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实现不仅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务质量。但当下却存在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积极性不高,持续性和时效性不强的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完善和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2.
论奥运会志愿服务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采用"馆校对接"模式.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肩负着招募、选拔、培训和管理赛会志愿者的重任.高标准的奥运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借鉴奥运会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做好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2010年广州亚运会即将来临,广东社会各界的志愿服务热情空前高涨.亚运与志愿者精神具有内在的和谐统一关系,高校应当抓住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契机,培养大学生的志愿者精神,促进奥林匹克和亚运精神、志愿者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大学生对个体自身生命意义的积极审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其积极审视下的结果与体现,它与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契合.因此,借助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交换需求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复旦大学与上海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服务时存在交换关系,参与动机在自我实现、社会回报、娱乐与人际交往、获得经验与技能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上海体育学院的大学生相比复旦大学的大学生,其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体育氛围更浓厚,在不同学习和成长环境下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的交换需求不同,主要参与动机也各不相同,学校和体育赛事组织者应该明确大学生志愿者不同的动机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激发并引导大学生的正向参与动机.  相似文献   

6.
大运手记     
苏放 《当代体育》2012,(Z2):140
9月18日,随着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闭幕演出结束,我的志愿服务生活也圆满结束,十多天的志愿生活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志愿生活的开始刚被推选为大运会志愿者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兴奋,相对自私的理由是志愿服务期间正是我面临实习找工作的重要时期。但是一份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梦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展开调查研究,首先对2012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中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结合中国梦理论探讨了如何更好提高大型体育赛事中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从而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从法理上分析了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的理论基础.建立长效化的法律保障机制应当顺应体育水平现实差距的现状,采用赛事性志愿服务与非赛事性志愿服务相结合、专业性志愿服务与非专业性志愿服务相结合以及组织性志愿服务与非组织性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在法律规范的建构要以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对现有的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实现诸法互补、保障有力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9.
5月18日,由广西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办公室、广西杂协、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桂林旅游专科学校等数所高校大学生魔术社团协办的"广西杂技文艺志愿服务——桂林高校魔术辅导交流活动",在广西师大育才校区举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及研究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需求,导致体育志愿服务实践的不可持续性.采用中外文献资料查阅和体育公共服务理论分析的方法,以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治理理论为视角,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进行多维度的解读.认为:体育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是以体育志愿者的理性选择为基础,社会资本发展则体育志愿服务发达,体育志愿服务必须以组织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倒记时一周年之际,近日,首都大学生志愿奥运宣讲实践团与西部志愿者在西藏大学举行"携手西部,共享奥运"座谈会。座谈会上,首都大学生志愿奥运宣讲实践团成员就如何宣讲奥运作了介绍。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志愿者们将以文艺演出、导游介绍、语言服务、交通引导、奥运宣讲等形式服务社会,宣传奥运,引领文明。  相似文献   

12.
城市学院团委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积极开展“青蓝”志愿服务行动。“青蓝”志愿服务行动是一项“老少共建”的精神文明活动,是我校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举措,是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历练成长,推动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环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深入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志愿服务及体育志愿服务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主要经验:(1)志愿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广泛性和自觉性;(2)政府高度重视,提供强有力的法规、政策支持;(3)建立了完善的表彰激励机制;(4)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体系。提出从四个方面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1)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宣传机制;(2)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者组织管理机制;(3)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激励机制;(4)建立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其存在以下特点:依托网络平台,提高志愿服务效能;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多种形式表彰肯定志愿服务的价值;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志愿服务;重视第三部门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等.研究认为,我国应加强法律法规对体育志愿服务的保障;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完善体育志愿服务奖励表彰机制;注重发挥高校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揭示了高校体育志愿组织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高校建立分层管理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还指出:高校志愿管理部门要采用多渠道的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体育志愿制度化建设,更新激励机制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注重反馈机制运用,从而提高体育高校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的道德实践推动了大学生志愿者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习惯的内化,形成了道德提升的良性循环,影响该循环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内在动机、角色扮演、保障激励以及团队文化,并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方面对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提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地推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发展,提高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大型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的发展渊源、表现特征及特殊价值,着重分析比较了中外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培育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社会化、法制化,建设体育赛会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制度化,形成体育赛会志愿服务持久化、常态化等建议,继而更好的探索大型体育赛会志愿服务今后的发展管理模式,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向更新更强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玲敏 《体育科研》2009,30(1):101-10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揭示了高校体育志愿组织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高校建立分层管理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还指出高校志愿管理部门要采用多渠道的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体育志愿制度化建设,更新激励机制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注重反馈机制运用,从而提高体育高校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奥运会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主义、志愿服务精神与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互融构建了我国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内在基础。我国高校具有培养奥运会志愿服务人才的智力、组织、教学和人力资源优势。所以,应该尽快建立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奥运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中外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志愿服务起步晚,志愿服务的经验不足。面临2008年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挑战,本文通过与国外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对比,总结我国以往举办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得失,探索我国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特点,为2008年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