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面向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实施框架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成标  胡树华 《科研管理》2003,24(1):103-109
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是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以信息集成和技术集成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技术对传统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向产品创新的技术、组织和人为综合的管理集成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首先分析了产品创新中的管理集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管理集成实施的系统框架模型,并对其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集成创新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4  
面临技术与市场均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环境,集成创新模式被提出。本文首先回顾创新方式的演变历史,理清集成创新思想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接着从界定集成创新的概念入手,介绍集成创新的理论和研究范式,围绕着集成创新体系的建构,具体分析了集成什么、如何集成、遵循何种原理、采用什么方法集成等重大问题。阐明集成创新在不同层次上的实现模式。最后,本文结尾部分讨论了集成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在对产品创新管理技术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创新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管理集成;其次对基于产品创新中管理集成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订成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模式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种主要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基于资源集成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构建基于资源集成自主创新模式的理论及过程模型,对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最后,提出自主创新导向下企业内部资源集成和外部资源集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集成创新和模块创新——创新活动的战略性互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集成创新是近年来创新实践活动提出的概念,但集成创新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分析还存在多种讨论。本文讨论基于现有技术资源的集成创新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并试图从创新活动的基本类别的分析入手,将集成创新与所谓模块创新的概念和方法加以对比,提出这两类创新战略的互补性和各自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成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Marco Iansiti提出集成创新的概念以来,集成创新便日益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的焦点。当今,集成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维持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动力。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集成创新的文献理论回顾,分别从集成、集成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三方面予以归纳整理,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7.
面向决品创新的管理集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认为产品创新与管理集成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客观需要,管理集成的最终目标,管理集成是集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创新的科学手段,文章最后提出了四个方面尚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面向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产品创新与管理集成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客观需要、管理集成的最终目标;管理集成是集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创新的科学手段.文章最后提出了四个方面尚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提出针对企业的集成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基于技术、战略、知识和组织集成的企业集成创新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集成创新的要素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慕玲  路风 《中国软科学》2003,(11):105-111
目前许多学者对集成创新的理解和讨论都过多地集中在"集成"上,即技术知识的供给方面,而忽略了技术知识的需求方面。通过对产生集成创新概念的理论背景和一个中国企业集成创新实践的分析,本文说明,集成创新的关键并非是各种供给要素的集成或融合,而是以把握需求环节为起点,通过开放的产品建构和企业互动模式来集成各种各样的技术资源,以获得更好的产品开发绩效和更快的生产率提高。因此,对集成创新的分析重点应该是技术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而不是创新的各个供给要素之间的匹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新过程技术间断性,把技术创新失败分为工艺创新问题、结构创新问题和核心技术创新问题,利用来自国内362个企业的样本分析工艺创新间断、结构创新间断和核心技术创新间断对创新失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创新间断、结构创新间断和核心技术创新间断对创新失败有显著影响,它们是造成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要因素;在影响程度上,三类技术间断对创新失败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技术溢出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旭  朱秀梅 《科学学研究》2010,28(9):1435-1440
诸多研究认为,技术溢出是集群内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而企业创新环境和吸收能力是技术溢出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构建了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环境与企业创新绩效等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对长春市软件产业集群的97家软件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群内,技术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且两者之间关系受到企业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环境的正向调节作用,另外,企业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间技术溢出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汪明月  李颖明  王子彤 《资源科学》2021,43(8):1534-1548
绿色技术创新可划分为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在改进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关系模型,以642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3类绿色技术创新均能够显著改善其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②企业环境绩效和市场竞争力是经济绩效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量。③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即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升级的空间。④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的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绿色工艺创新能够直接产生经济绩效,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只能通过间接路径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通过上述研究识别了企业3种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异同性,给出了更多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济绩效提升的路径,对于深化绿色技术创新过程认识及优化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俞立平  王冰 《科研管理》2022,43(7):144-153
协同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和企业意义重大,基于Roth提出的市场设计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对宏观视角产业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市场流畅度和市场厚度的提高促使市场交易者的数量和交易的成果更加丰富、市场交易更加流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协同创新。因此,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在分析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对协同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技术市场流畅度、厚度与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厚度不利于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流畅度能够促进企业协同创新;技术市场厚度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长期效果;技术市场流畅度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短期效应显著;协同创新对市场流畅度的反馈效果大于市场厚度。  相似文献   

15.
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鉴Henry 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范式,着重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避免创新的两难境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文章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减小技术创新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开放创新体系下,技术创新将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形成以创新利益相关者为基准的多主体创新模式。并融合上海宝钢集团的案例加以阐述。文章提出以全面创新投入替代研发投入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将更为合理和完整。  相似文献   

16.
简单回顾冲突机理和冲突比例变化及其创新管理的文献,分析科技创新团队基于冲突机理的创新管理,探讨科技创新团队冲突比例变化对创新管理影响研究的必要性,提出科技创新团队中任务冲突、过程冲突和关系冲突的比例变化对创新管理的研究重点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最后基于冲突比例组合理论构思了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管理的研究思路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技术生态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方长 《科研管理》2005,26(4):8-14
技术创新离不开一定的技术生态,技术生态有着区别于技术系统的更广泛的构成和边界,它以组织为核心组分,具有层次性、时空性、自调节和自组织性、稳定性,并具有技术活动生存链结构。技术生态中不同技术之间的依存、相斥、排异的关系,将对技术创新产生相应的生态制约作用,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生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非线性作用机制、多样性产生机制以及选择机制是技术创新的生态实现机制;而对技术生态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将能为政府和技术创新组织制定技术创新方略提供新的思维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专利分析的行业技术创新研究:分析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燕玲 《科学学研究》2009,27(4):622-628
 专利与技术创新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泛泛地以专利分析工具对行业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是一个无目的无限度的庞大工程,而根据分析者的需要,进行分析框架的构建则使得整个分析工作不仅系统而且目的性强。基于专利分析的行业技术创新研究以基于专利分析的行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特点及专利分析与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特征的对应关系研究为基础,以此构建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特征的专利分析框架,为行业技术创新研究提供重要的专利分析信息。基于分析框架进行专利分析或技术创新研究是一个双向的互通过程,可以根据专利分析的内容选择、指导行业技术创新特点的研究;也可以基于行业技术创新研究的需要选择专利分析的内容。基于专利分析的行业技术创新研究对于技术创新内在属性差异包括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过程特点的差异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了解和把握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与倾向是创新政策制订的重要前提。运用客体法,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完成的突出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全样本调查。从企业技术创新动机、创新类型、创新新颖度、创新经费支出、创新影响与效果等方面分析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倾向。调查结果表明,创新型企业作为一批产业创新领头企业已经呈现一些新的技术创新特征和倾向,如以市场需求驱动为主、创新类型以产品创新为主、以开发出新产品为第一目标、多数企业的创新新颖度达到国际市场新等,以及不同创新类型项目费用额度分布特点。同时还发现一些行业的企业对创新政策较不敏感,而其他一些却对创新政策较敏感等现象。基于此,提出了对创新政策制订与调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