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颂春     
活动目的 :1 通过画春、颂春 ,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活动准备 :1 老师准备《春之声》钢琴曲 ;2 学生准备水彩笔和画纸 ;3 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景色 ,查阅春联。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境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师 :春天的景象 ,同学们都很熟悉 ,谁能告诉老师春天在哪里?生 :池塘边……小河里……草地上……师 :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春天的美景呢?(板书 :颂春)二、听音乐、绘春景1 伴随着《春之声》圆舞曲 ,学生绘春天美景 ;2 学生自由离座赏画 ,评出佳作 ,贴在黑板…  相似文献   

2.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已经来了,它在哪里呢?前段时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发现了很多春天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二、新授1.听音乐:《春天在哪里》2.指名回答:听了这欢快的乐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小结:大家说得真好。歌曲里说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我看春天也在同学们的耳朵里。3.听音:(鸟叫声)提问:这是什么声音?从这叫声里我们可以听出鸟儿多不多呀?这么多鸟儿聚在一起,它们高兴吗?连起来怎么说呀?4.再听音(鸟叫声),把想到的情景说完整,请用上这些词语。(投影:一边———一…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拜访春天”,整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寻觅春天,赞美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唱、绘以及信息搜集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准备1.课外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诗词。2.学习《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歌曲。3.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观察、绘画、写作。活动过程一、伴春舞1.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野外草地上,“春的使者”(佩戴春风、细雨、鲜花、绿草、小树、燕子等头饰)伴着《春天在哪里》翩翩起舞。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优美…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教材要求进行教学,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教学. 一、感受生活,体验美 例如,《找春天》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已经学过《找春天》这篇课文,并且针对“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这句话,让同学们周末时和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位年轻老师的一节思品课,课题是《不隐瞒错误》。这位老师在让学生明白了不隐瞒错误的道理之后,又采用辨析讨论、看录像、实话实说等形式进一步让学生深化明理,指导学生行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最后,不知是老师突然来了灵感还是课前的预先设计,这位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们前几天收的班费到现在还有一名同学没有交上来,可他妈妈在电话里说钱已经给他了,学了这一课以后,这位同学能不能主动站起来说说原因啊?”老师的话音刚落,全班几十名学生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一个小男孩,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是谁没交班…  相似文献   

6.
周林  张新 《湖北教育》2003,(15):12-13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标志,感受和体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汇集在一起办一期《警钟长鸣》的墙报。教师录制交通事故录像。 2.教师与现场指挥交通的警察同志取得联系,请他们为同学们简单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回顾春天、欣赏春天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会对单独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说几句完整的话。3.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一幅图进行描写。教学重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一幅图进行描写,并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看视频,听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丽。1.谈话导入。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跟随着轻快的旋律,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2.看视频,学生随着旋律唱《春天在哪里》,感受春天的美。3.出示幻灯,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思考可以用哪些词语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 .态度 :通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中国的、世界的环境恶化问题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 .能力 :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 ,培养学生积累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3 .知识 :知道我国和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选用教材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冀人版 )第六册。)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教学意图  一、引入同学们 ,在开始上课之前 ,老师先请你们看一段片子 ,看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放一段人类破坏地球的动画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谈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认…  相似文献   

9.
"我怎么没感受"。这是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手》时,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盲。课伊始,老师让学生欣赏《春天在哪里》,然后提出:"现在已是春天,春天是美好的,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愿意来将你观察到的说一说?"几位同学站起来发言。  相似文献   

10.
一、忆春游———创设情境 ,引发真情1、录像引入。师 :同学们 ,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好吗?(播放录像 ,再现春游活动场面 ,激发情感兴奋)。2 引发回忆。师 :告诉我这是一次什么活动?你参加过吗?想一想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答)3 闭目想象。师 :闭上眼睛 ,伴着音乐 ,把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再回忆一遍。(播放一段轻音乐。)二、说春游———开拓思路 ,引吐真情1 小组交流。师 :把刚才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 ,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听 ,怎么想就怎么说 ,做到说真话 ,吐真情。(学生小…  相似文献   

