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背景下,从高校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出发,研究了乒乓球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网络课程和乒乓球课外俱乐部的整体建设和立体式发展,旨在为高校乒乓球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微课使用场景的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课内与课外2种,其中微课在课内使用较多。为发挥微课对学生课外学练的积极作用,笔者积极探索实践路径。一、课前运用,利用前置性学习体育微课引导学生前置性学习,让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产生更紧密的连接。要使体育微课充分发挥出前置性学习的积极作用,需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确立了以“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运动兴趣,习惯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是实现“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乒乓球选项课课内外一体化的特点、作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和课外锻炼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把握大学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向,为新一轮大学乒乓球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课内与课外脱节,是造成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例,采取将学生课外锻炼情况纳入课程成绩构成、建立课外锻炼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课外锻炼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课外锻炼的组织等改革措施,形成课内外一体化,通过体质测试等数据的监测,检验课改效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下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位一体”目标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以体育人”的期待,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要将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相结合,突出课程思政内容,提高育人效果。并以此提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内容和实施策略,旨在为高校体育落实“四位一体”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体质孱弱,身体素质欠佳的“差生”,往往在上体育课时表现出“练习积极性不高、掌握动作技术慢、辅导时间花费多”。一堂体育课时间有限,教师在课中难予全面地去照顾“差生”。所以,教师在加强课内“差生”辅导的同时,还要注重抓好“差生”的课外平时锻炼,以提高“差生”的基本素质和增强体质,为学习教材内容奠定基础。这里,我们就如何抓好“差生”的课外锻炼的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一、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体育教师要积极争取班主任和体育委员的配合,有意识地安排“差生”在课外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球类、跑步等)。逐步培养“差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从而树立起上好体育课的信  相似文献   

8.
<正>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若干关系需要协调、理顺,否则就阻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与教训,重点从理顺关系、解决矛盾入手,使课外体育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理顺课内与课外体育的关系课内与课外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有些人却总存在着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参加两操两活动和达标锻炼的热情,我们开展了课外体育“奖练分”(锻炼分与奖励分)活动。具体作法是:把课外体育做为课内体育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拿出课内体育成绩分的15%,做为课外锻炼分。  相似文献   

9.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针对学校体育"重课内轻课外"现象,以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严重不足,提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探索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合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因人而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多角度的考核机制,结合课内联赛、多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比较法,对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方面的实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符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课中推行“学习超市”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和体育教育系2001、2002级的乒乓球专项课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素质教育的宗旨,提出"学习超市"课堂教学设想及其实施方法,以期为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课的教学改革和提高乒乓球专项课教学质量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乒乓球课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论证和实证研究。认为:乒乓球课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而且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适应现代教学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参加2005年福建省少年儿童乒乓球锦标赛运动员握拍方法和打法类型的调查分析,结合2003年、2004年的观察统计,与2002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访问了多位调研员和部分知名教练,总结出福建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打法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培养福建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对策,以便有关决策人员及基层的教练员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快易网球”给高校网球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比传统网球教学方法,在高校进行“快易网球”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快易网球”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但是在高校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共性问题,该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法进行探究发现,解决突出共性问题将使学生在“快易网球”教学中的学习更加迅速、乐享和标准,并快速融入游戏和比赛,也期望对我国高校网球教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乒乓球运动对中学生灵敏性及视力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将近2年的有规律的乒乓球锻炼,对灵敏性的测定采用了六角反应球抓球测试方法和视力的测定采用了《视力体检表》。结果显示,经过2年有规律的乒乓球运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身体综合灵敏性、上肢控制物体能力、下肢位移步法特证以及左眼和右眼视力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身体灵敏性优于对照组,而视力也好于对照组,说明长期有规律的乒乓球运动可以很好的改善中学生的灵敏性以及预防发生近视,同时也为乒乓球运动在中学的进一步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彭枧贵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2):68-70,8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东南11省(市)重点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网球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从网球师资队伍建设、网球课程教学设备状况、网球课程开展基本情况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学院兼职网球教师比例偏高;高校师资数量不足、缺口大,结构不合理;网球课程教学设备建设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创新构建了乒乓球"双分"教学模式。在体育院系乒乓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实施"双分"教学模式的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双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技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最终实现了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共同进步。实验证实,"双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目标统领教学”角度对乒乓球公体教学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目标统领教学"角度对普通高校乒乓球公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隐性课程进行探讨。普通高校乒乓球公体课教学一定要紧跟当代大学体育的目标与归宿,重视学生技术学习的同时,突出学生兴趣、团队协作精神、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高校乒乓球公体课可增加比赛教学与考核内容,重视隐性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资料法和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网球与羽毛球这两项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的技术动作之间的迁移进行研究,旨在了解2者之间的技战术特征、训练方法、体能特征和制胜因素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相互联系、共同因素,以及在技术环节上存在的技能正迁移,以便我们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利用网球与羽毛球技术动作之间正迁移进行教学,缩短练习者学习排球新技术的过程,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