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熹 《新闻前哨》2009,(5):52-54
什么是美?什么是新闻审美?美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各不相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新闻界有一种定论:新闻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新闻传播工作者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受众出于实践和认识的需要来接受被传播事实,这是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
樊高斌 《新闻窗》2007,(4):63-63
深度报道是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突破“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宋义  陈欣 《新闻前哨》2003,(2):31-31
回望20世纪,我们的电视新闻改革几乎都是围绕着曝光与纪实这两股热潮在展开。应该说,这两股热潮使电视传媒有了难能可贵的“受众意识”和“用事实说话”的勇气,电视新闻由此开始告别“假大空”,而渐渐回复其真实与交流的本来面目。然而,面对近乎顽症式的“两张皮”新闻、“四季歌”新闻和没有前瞻性的总结式报道,我在想,这种新闻到底做给谁看。受众  相似文献   

4.
新闻—信息还是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新闻知识》2001,(10):13-14
尽管学术界对“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仍有不同的意见,但几十年来涌现的形形色色的有关新闻的定义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动摇陆定一这一定义的权威性地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新闻的定义大都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憾,而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比如说,事实说就是将新闻的本源当作新闻的属概念;手段说更是将新闻放进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属概念中。他们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符合下定义的逻辑规则。随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深化,新闻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两种流派。一种是仍然认同于“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将…  相似文献   

5.
刘翎 《军事记者》2002,(9):40-42
近年来,以记者亲身经历所撰写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中刊播后,以其真实可感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述而大受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亲历式报道也因此而成为记者大显“英雄本色”、媒体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武器。其实,亲历式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样式,早已有之,只是由于我们的记者长期习惯于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转述、评析新闻事实,而全然忘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看重的不是记者的观点而是新闻事实本身。所以亲历式报道因将新闻事实以  相似文献   

6.
基于“发生价值”的新闻我们通常称之为事件性新闻,基于“发现价值”的新闻我们通常称之为主题性新闻。从最初的关注新闻的“发生价值”,向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方向迈进,整个过程即是一个“发现价值”的过程。由此可见,发生和发现构成新闻的“二重价值”,使新闻报道更具深度和厚度,折射出新闻事实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当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时候,还很少听说“新闻策划”一词。上世纪90年代,当我们策划出一些好作品、好做法引起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策划理论。而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单位不仅成了“口头禅”,而且不少单位还有了新闻报道策划的组织机构、行动方案、奖励措施,自然也策划出一大批好作品来。新闻学界也在关注、研究这一课题:上海和四川的新闻学杂志为此开辟专栏,组织了一年时间的学术讨论;有关学者在预测“21世纪抢手的十类新闻传播人才”时,将“具备新闻策划能力的人才”列为第二位。具有新闻策划能力者受到社会特别是新闻单位的青睐,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李文 《新闻爱好者》2012,(14):65-66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用事实说话,用事实作为新闻主题的载体,通过具体的事实表现新闻的主题是一般新闻报道常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被新闻从业人员称作"主题事实化"。  相似文献   

9.
赵振宇 《报刊之友》2008,(11):24-25
20世纪80年代,当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时候,还很少听说“新闻策划”一词。上世纪90年代,当我们策划出一些好作品、好做法引起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策划理论。而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单位不仅成了“口头禅”,而且不少单位还有了新闻报道策划的组织机构、行动方案、奖励措施,自然也策划出一大批好作品来。新闻学界也在关注、研究这一课题:上海和四川的新闻学杂志为此开辟专栏,组织了一年时间的学术讨论;有关学者在预测“21世纪抢手的十类新闻传播人才”时,将“具备新闻策划能力的人才”列为第二位。具有新闻策划能力者受到社会特别是新闻单位的青睐,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陈江 《记者摇篮》2004,(11):24-25
尽管“深度报道”被众多纸媒当作竞争的“重型武器”。但真正让读者感受到有深度的报道却并不多见。也就是说,深度报道的附加值比较低。深度报道应“深”在哪儿?怎样才能“深”挖下去,体现更多的附加值?这归根到底,取决于新闻报道的采集、创作和传播能力。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实质上是对新闻信息的拓展和延伸。拓展面越广,延伸度越长,深度报道的附加值越高,从而保证深度报道的较高品质。  相似文献   

11.
“多问一句”与“少问一句”其实是一种采访作风。“多问一句”,或许能使新闻事实愈加真实.甚而臻于完美;“少问一句”,或许将使新闻事实发生变异.甚而失实。  相似文献   

12.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新闻事实作纵横交错的综合、分析和透视。它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则应该是“求是”。与传统的动态新闻相比,深度报道在内容上不再流于简单、肤浅,对事物的反映也更加全面深入。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马骏 《大观周刊》2011,(45):41-41
坚持新闻立台,深化新闻创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这是新时期对新闻报道提出的要求。一近段时间来,河北邯郸广播电视媒体强化新闻立台思想,努力探索新闻传播规律,构筑强势新闻主体,使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所谓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它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则应该是“求是”。与传统的动态新闻相比,  相似文献   

15.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所说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相似文献   

16.
“给新闻更多的背景,给事实更多的理解”,这 是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开播前的导视语,近日琢磨起来深感创意者之高明。一个电视栏目要给予观众更多的新闻背景,那么,一条经济新闻或者一个经济专题报道,就更要突出新闻背景了。近年来,观众总说我们地方电视经济节目不尽人意,我想除了新闻选题、报道角度和事件本身的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平面式的事实罗列,更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浅尝辄止,应该是事实客体在记者主体意识统领下的深度反思,是新闻事实表象下更为深层的本质表达.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深度报道在揭示事物本质、挖掘新闻内涵时更加入了音响的呈现,从而使广播深度报道产生了独有的魅力,显现了不可替代的优势.用“音响”打造“深度”,让听众进一步地准确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使广播的深度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新闻价值得到有效挖掘,提高了新闻传播价值和广播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全面、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的产生、过程、结果、解释其意义 ,展望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层的报道方式。新闻链接是近年来新闻编辑学上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大新闻”、“大时事”、“把新闻做透”、“把新闻资源吃干炸尽”等新闻理念的产物 ,同时 ,也是深度报道理念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进入21世纪 ,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使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提高了 ,他们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 ,有什么信息 ,而且要求传播媒介在报道一些重要新闻事件或问题时 ,回答“这意味着什么”和“为什么会这样” ,从而使受众活跃思想、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一、新闻发现与信息组合的内涵和意义 在现代中国新闻学研究中,陆定一的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占据着权威的地位,但若引入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认识.新闻表现则为形形色色的信息符号,不可能是“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20.
批评性报道在不可能完全还原的“事实”中去呈现事实和表达否定性的意见,这一报道特质使得批评报道与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即社会评价的改变)必然产生关联。撇开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系其行为的“咎由自取”这一面不说,意识到新闻媒介的意见褒贬与当事人社会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既有助于新闻从业者更理性地看待频繁出现的新闻侵权纠纷,用一种平和心态营造舆论批评的环境,也有助于媒体从业者意识到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风险,更加谨慎地表达意见,提高批评性报道“法”的含量。在权利本位意识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媒体从业者培养谨慎的批评意识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