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及时足量地提供治河材料是河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自明至清,河工用料经历了民柳到官柳、官柳到芦苇、芦苇到秫秸的演变过程。当农作物秫秸成为河工物料后,扩大了物料的征收范围,将越来越多的百姓被纳入到治水活动中,造成了黄运地区南北部物料供应格局的空间差异,大体以徐、邳为界,以北地区河工用料以秫秸为主,以南地区以芦苇为主。上述河工用料的时空演变,实质上是河工和地域开发导致的环境后果在物料上的反映,是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文学豫军"的崛起不仅是地域文学的兴起,更是地域文学人才的兴盛。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从人才地理的角度对1920-1999年河南作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河南作家人才指数在时间变化上呈"抛物线"型,20世纪60年代是其明显的峰值区;地区人才指数差值变化与河南作家总的人才指数变化相一致,而最大人才频度变化则与其变化相反,存在明显的"凹值"稳定区;河南作家在空间分布上区际差异明显,地区内形成文学人才区域极,西南部、南部多于北部及东部地区,人才重值区逐年变化,文学人才地域分布多极化增强;文学人才重心向东移动,并伴随南北摆动,波动幅度较大,空间稳定度不强。  相似文献   

3.
嵇曾筠是雍正时期著名的河臣。他在主理河南河工的七年时间内,着意加修和巩固堤防,同时加强河工修守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的这些治河经验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之后的数十年时间内,黄河溃决次数大大减少。他的成绩的取得同皇帝的支持、同僚的配合、财政的充裕等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黄河决于河南郑州,河督成孚等立即投入了抢险准备与堵口的工作。郑工历时一年又四个月,大致可分为前败后成两个阶段。前期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资金不到位、备料不足、工程质量、河工腐败等原因所致;后期的成功主要得力于吴大对河工的整饬及购料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光绪年间河南灾荒现象异常突出,虽与当时整体气候背景及河南特殊的地理特征相关,但灾荒背后的社会原因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一、防灾手段滞后,具体体现为水利、仓储失修,森林植被之学不讲;二、抗灾能力低下,豫省人民因承担重赋、重徭及重捐之外,加之境内匪类猖獗,生活贫苦,遇灾即贫,颠沛流离;三、救济不力,清政府因光绪年间财政匮乏,吏治、河工腐败,对灾民救济不力也加重了灾荒程度.  相似文献   

6.
据史料的记载,汉晋隋以来,河南地区的人口在历朝居于全国的第一位.而自唐以后到清朝,河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再也没有出现过全国最高值,使得唐代成为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唐初到天宝年间,河南地区人口数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而此后至唐末,人口数量则蝌明显地下降,部分州郡甚至十几倍地减少.而且,唐代河南地区人口地理配置不同,中部、东部稠密,西南部相对稀疏.从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地理配置可以看出,人口问题与自然和社会历史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佛教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佛教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洛阳,汉末曹魏时期在河南地区初步传播,西晋十六国时期迅速传播和兴盛,至北魏臻于极盛。河南地区佛教的传播和兴盛的历史是中国佛教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简略考述佛教在河南地区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清史稿》相关资料的考察可以发现,清代雹灾的时空分布具有如下特征:从年际分布状况来看,康熙二年之前的清代前20年和康熙朝后10年、雍正年间以及乾隆朝前23年,雹灾比较严重;从月份和季节分布状况来看,雹灾发生主要集中在二至八月间,夏季是高发季节。从空间分布状况来看,覆盖较广但分布不均,明显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省份,直隶、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山西、陕西等是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是西门子S7-200、机械手、步进电机、变频器、交流电机、皮带传动元件的综合应用。系统先把物料从井式推料塔中推到传送皮带,物料随传送皮带运到机械手夹料位置,再由机械手把物料放到由步进电机控制的传送带上,物料随传送带送到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及其它行业回转式烘干机扬料板结构采用L形升举式,致使烘干机处于产量低、热效率低、煤耗高和出料水分高的低效工作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简体内部扬料板扬料效果差,物料与热烟气接触时间短。虽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内部扬料板做了有益的改进,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扬料板的扬料机理。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研制出一种新型组合式扬料板装置,并进行了长期工业性试验,该技术已经在国内30多家水泥厂原料烘干机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滨州学院学报》2020,(1):92-96
河工赔修是清代特有的一项经济追赔制度。康熙时期为稳固河道工程,减轻治河负担,而特设河工赔修制度,即堤工毁坏相关人员承担经济责任的制度。这一制度经雍乾两朝发展完善,最终将整个河工体系纳入分赔之中,同时建立了合理的分赔比例,制定严格的追赔制度。河工赔修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具有执行严格同时灵活等特色,在有效管理河工的同时,也存在河员畏惧赔修不修或少修工程、事先预留赔修钱银等弊端。但总体来说,河工赔修是一项开创性的有利制度,对今天的河工管理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南与台湾历史文化联系源远流长,略而言之,经过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种形式:第一阶段是秦汉及以前,豫、台联系忽隐忽现,似无还有;第二阶段是汉末以来至清以前,此时的河南与台湾跨越时空,经过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中转建立了联系;第三阶段是清代以来,河南与台湾有了直接往来,建立了直接联系。正是这些历史上的联系使河南与台湾同根同源、血缘相亲、文缘相连,谱写了豫、台一家亲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铁水包底吹喷粉脱磷预处理的技术。并从物料平衡、温降模型、及砖型设计等方面分析论述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漕运、盐法、河工在明清两代,被称之为“三大政”。他们不仅直接关系着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和物资供应,而且和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清嘉道年间,由于封建统治日趋腐败,“三大政”弊端丛生。其中两江地区,既是清朝财赋之区,漕粮、盐课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又是河工的重点,境内江河湖汊密布,其弊更为突出。道光元年(1821),陶澍(1779~1839)任安徽布政使,旋擢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至道光十九年(1839)病逝,在江南为官十九年。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陶澍竭尽精力,治理“三大政”,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试就陶澍对漕运的整顿和改革,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17年京兆、直隶地区发生水灾,被灾地区广,受灾人数众,为数十年所未遇。前民国总理熊希龄奉命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救济灾民,由此也开始了他慈善教育事业的生涯。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在一定的月份产生周期性的顶或底是股市的运行规律之一,这是由中外股市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说得更具体些,就是股指在运行至这些月份的敏感时空区域时,会因时空共振形成具有转向(或转势)意义的顶或底,而不独以09年所列的月份为然。只是月份虽同,顶底却异。这不但取决于此前大盘的运行态势,亦受制于当时的宏观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17.
谢寅睿 《语文知识》2012,(3):124-126
洛阳是河南历史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华夏文化的中心。本文就发掘及推广洛阳古都文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汽车安全件物料初加工生产过程中,物料硬度质量监控存在的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的问题,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工具,分析物料硬度过程能力指数等过程稳定性内容.结果表明:物料硬度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过程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说明SPC技术工具对于监控、测量、识别、分析、判断、改善生产过程的质量特性波动和问题趋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黄河水患的严重危害以及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是导致淮安地区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崇祀水神在成为国家治理黄河运河水患的重要手段的同时,也成为黄河运河沿岸民众的精神慰藉.水神信仰的盛行也使得明清时期淮安地区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衍生物,是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动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留学教育虽发展缓慢,但仍有大批留学生远赴异国探寻救国真理。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大都投身于河南的教育近代化进程,他们或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或努力建构新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或投身于新式教育的推广工作,促进了河南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河南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