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中组织间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学习获取外部知识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实现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与组织间学习的关系以及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间学习过程,着重研究了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组织间学习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组织学习、知识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探讨企业组织学习、知识整合、核心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选取我国华南地区的144家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组织学习、知识整合、核心能力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确理解企业知识整合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战略网络是以其内部协议联结为主要关系治理机制的网络合作组织,节点间关系实质上是网络协议联系关系.通过分析网络协议建立节点的效用模型,研究了实现网络协议自组织,促进节点间关系和谐的基本对策:促进网络内部知识的开放,提高节点学习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利润水平;增加违约成本,降低不执行协议的额外收益水平等.保障节点能够自觉执行网络协议,实现网络协议自组织,对网络节点的行为进行有效地影响与约束,促进节点间关系能够长期互利共赢,促进节点间关系稳定有序发展,实现节点的共同愿景,从而保持战略网络各节点的强大竞争优势,保证战略网络的有效运行和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4.
有限理性视角下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是组织提高自身隐性知识存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发送、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的三个阶段,分析了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的价值增值机制,认为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价值增值包括知识交流的直接价值和知识创新的间接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博弈的收益矩阵。基于知识主体的有限理性,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对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进行分析,研究了隐性知识共享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探讨了知识共享成本、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以及知识主体间的知识势差等参数对进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相关参数的取值,可以使得隐性知识共享进化博弈实现最优进化稳定策略,从而促进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5.
将吸收能力和知识复杂化程度作为调节变量引入组织间社会资本与组织核心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北京和广州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复杂化和不同水平的吸收能力下,组织间社会资本对核心竞争力影响程度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在知识复杂化程度低但吸收能力高的条件下,组织间联结关系、信任和认同对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程度最大.在知识复杂化程度高且吸收能力也高的条件下,组织间认同对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程度与在知识复杂化程度高但吸收能力低的条件下的提升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组织间联结关系、组织间信任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程度却小于在知识复杂化程度高但吸收能力低的条件下的提升程度.最后,对与假设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并讨论了该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梦桃  张生太 《科研管理》2022,43(7):163-170
在市场环境以VUCA特征为未来发展“新常态”下,“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频发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型态,能否在不利事件的冲击下形成韧性并逆势成长,成为企业存活并转危为机的关键。现有研究对于组织韧性的形成机制缺乏关注,本文基于关系网络理论,探讨了关系网络(组织内关系网络和组织间关系网络)与组织韧性的关系,验证了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内关系网络和组织间关系网络与组织韧性呈正向关系;组织内关系网络正向影响利用性创新,组织间关系网络正向影响探索性创新;利用性创新在组织内关系网络和组织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组织间关系网络和组织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从重视构建组织关系网络、激发员工创新的角度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织间关系的视角,研讨工业共生组织管理的演进脉络与发展创新,认为工业共生组织的研究对象从组织内部逐渐外溢于组织之间,并使组织间的关系愈发带有科层环境色彩。同时,工业共生组织的演进模式呈现出了点-点、点-链、点-网以及多网络相互交织的超网络特征。组织间关系的管理手段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以科层法规为保证,以组织间共生识别、共生构建、共生维护、共生优化为协调的集成管理模式,并且组织间关系嵌入方式更趋知识性。在梳理工业共生组织管理的演进与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工业共生组织间管理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各要素进行必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考察了我国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中的组织责任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组织责任除了体现为物质激励水平外,还包括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环境支持水平,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类型的企业中,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三个纬度即员工间的利他行为、员工间的和睦程度以及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与组织责任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广告与图书馆间的关系,说明其对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影响,并通过阐述广告的价值与信息研究来说明在当代社会,图书馆利用广告发展自己的可行性,最后就图书馆广告宣传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张婧  何勇 《科研管理》2014,35(1):114-121
本研究整合服务主导逻辑与资源互动观的理论框架,探讨知识密集型企业服务情境下服务主导逻辑导向、资源互动能力、价值共同创造活动、顾客价值认知间的关系。228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服务主导逻辑导向将提升服务企业与顾客企业进行资源互动的能力,进而改善二者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执行计划、共同解决问题等价值共创活动,最终提升顾客价值认知。研究从实证层面推动了尚处于理论建构和定性研究阶段的服务主导逻辑范式和资源互动观的纵深发展,也为产业服务企业如何通过组织间资源整合利用和价值共创活动来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提供了管理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Sharing knowledge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s one way to enhanc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facilitates such sharing among partne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earch model comprises five research hypotheses with four constructs, including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 relational risk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is study develops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relational risk as a mediating construct to examine the inter-relationship effects that affect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se relationships. We analyze data collected from 312 of the top 1000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2011 listed in Business Weekly.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uggest that the role played by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and 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 is critical in ensuring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as it mitigates the relational risk in the proces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how supply chain members should reinforce their rel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view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 and manage relational risk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llaborative behaviors and in turn achie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knowledge sharing for the supply chain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2.
