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海之歌》为谁而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海之歌》是一部描写解放军战士欧阳海从童年到参军、直到为抢救一列火车去推惊马而牺牲的成长历程的小说。这部小说于文革前的1965年正式出版,发行量达3000万(据不完全统计),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但《欧阳海之歌》在出版前和出版后,都有过重大修改。  相似文献   

2.
对于年仅20岁的郭敬明来说,2003年是他风光无限的一年。他的小说《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和随笔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不断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销量极为可观,据说达到了首印30万册之巨,以致好事的记者把过去一年的文坛称为“郭敬明年”;虽然出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给他带来不少麻烦,另外一个记者庄羽因他的抄袭把他告上了法院,稍带  相似文献   

3.
郭浩帆 《出版史料》2003,(4):118-125
晚清十年间,是中国小说借助近代化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时期。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是我国第一份具有近代色彩的小说专门杂志,1903年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是最早响应“小说界革命”号召,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小说杂志。继《新小说》、《绣像小说》之后,上海又有《新新小说》、《小说世界日报》、《小说世界》、《新世界小说社报》、《小说七日报》、《竞立社小说月报》、《白话小说》、《十日小说》等小说期刊先后问世,其  相似文献   

4.
《出版史料》2004,(1):56-56
鲁迅写的文言小说《怀旧》,是用笔名“周卓”发表在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而写成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用“鲁迅”笔名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5.
孙媛媛 《新闻爱好者》2010,(11):150-150
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优秀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后,鲁迅多次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缘由,并对小说的思想和艺术做了精辟而中肯的自我评述。  相似文献   

6.
《左传》及其同时代典籍中有关瞽史之属职能的记载,与古体小说的创作来源、传播方式与社会功用存在一定重合。《隋志》从古体小说的本质特征出发进行溯源,在坚持《汉志》以小道为核心判断的基础上,又受《左传》影响,分层次丰富和完善了古体小说体系,进一步突破了《汉志》小说之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总结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经验,集四部分类法之大成。本文通过对总目子部小说类的立类标准、收录范围及小说类与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类的区分进行分析,探讨总目小说类的分类与当时学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分析了总目对小说类的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冀振武 《出版史料》2007,(2):122-125
巴黎赛纳河里圣路易小岛上,有一套散发着书香气的居室,那是旅法华人翻译家李治华先生的寓所。李先生1915年生于北京,从私塾到小学,就对语文有着特殊的兴趣,九岁时已识得五千个字,过两三年看小说自然不成问题。那时看的是《七侠五义》《小五义》《施公案》之类的石印本小说。  相似文献   

9.
一份1886年上海县的布告:特用府在任候补直隶州江苏松江府上海县正堂莫为出示严禁事:奉署布政司李、按察司朱会札:照得淫词小说向干禁例,前于同治七年奉前抚宪丁通饬禁毁在案。迄今事关多年,不无日久生玩。近闻上海有等淫棍丑类,竟将前禁《金瓶梅》、《红楼梦》等项淫书工楷缮写绘图付印,少年弟子见之,贻害非浅鲜。所幸尚未印成售散,亟应预先查禁,  相似文献   

10.
萨娜 《出版参考》2007,(6S):I0008-I0008
花青,北京有容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创立了775恐怖系列丛书品牌,策划出版了《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后湖鬼戒》等精品恐怖小说,已将“775”打造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本土恐怖小说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余杰先生为北村这本最新推出的小说——《愤怒》写序,其中提到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复活》和雨果的《悲惨世界》,为我们“正确理解”这本书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7-127
2009年的《收获》杂志发了六个长篇,以张贤亮的《壹亿陆》开头,以莫言的《蛙》收尾。两个小说都跟“精子”有关,而莫言这部酝酿了十年的厚重之作,事关国人3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7,(7X):45-45
据《费城询问报》报道,赛珍珠所撰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的原稿,最近由美国联邦调查局追回。赛珍珠曾经因为《大地》获得普利策奖,并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4.
小创 《出版参考》2010,(16):21-21
本刊讯 8月5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携新书《风语》在北京亮相。自《暗算》《风声》两部著作大卖之后,许多读者对号称“麦家谍战三部曲”收官之作的《风语》已是期待许久,继香港版、台湾版相继问世后,《风语》的简体字中文版正式上市标志着麦家谍战收官大作正式与读者见面。李敬泽、陈晓明、阎晶明、张颐武等专家也赶到首发式现场发言,点评麦家小说风格,并对麦家今后的小说创作之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阿来     
《出版参考》2009,(6):M0002-M0002
阿来,当代作家,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  相似文献   

16.
央视版《笑傲江湖》自播出后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江湖风波”——讽刺指责声音之激烈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好像它是小说中的大魔头,正义人士无不欲除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17.
张学谦 《图书馆杂志》2012,(6):79-83,87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是近年来小说研究成果的总结、集大成之作,体现了近年来小说研究的新水平。但在书名、作者、版本、引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兹就所见,一一补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明代小说《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里引了一段俗语:“天下只有三般口嘴极是厉害: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  相似文献   

19.
前两年,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出版,马上成为畅销书,好评如潮。此书曾在1984年复刊的《良友》画报连载,由于那次复刊是在香港,故内地读者知之不多。本书披露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杨杨 《图书馆杂志》2005,24(11):85-88
我想介绍一下钱钟书的文学创作。因为钱钟书在今天构成了一个话题。对学问家的钱钟书,大家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但作为文学家的钱钟书一直到今天还是有争议的。我们不妨看看一些有影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譬如杨义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将钱钟书小说放在上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范围里来论述的,也就是说,在这一范围里钱钟书的创作才显得有意义。另外就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30年》,对钱钟书的论述也是放在上世纪40年代框架中来论述,指出他作为讽刺作家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