11.
情境再现:来自家长的不同声音四年级某班先后由A、B两位老师执教,许多家长对两位老师的习作教学一褒一贬。A老师的写作水平不低,常常喜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写作构想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如教学《有趣的拔河比赛》,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比赛情境,接着列出习作提纲。比赛前:老师宣布比赛时间、地点,同学们兴奋不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路1.带领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2.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3.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真实而有条理地记叙自己的制作过程,从小培养他们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导写过程一、设疑导入1.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的讲台上多了些什么?(课前收集到的学生手工作品)谁能用个词语来形容一下?2.看到这琳琅满目的作品,老师心中可高兴了,因为我们班的同学不仅会动脑,而且会动手,心灵手巧,真会学习。我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念头,咱们把自己如何做这些小制作过程写下来,让更多同…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的:1.巩固已学的成语,扩大词汇积累,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适合中年级)2.让学生感受合作竞争的热烈、紧张与欢乐,培养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准备: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录像。2.激情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3.头饰若干个;信封八个(装参赛题目);彩纸片若干(用于抛撒获胜队伍)。活动过程:一、观看录像,导入活动1.播放成语故事录像(《刻舟求剑》)。2.导语:多么有意思的成语故事呀。我想,大家伙的记忆仓库中,一定也储存了许多有意思的成语。今天,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让这些成语和我们的思维一起…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 通过与常识课相结合 ,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解决学生没有习作素材的问题。2 通过用多种作文形式写同一实验 ,让学生知道作文应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形式 ,提高表达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基础。3 在教学中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像、合作等能力。教学准备 :与常识老师联系 ,事先做《烧不死的小金鱼》的实验 ,有条件的拍摄实验过程 ,刻制成光盘 ,输入电脑。教学过程 :一、回顾实验过程 ,激发习作兴趣。1 师生共同回顾实验过程。(1)导入 :同学们 ,前几天的常识课上 ,王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有趣的实验课 ,大…  相似文献   

15.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一组、生字卡片、儿歌配乐、实物展台,课前带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并进行拍摄。2.学生:每个小组准备一种蔬菜,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蔬菜画。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和你们去菜市场买了许多蔬菜,现在让我们看录像片来回忆一下昨天的场景吧!(观看录像片《菜市场》)昨天,大家还购买了自己小组最喜欢的蔬菜,快点拿出来让我们参观吧!1.小组长拿出本小组买的蔬菜,并将写有这个蔬菜名称的卡片一同摆放在桌子上。2.学生参观其他组买的蔬菜,看一看、摸一摸,再读一读卡片上的字,记住这些蔬菜的名字。二、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6.
情景再现:来自家长的不同声音 四年级某班先后由A、B两位老师执教,许多家长对两位老师的习作教学一褒一贬.A老师的写作水平不低,常常喜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写作构想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如教学《有趣的拔河比赛》,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比赛情境,接着列出习作提纲. 比赛前:老师宣布比赛时间、地点,同学们兴奋不已,大家听老师讲解拔河比赛要领.  相似文献   

17.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用眼、鼻、耳、心发现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光的美丽。2.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想说、爱说、会说,能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以及对春天的感受,大胆地和同学交流。  相似文献   

18.
年级: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生日》2.乐理知识“上行”、“下行”、“同音进行”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生日》这首歌,让学生会用甜美的声音表达朋友们在一起庆祝生日的快乐心情。2.了解“上行”、“下行”、“同音进行”。3.掌握歌曲的弱起演唱方法。教学重难点:1.乐理知识“上行”、“下行”、“同音进行”。2.弱起小节的正确演唱。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洋娃娃和小熊头饰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钻山洞》音乐及表演二、师生音乐问好三、新课教学1.媒体播放“小朋友过生日”的录像,请同学们说出录像内容并谈自己过…  相似文献   

19.
【实践呈现】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走进校园的春天,感受校园迷人的景物,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母校的热爱之情。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尽情表达各自内心世界的感受。③积累描写景物的优美句子,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指导过程——片段实录1.创设情境,导于生活。师:同学们,周末,老师在家上网时,看到了汶川地震重建三周年之映秀小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及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把平时阅读中积累到的描写春光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写话中去。教学难点:如何把一句话写具体,写生动。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与春天相关的文章(《新阅读新习作》),摘录好词好句。课件,录音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