动态能力视角下创新型企业联盟管理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捷  张振刚 《科研管理》2017,38(1):81-90
联盟管理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基于形成动态能力的不同组织惯例和常规,企业联盟管理能力在理论上包括组织间协调、联盟组合协调、组织间学习、组织感知和联盟组织变革五个要素。通过对珠三角313家创新型企业的调查研究,采用高阶因子分析检验了这一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联盟价值创造产生影响时的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联盟管理能力对于联盟价值创造具有正向的影响,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对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部分的中介效应,在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于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知识是组织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组织间技术竞合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机制。本文以竞合理论为基础,提出组织间技术合作、技术竞争、技术竞合与知识流动之间关系及创新规模差距的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QAP对2008—2017年间新能源汽车领域511个样本组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间的技术合作、竞争对知识流动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技术竞合对知识流动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组织间的创新规模差距会削弱技术合作关系对知识流动的正向作用,增强技术竞争关系对知识流动的正向作用,增强技术竞合关系对知识流动的负向作用。本文不仅丰富了组织间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也能为政府部门政策决策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探析及其有效性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炜  姜骞 《软科学》2012,(3):96-100
针对当前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结构分析及有效性测度研究的不足,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将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划分为关系范式维度、结构过程维度以及知识管理维度,并开发和设计了测量量表,以来自241家IT外包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结构模型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丰富和完善了组织间关系的理论体系,为IT外包接包企业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various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patent development, and how these relationships contribute to patent competitiveness. It takes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inventors and describes how they utilize external knowled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tent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European telecom operator, we found interaction with R&D consortia,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to support inven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deas for patents and in solving related problems. In terms of patent competitiveness,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were more valuable for an operator than R&D consortia relationships, as they reduced the market and technology uncertainty related to the patent.  相似文献   

16.
高孟立 《科学学研究》2018,36(8):1524-1536
摘要:学术界对KIBS企业-组织顾客互动对组织间关系的负面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整合资源基础观、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关系理论,基于184家KIBS企业合作创新项目的调研数据,从企业-组织顾客互动创新视角嵌入,探讨了互动创新中的资源共享、任务协作对组织间长期合作意愿、交易冲突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论表明:(1)资源共享、任务协作均可以促进双方的长期合作意愿。(2)资源共享、任务协作在双方合作后期会诱发交易冲突行为。(3)契约治理在企业-组织顾客互动对组织间关系的影响中均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但这种作用效果在资源共享和任务协作间没有显著性差异。(4)关系治理在资源共享、任务协作对长期合作意愿的影响中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但在其对交易冲突行为的影响中均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合作本质是异质性组织间合作,异质组织间的"弱连接"带来知识互补的合作优势,组织间知识的差异又必须通过组织间"强连接"合作网络才能弥补知识的鸿沟,产学研合作具备组织间"强连接"和"弱连接"二元网络特征。基于组织间二元网络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模型、图论和案例方法分析产学研合作中二元网络结合和演变特征,分析不同阶段与之相适宜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孟立 《科研管理》2006,41(1):211-222
以KIBS企业与组织顾客合作创新项目为对象,从组织顾客的破坏性视角嵌入,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剖析投机性行为与不公平行为两种组织顾客破坏性行为对组织间合作的影响并揭示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投机性行为、不公平行为对组织间合作均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组织信任对组织间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冲突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投机性行为通过降低组织信任、激化组织冲突的部分中介作用进而负向作用于组织间合作;不公平行为通过降低组织信任、激化组织冲突的完全中介作用进而负向作用于组织间合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及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都有正向影响,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而对于组织问共同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欣  李全喜  王姣 《情报科学》2022,39(2):177-182
【目的/意义】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现代企业亟待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组织间信息系统为企 业实现跨组织资源流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途径。【方法/过程】本文利用知识可视化工具从发文规律、核心作者群 体、研究主题的时间变化等方面对国内外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结论】最后得出未来研究 应该跳出地理因素限制,扩展合作网络,利用科学的新方法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调节与管理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创新/局限】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在后续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细化主题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