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解读中,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母语负迁移一直是影响第二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产生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写作上就是用词、写作方法、观察角度的不同。本文分析了外语学习者在写作方面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母语负迁移一直是影响第二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产生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写作上就是用词、写作方法、观察角度的不同。本文分析了外语学习者在写作方面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进入"速读"时代,报纸版面增加了,但并不意味着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延长,反而是每版阅读的时间减少.西方报业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崇尚风格简约的现代版式,避免复杂的花线、字体和底纹,总的来说就是其"模块化"思想.因此,强调报纸的功能化,对于报纸版式设计更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兆荣 《科教文汇》2014,(22):162-163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解读中,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传统人文思想中,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许多杰出的人文作家都借助作品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人物常常笼罩在一种悲观、颓废、绝望的现代意识之中,自我受到约束,只有死亡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实现自我、获取自由。哈代运用保护性死亡的叙述,让人们在感受死亡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可贵。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语教学多以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因此,以各种"中心说"为指导的教学法也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外语教学中盛行.分析了三种"中心说"的理论渊源及其代表的教学法在英语写作课堂上的体现,提出外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与不足,了解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在借用西方的外语教学理论或模式的同时,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自有规律和特殊环境,探索出适合我国外语课堂写作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超越死亡—海明威死之哲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芳 《科教文汇》2008,(19):235-235
人是有智慧的生物,人不仅是要活着,而且是要活的有价值。而死亡造就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失落,如何面对死亡。让生命更有价值是人类持续不断的思考。海明威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表现的死亡哲学,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告诉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就要让自己的生命与整个人类的生命联系起来,让个体的生命在整个人类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9.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死,而是由死观生。它使学习者从省思死亡中,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与死亡的关系,珍惜和热爱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从而促进生活品质的提高。死亡教育在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王翔 《科教文汇》2008,(26):71-71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死。而是由死观生。它使学习者从省思死亡中,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与死亡的关系,珍惜和热爱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从而促进生活品质的提高。死亡教育在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楚苹 《科教文汇》2010,(2):44-45
在西方传统人文思想中,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许多杰出的人文作家都借助作品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人物常常笼罩在一种悲观、颓废、绝望的现代意识之中,自我受到约束,只有死亡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实现自我、获取自由。哈代运用"保护性死亡"的叙述,让人们在感受死亡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可贵。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反映在英文写作时语篇组织上的不同,探究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有助于学生在了解思维模式与语篇的关系后能从西方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英文写作.  相似文献   

13.
在对"诗"与"画"的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的探讨中,苏轼和莱辛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苏轼的"诗画同律"说与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对诗与画的关系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分析,这与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中西方在艺术实践、理论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是苏轼与莱辛诗画关系论迥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赵新 《金秋科苑》2008,(12):202-202
由于中西方文化自然哲学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同,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形式。中国园林崇尚自然,通过直接模拟自然山水来体现自然,西方园林则单独强调艺术的规则和标准,而把自然排除于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15.
赵新 《今日科苑》2008,(12):202
由于中西方文化自然哲学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同,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形式。中国园林崇尚自然,通过直接模拟自然山水来体现自然,西方园林则单独强调艺术的规则和标准,而把自然排除于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10,(2):82-86
在电影中,被赋予了生命的机器人助手和先进机器几乎无一例外地导致了火灾、毁灭和死亡。但在现实中,机器人却是在拯救生命。翻到后面几页,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认识方法迥异,中国生命医学与现代生物医学的结合,决不能视为技术上的简单叠加,更不是知识兼并,近50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已证实了这一论点,真正中西医学理论层面上的结合不但有待于现代基础科学前沿的发展,更有赖对科学哲学的再认识:认识到人类科学体系发展的多元性结构,承认至少它有东西方的两个源、两个流,摒弃以西方现代分析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作为评估科学发展取向的唯一标准.唯其如此,东西方科学文化才能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求同存异,才能成功地构筑互相结合的"融通走廊",建立公平、兼容的科学评价体系,才有可能熔东西方医学为一炉,在新的世纪里,创建人类统一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仅从数字七来看,这种差异性就表现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七有吉凶两方面的涵义,也更多的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代表了神圣和吉祥,甚至进一步延伸到法律和道德领域。形成这种差异性有单双数崇拜文化、谐音联想和宗教神话三个方面的原因。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理解上,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以求在这个侧面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仅从数字"七"来看,这种差异性就表现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七"有吉凶两方面的涵义,也更多的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代表了神圣和吉祥,甚至进一步延伸到法律和道德领域。形成这种差异性有单双数崇拜文化、谐音联想和宗教神话三个方面的原因。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理解上,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以求在这个侧面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形态的极大差异,中国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碰到许多难题,其中口语和写作比较显著.主要论及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国式英语现象及其分类,一并探索导致这种现象的文化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