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9):F0002-F0002,1
<正>最近,我偶然听到一对母女在机场依依惜别时的一段对话。广播说女儿的飞机即将起飞,她们站在安检门旁,紧紧拥抱,妈妈说:"我爱你,祝你拥有足够。"女儿回答说:"妈妈,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已经超出了足够,您的爱是我今生全部的拥有,我也祝您拥有足够,妈妈。"  相似文献   

2.
深爱如线     
<正>有的时候我真是很疑我父母之间是否有爱情。为了支付我和哥哥高昂的学费,他们每天辛苦挣钱。书上写的和电视里演的那些浪漫他们点也没有。"我爱你"这三个字对于他们也几乎是奢侈。更不用说情人节给彼此送花了,那是不可能的。爸爸脾气很不好,辛苦的工作又弄得他很疲劳,脾气就愈发坏。天,妈妈在缝被子。我静静地坐在她身旁看着她。过了会儿,我口道:"妈妈,我有个问题想问您。""什么问题?"妈妈回答,手里依旧忙着她的针线。  相似文献   

3.
一天早晨,我正要出门去办公的时候,阿格拉费娜,即我的厨娘、洗衣妇和女管家进屋来找我。我感到意外的是,她竟然主动和我攀谈起来。她是个普普通通的妇女,素来沉默寡言,每天除了说两句中午准备什么饭菜的话之外,六年来她几乎没有多说过一句话。至  相似文献   

4.
<正>我还记得我二十多岁三十岁时的生活,那时候我单身,生活在我眼里充满了美好。没有什么能够让我特别焦虑的,如果一定说有的话,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脱单可以算一个。一不小心就跌入了中年的焦虑漩涡,现如今已婚有着两个女儿的我,早已没了过去活在当下的洒脱。我感慨于为啥好人英年早逝,坏人却看着身子骨那么硬朗。怕有病,怕车祸,怕环境污染,怕突然失业,怕孩子出事……不确定的未来,于我,是充满各种恐慌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制造回忆     
忘川 《世界文化》2014,(12):1-1
<正>吃完早饭之后,六岁的女儿艾丽卡对我说:"妈咪,能陪我一起看动画片吗?"我看了一眼洗涤池里的脏盘子,又看了看她那双大大的棕色眼睛。"好呀,"我回答说。于是我们依偎在沙发上,看了她最喜欢的儿童节目。看完动画片,我们又做了一会儿拼图游戏。刚要准备去厨房刷盘子,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是一个朋友打来的,"你在忙什么呢?""唉,"我说,"陪女儿一起看电视,一起拼图。"  相似文献   

6.
昆莎任职行政工作,每天在岗时间很长,常需在冰箱上贴字条来和大女儿互相留话.她打定主意不再让五岁的小女儿安蒂过这种日子.她辞去医院化验师的职务,想找份可以在家做的差事.有一次,某公司主管问她能否帮他策划演讲会.她觉得这份差使不错,不久她就自己开设了"演说与培训公司".  相似文献   

7.
外媒导读     
张楠 《世界文化》2014,(12):56-56
<正>百岁老妇社交网站遇阻无奈"装嫩"蒙骗过关Facebook可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近日一位出生于1900年的老太太安娜·斯图尔(Anna Stoehr)在她113岁的时候(现已满114岁)也在该社交网站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但是由于系统默认的年龄上限只有99岁,所以老奶奶只能略施小计,回避了她的高龄。113岁是个什么概念?莱特兄弟的首次试飞是在她三岁的时候!老太太没有电话、没有汽车,但最近却购置了一部i Pad,还在注册后加了31位好友。她的儿子说母亲对生命中的所有事都那么好奇,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编译自"NPR"网站)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所任教时,有个12岁的小女孩每天放学后就来找爱因斯坦。这个小女孩的母亲觉得奇怪,有一天跑来问这位数学大师,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话好说?天天说说不完?到底谈些什么? 爱因斯坦回答说:“不是谈什么。您家小妹妹每天拿饼干来我家,要我帮她检查一下算术家庭作  相似文献   

9.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曾经结过一次婚。他的妻子安东尼娜·依瓦诺夫娜·米留科娃是他的一名学生。结婚时,柴可夫斯基37岁,米留科娃28岁。这次婚姻,与其说是女方主动提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在她的胁迫下举行的。她不断地给柴可夫斯基写情书,然而他的回信却是千篇一律全是拒绝她的求婚。后来,米留科娃给柴可夫斯基写来这样一封信,是1877年5月4日发出的。信中写道:“虽然我没有见到您,可是,我们住在同一个地方这件事本身就使我万分激动。无论在哪里,我片刻也不能把您忘怀,也不能中断对您的爱慕之情。除您而外,我不爱任何男子。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10.
昆莎任职行政工作,每天在岗时间很长,常需在冰箱上贴字条来和大女儿互相留话。她打定主意不再让五岁的小女儿安蒂过这种日子。她辞去医院化验师的职务,想找份可以在家做的差事。有一次,某公司主管问她能否帮他策划演讲会。她觉得这份差使不错,不久她就自己开设了“演说与培训公司”。  相似文献   

11.
假期里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给母亲写信,女儿玛瑞安坐在窗外的草坪上,和她的洋娃娃玩着模仿老师上课的游戏。看上去,她好像有点儿生气了,似乎她的“学生们”没有好好听讲。只见她一边训斥着他们,一边还像她的老师那样富有表情地打着手势,那副认真的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关于玛瑞安我写些什么呢?母亲在加拿大,渴望得到家里的音讯;她最放心不下玛瑞安,总让我多说一些有关她的情况。对这个孩子,母亲有一种特别的怜爱。也许是为了获得灵感,我又一次打量起了我的女儿:一头乌黑的鬈发映衬着一张尖尖的小脸,两片圆润敏感的嘴唇…  相似文献   

