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易丹 《现代语文》2007,(6):35-36
随着对复合词构词方式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复合词的构词方式不限于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这五种类型。张斌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为"张编《现汉》")中"词的构造"一节将复合词细分为七种类型: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汉藏语系相关理论成果及汉语构词研究的丰富成果,以德宏傣语语料实例研究为主,围绕傣语复合式构词,分别从联合型、正偏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五种基本结构出发对傣语的构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汉语属词根语,句法构词是最重要的构词方法,偏正型又是其主要类型之一,然而偏正型复合词的语素组合形式很复杂,有的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的组合形式相同,但组合关系往往并不一样,容易混淆,需要研究区别。例如动语素(V)与名语素(N)组合  相似文献   

4.
详细讨论了“景观”一词中“景”和“观”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指出“景”即自然景色、景致,“观”也有同样的意思,并由此得出现代汉语“景观”一词的构词方式属于复合式联合型的结论,纠正了现代汉语教材把“景观”分析成复合式主谓型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汉、泰语的同异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汉、泰语的共同性 1、都有声调系统。汉语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客气)、(可气)、(优等)、(油灯)。泰语的五个声调也能区别意义,如:[k‘a~5](腿)、[k‘a~2](姜)、[k‘a~3](我)、[p‘a~5](悬崖)、[p‘a~2](劈)、[p‘a~3](布)。 2、汉、泰语都广泛运用复合法构词。在这两种语言中,词根组合构成新词是最常见的构词方式。例如汉语的“手”可以跟其他词根构成大量新词:手表/手册/手工/手巾/手段/手腕等等。泰语的(手)也能跟其他词根组成许多词,如(手套)/(枪手)/(手铐)/(手气)/(手语)/(能手)等等。最突出的是汉语合成词复合的几种类型泰语都有。例如: 联合型:(汉语)伟大 聪明 (泰语)(隐藏)(隐 藏)(保管)(照看 看) 偏正型:(汉语)眼泪 卧铺 (泰语)(眼泪)(水 眼)(卧铺)(地方 睡觉) 主谓型:(汉语)自信 地震 (泰语)(可爱)(脸 可家)(大方)(心 广阔) 动宾型:(汉语)满意 伤心  相似文献   

6.
“名+名”偏正复合名词是汉语定中复合词的主体类型,60多年来对于这类名词的构词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其中语义关系研究和语法结构研究两大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对该项研究进行前瞻,对推动构词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网络商业领域以及网络流行语中出现了大量类似于“深邃棕”“地狱紫”“原谅绿”等的新兴颜色词。本文从结构类型及特点、语义特征、原因分析、生命力展望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与传统颜色词相比,其在音节上呈现三音节词占优势、多音节化发展的特点;结构类型以偏正型结构占绝对优势,兼有联合型结构;构词成分呈现现代化、都市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具有语义构造主观性、语义指向多样性、语义内涵内隐性的语义特征。在语言内部和社会环境外部两重原因作用下产生,未来将以“修饰语+颜色语素”为模因公式持续更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色谱中的色彩词的构词方式在学界至今尚无人讨论,色谱中的色彩区分程度非常高,相邻色彩色貌之间的差距细微,其构词与通用领域内的色彩词构词是迥异的。色谱中的色彩构词是汉语自然语言的一部分,对汉语来说,是点与面的关系,其研究对于认识自然语言的全貌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来研究色彩词,发现色彩词构词中出现了新的构词方法:词义缩小法、假借构词法、缺质异素法,这些构词方法都是汉语这种自然语言的特殊构词方式。纵观汉语色彩词的构词,可分为四个层次,其体现了色彩词构词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名名复合是汉语中最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它是语言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名名复合词的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前人的研究结果还未达成共识,颇有争议。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2395个汉语双音节名名偏正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运用Jackendoff平行构架理论,考察该类复合词的语义特征。研究发现,名名偏正复合词是一种紧缩结构,其内部隐含着16种类型的结构义。依据复合词内部的语义关系,通过恢复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隐含的谓词,勾画出其语义图式,可以正确把握其结构义,有助于建立语文词典的释义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音节内部的语音屈折构词方式可以构成新词 ,这是古汉语的一种重要构词方式。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语音屈折所形成的汉语同族词进行分析 :1、语音屈折形成的古今汉语同族词 ;2、语音屈折在汉语同族词中的表现及构成的词义关系 ;3、汉语同族词中的语音屈折现象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