研究指明方向,获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人安德森、范弗莱克与英国人莫特因对磁性和无序系统的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成果,获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森和范弗莱克创造了抗磁性、顺磁性材料,用于制造电脑上的电子开关和存储器;莫特则研制成非金属固体磁性材料,广泛用于磁带录像器、电脑和太阳能转换器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蓖麻油在不同温度的粘滞系数差别大,尚无粘滞系数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方程,论文提出了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蓖麻油粘滞系数的方法。根据国际公认的蓖麻油在几个特定温度下的粘滞系数标准值,利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粘滞系数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出的蓖麻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滞系数,来检验拟合曲线优劣。基于Matlab仿真工具,建立了蓖麻油粘滞系数与温度的仿真模型,结合实验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分析出三次多项式拟合能较好拟合粘滞系数与温度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地     
物质的第六、七态固体、液体和气体,这是我們最常見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但是,就整个宇宙規模来看,以这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并不占主要地位。这三种状态只在同我們的地球相类似的行星上才有。而行星在宇宙物质中所占的比例是十分小的。 現在已經知道,宇宙物质的主要部分,包括众多恒星的大部分、星云和恒星际气体等,都是处于另一种状态——等离子态,这是物质的第四态。在这种状态中,物质的原子中的一部分电子电  相似文献   

8.
正流言:高温会让塑料分解,里面的有毒物质会融入水里。因此,矿泉水放在车内会产生有毒物质。真相:制作矿泉水瓶的原材料一般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仅抗酸、抗碱、耐油脂,还能经受住大多数溶剂的腐蚀,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装水和饮料等液体的食品级塑料。它的熔点在250℃以上,我们往矿泉水瓶里倒热水,矿泉水瓶只会发生形变,不会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PET的稳定性是由聚酯材料的聚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11,(8):65-65
如果说地球生命都是起源于火星上的有机物,这对许多行星科学家来说并非不可想象。目前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设计一种仪器.为地球生命是否来自火星提供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0.
磁液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投入应用的一种新颖的液体磁性材料,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领域。 性能奇异的新型磁性材料 这种具有新奇特性的磁性液体,是由铁、镍、钴等铁性物质的超细粉末,均匀地弥散在水、润滑油、硅油及氟醚油等载液中,经研磨后混合而成的胶体物质。由于每一个粒子的表面都形成一层很薄的分子层弹性包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公路运输行业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这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公路运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运输的物品是易燃易爆液体,那公路运输的风险性就大大提升了。易燃易爆液体在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酒精、汽油、煤油、香蕉水、松节油、油漆这些都属于易燃易爆液体的范畴。如此看来,易燃易爆液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既然如此,那么这些物品就需要途径运输到人们的周边,公路运输由于运费低、路途短的优势,成为运输的首选。对易燃易爆物体的公路运输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问:如果我们交叉双手手指,并将手掌向外翻转,然后再向后弯曲手指,那么就能听到手指关节发出“噼啪”的声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答:关节的周围都有液体包围,当这些液体中的气泡爆破时,关节处就会发出“噼啪”声。关节是两块分开的骨头相连接的地方,由结缔组织韧带支持和固定。  相似文献   

13.
积雪发电是利用工厂余热或地热资源将低沸点的液体物质氧化、以雪为凝缩器冷却后贮入蓄水器。这时氧化的低沸点液体物质冲击汽轮机.使之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雪凝缩器可以设置在冰雪皑皑的高山之上,蒸发器置于山下,以管子连接,抽出管内空气更利于液体氧化。试验证明,一吨雪可以把二至四吨氟利昂冷却液化送入蓄水器,可见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物理学中,至少有两个大问题都涉及奇点。这两个大问题,其一是宇宙的标准模型认为宇宙从奇点爆炸形成的;其二是黑洞的结局是组成黑洞的物质挤压到一个尺度为零的奇点。在奇点处,现有的物理理论将全部失效。 宇宙的暴胀模型认为宇宙的膨胀起因于宇宙起源时的超密物质或能量从奇点处开始的大爆炸。如果宇宙当真是从奇点开  相似文献   

15.
如果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但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会相信吗?不用怀疑,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这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液体海底是由于海水中各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跃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深度及地理经纬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一般而言,在同一海域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低的海水密度比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密度比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大。  相似文献   

16.
左手材料,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左手材料,指的是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都是负数的材料(物质)。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用于描述物质电磁性质的基本物理量,决定着电磁波在物质中的传播特性。在自然界中,所有物质的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都为正值。左手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非常之处,是其具有一种逆变能力,能使主导着普通材料行为的许多物理特性产生逆变。左手材料有时也被称为“异向介质”、“负折射系数材料”。左手材料迄今尚未在自然界中发现,这种材料目前都是由人工制造的。从1999年开始起到目前为止,左手材料还主要处…  相似文献   

17.
四色液     
[题目]一只透明玻璃中的液体,按层次分成三种不同的颜色,上层为乳白色,中层为淡蓝色,下层为紫红色。若将这瓶三色液轻轻摇晃,色彩便混成一团;摇晃停止后,又恢复三种颜色。若再向瓶中加入一种淡蓝色的液体,使它浮在最上层,于是瓶中就出现了四色液。显然,这种四色液体界限分明是四种不同比重的液体所组成的。请你举例说明四色液体中各层物质是如何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问题与解答     
为什么改变压强可以改变物质的沸点? ——江西省广丰县广丰中学 杨红东 沸点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互吸引力,而分子的动能比较小,无法摆脱引力的束缚,所以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使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沸腾就是组成物质的分子获得足够能量,互相摆脱束缚,从液体表面逃离,成为一个个的气态分子。大气压强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捂着液体的表面,不让分子轻易地跑出来。气压越高,液体沸腾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所以就需要把它加热到更高的温度,让分子获得更多的能量才能跑出去,这样液体的沸点就升高了。气压小时,分子逃逸需要的能量少,沸点就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物质,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平 《科学中国人》2005,(11):58-59
序 《宇宙物质的本质》论证思路我们知道宇宙物质很多很大,但是在宇宙中如果有一种元素或一种柱子或一种东西消失后,整个宇宙物质也随之消失,那么我们的整个宇宙物质是不是由这三种的其中一种构成,看来只要找出这三种的其中一种就能知道宇宙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