12.
<正>欧冠决赛后,他曾代表英格兰和美国队踢过一场比赛,他说:"这是最后一次没有感到疼痛的比赛。"可是在下一个赛季刚开始时,他的膝盖的伤势越来越严重,已经让他"痛到无法忍受"。先前医生给他采取的增生疗法非但没有缓解病情,反倒让他的情况更加恶化。些时候甚至路都走不了。在赛季开始的时候,我先是参与了跟维拉里尔队的比赛,那一场的感觉还可以。但是在跟利物桥球场踢比赛,我吃了很多止痛药,但却毫无感觉。虽然坚持踢完  相似文献   

13.
阿耳忒弥斯(即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和阿波罗是孪生姊弟,并且跟她弟弟一样,总是随身带着弓箭,具有传播瘟疫、使人暴亡或起死回生的神力。她是儿童和所有哺乳动物的保护神,但她却又喜好狩猎,尤其是追捕牡鹿。当她还是个三岁孩子的时候,有一天,她的父亲宙斯把她抱在膝上,问她喜欢什么礼物,阿耳忒弥斯不加思索地回答道:“请父亲保裙女儿终身贞洁;赐与女儿同弟弟一样多的称号,和他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母亲     
正都说女儿和母亲是前世的仇人,这句话用在我和母亲身上是最贴切不过了!我和母亲的缘分一直不太好,从我记事以来到现在,我们母女俩就一直喋喋不休地争执。三十多年了,我感觉自己已经很疲倦,母亲也在一天天地苍老,可是我和她之间的争执却从没有停止过!母亲四十多岁才生我,我还有两个哥哥,他们都比我大十多岁。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母亲抱怨:生了两个儿子都很乖,唯独女儿太磨人。母亲说我小时候很爱哭,哭声大得快把天都喊破了,我整日整夜地哭,  相似文献   

15.
酒娘醉我     
小时候,我曾用惊惧的目光看外婆:她总是骂骂咧咧地对待外公:长大后,我才看到外婆的另一面,特别是外公长年卧床不起,外婆一方面悉心照料,毫无怨言;一方面还要照顾小舅舅安心学习,以考大学。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外公去世后,外婆总是每天以泪洗脸。按传统习惯,她将外公的棺材停放在家四十九天,每天早晨拿着湿毛巾对着棺材哭,说是为外公洗脸;晚上也这样,说是为外公洗脚。我油然产生一个念头,外公你真该安息了。  相似文献   

16.
1970年夏天,朱莉·安德鲁斯与布莱克·爱德华兹合作在巴黎拍了影片《亲爱的莉莉》。当时安德鲁斯忙于事业,又要操持新婚不久的家务。每当工作完毕后她就急忙往家赶。孩子们早晨起床后也不收拾,甚至连牙都不刷,真让她有点哭笑不得。早晨,安德鲁斯把孩子们叫起来,对他们说:“孩子们,快起来,让我们一起晨练。我们比赛,谁若是输了,我们就罚他。”大女儿詹妮朝气蓬勃,说:“别那么唠叨,你说话可算数?”“当然,”安德鲁斯表示。她认为,作为母亲,自己得以身作则,带动孩子们。果然,在一次跑步中詹妮超过了安德鲁斯。“你准备怎么罚我?”她问詹妮。“…  相似文献   

17.
幸运的失误     
正琼斯太太不喜欢我,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这令我非常苦恼。其实原本我可以不用在意的,之前我没有和她住在一起,只是在圣诞节的时候,才会和丈夫威廉一起回到她所在的位于弗里达州的家里。但现在不同了,她搬来我和威廉的住处,说要住一段时间。当威廉询问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同意了。毕竟她是威廉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正>我独自坐在客厅的躺椅上。这时候,她进来了。我听到了她的喘息声,感觉她在我身后走来走去。仅仅过了五秒钟,我就不耐烦了,她怎么还没注意到我?"嘿!"我叫道。她停了下来。也许她正注视着我,想弄明白我的用意。"仙娜!"我第一次叫她的名字。她用鼻子轻轻碰了碰我,好像在说:"好吧,如果你想和我套近乎,那就轻轻拍拍我吧!"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也许和其他盲人与他们的导盲犬见面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我却感觉那画面是如此安宁而美好。其实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怀疑她是否可以依靠。然而,我却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闲暇的时候仙娜是多么需要我的爱抚。  相似文献   

19.
一封信     
季先生:您送我的《季羡林文集》(共24卷)已经收到,从昨天起开始读第一卷。这些是我今年暑假最好的精神食粮,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感谢您。在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1947-49年在北大沙滩图书馆您每天在第一层最西边的研究室里进行研究的情景;您的那间研究室西晒,我们从图书馆出来去文学院听课,总要从您的窗下走过,有时偷偷地向窗里看一眼,您对西晒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仍然安坐在那里读书。……您的许多文章,在末尾都有这样的字:某年某月初稿、某年某月定稿或某年某月修改或某年某月抄写。这充分反映了一代大家的严谨学风,而您的手迹又是那么清楚,原…  相似文献   

20.
思奇 《滇中文化》2006,(3):51-51
今天,对我们家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五岁半的女儿要参加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正规考试。 一大早,我便忙开了,八点钟,准时将她送进考场,监考老师还没来,女儿静静地坐着,看不出她有丝毫的紧张,相反却是我自己瞎紧张,女儿只要求我等她。她有动作慢的毛病,我千叮万嘱的让她一定要快,否则时间不够就不及格了。她竟小大人似的说:“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画得又快又好!”我幸福地笑了.回想起她学画的过程.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