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曾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时的无计可施,困惑于学生们写作水平的低下,困惑于自己无法让学生爱上作文,那种无奈,那种茫然,曾令我寝食难安。为此,我也曾苦心钻研作文教法,但不知为何,不管我在课堂上如何费尽心思,却总是收效甚微,因此,有段时间我非常怕上作文课,怕和学生谈作文。没想到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让我顿悟,要让学生爱上作文原来也很容易。  相似文献   

2.
吴翠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96+198-196,198
我是一个倾情于幼儿教育的老师。连择公派到老挝援教,不仅因为自己有着23年的幼教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缘自于我对弦子的那份爱,缘自于对幼儿教育的执着,我希望自己成为爱的教育使者。  相似文献   

3.
黑色幽默     
最牛的话 天没降大任于我,照样苦我心志,劳我筋骨。  相似文献   

4.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我是一名小班幼儿教师,我有一个一直萦绕于心头的困惑,想请教于您。  相似文献   

5.
张锡宝 《教书育人》2004,(10):58-58
我是一块煤,一块被深埋于地下千百年的煤。我宁静地藏于地下,生活得很安适,很轻松。遥远的地震与岩层的流动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我为我能拥有这样的生活而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6.
扁鹊最差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最善于医术?”扁鹊答道:“长兄最佳,中兄其次,我最差。”魏文王又问:“为什么会是这样?你能说明白一些吗?”扁鹊答复说:“我长兄治病,是消除病症于未发生之前。别人根本察觉不到病症,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我们家才知道,根本传不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只是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他。至于我扁鹊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后。别人看到我割肉切骨、皮膏敷上毒药等大动作,因此闻名于天下。比起我长兄与中兄,我的医术是最差的。”魏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7.
就像一片叶子,你带着无限的绿意,飘落在我的书桌上。我惊喜地捧起你,把玩、揣摩、沉思、品读……读你封面的天真而俏丽,读你插图的新颖而前卫,读你内容的自然而多情,读你点评的隽永而睿智。于丰富中见实用,于高雅处显质朴,《新作文》,我不禁惊讶于编辑的匠心独运了。就像一片叶子,被风吹起的叶子,你让我游牧于百草园,穿过了梦部落,听到了紫藤物语看到了无边景致。你给我的感觉像三月。最后,我要说,《新作文》今日我愿以你为荣,他日愿你因我骄傲。读《新作文》@马昭文  相似文献   

8.
当别人问我毕业于哪所大学,我告诉他我是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毕业生时,心里充满了自豪和骄傲。1981年,我毕业于杨村师范。1984年,我毕业于廊坊师专。1988年,我和单位里的几个同事一起参加了自学考试。我知道,选择了自考也就选择了艰难困苦。1988年5月1日,我结婚成家;1988年7月18日,24岁的我被任命为廊坊电台专题部副主任并主持工作。一方面是家庭的琐碎,一方面是事业的忙碌,我就在这夹缝之间挤时间自学。记得1988年下半年,我报考了《报纸编辑学》和《古代汉语》两门课程,还没来得及复习,就接到了省台“国庆节目展播”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教育,我执的追求。在读小学时,我就崇拜老师,萌生当教师的美好愿望。天遂人愿,后来,大学读的就是师范,终于圆了教师梦。当走进平静而充满活力的校园,走上神圣而诱人的讲坛时,我激动不已。像青年人钟情于恋人,像科学家钟情于发明成果,像艺术家钟情于他的作品,我钟情于整个教育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0.
鲁佳 《留学生》2013,(7):46-47
决定来IUB之前,我一直纠结于要不要去位于新奥尔良、被誉为“南方的哈佛”的杜兰大学。因为我的前老板,曾经是清华经管院学生会主席的老许毕业于这所学校,他一直向我极力推荐此校,品学兼优的他对我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除了老许的热情推荐外,这所学校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位于港口。如果我在美国学着学着突然忧郁了,马上就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1.
开学初,于永正老师将来本地讲学,地点就设在我校,领导安排我班的学生配合于老师上一节作文课。上课了,我和所有的老师、学生一起走进了于老师用微笑和诙谐营造成的情趣盎然的课堂气氛中。在整个教学中,会场里掌声、笑声不绝于耳。两节课下来,我沉浸其中,听课笔记上竟未着一字,但于老师那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幽默的谈吐、儒雅的风度、精湛的教学艺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磨灭。于老师以“趣”字贯穿教学始终。这是一节描写人物的作文课,于老师构思非常巧妙,他不是直接地出示挂图,或者让学生观察某一具体人物,而是首…  相似文献   

12.
成长于我,是付出和回报,是汗水和笑颜;成长于我,是酸甜的回忆,是多彩的生活。我和所有莘莘学子们一样,成长在校园里,是平日里的点点滴滴,积淀出我的个性、我的风采。当成功喜临眼前,我不会太意外,也不会太激动,因为每一份成功的喜悦,背后都记载有不同寻常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文曲星     
我是诞生于2002年的一匹小马,名徐叶烨,我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读书。我爱阅读,在书的世界中,我觉得时间都会停止。  相似文献   

14.
我的自述     
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集优点与缺点于一身。虽然我不出众,但我很自信。 我很粗心,我总希望世界上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彻底医好我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15.
增城市派潭中学创建于1943年,座落于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白水仙瀑”景区。学校以“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为办学理念,发掘“三勤办学”的文化内涵,弘扬“我行、我能行、我肯定行”的派中人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作为班主任,我从不汲汲于学生文化课成绩的优秀,相反,却戚戚于学生人品的不真不纯,并时刻注重引导和感染学生。实践中,我发现“下水日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常去商州,就自诩商州的才子我了如指掌。贾平凹就考我:“有个李育善,你可认识?”见我摇头,他就笑我孤陋寡闻。说不认识李育善,等于不认识商州山水。我信先生的话,以后每翻阅报刊杂志,总留意李育善的名字。果然就常看到他的散文,一色的山水文字,一划的清新文风,抒情于细微,寓意于素描,看得见山舞峥嵘,听得见水流叮咚,乡风民情如画般扑入眼前。也写人物,俱附丽于山水而传神于写真,生动中见灵魂性情,形象中见本来面目。写作写到这境界,不佩服都不行了。  相似文献   

18.
我习惯于左手掏钱,右手则常做打人状;因此我的左手表示同情,右手意味着愤怒。我要说的是对于乞丐,尤其是儿童乞丐,我该用哪只手?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只思索的蜗牛。我不羡慕豹的狂奔和鹰的翱翔,因为我知道一切形体的敏捷,都是以思维的迟钝为代价。我在宁静中眺望,在眺望中思索,在思索中穷其一生。老子不愿陈设于案头,而愿沉湎于浊泥;陶潜不愿羁绊于尘网,而愿采菊于东南;作为一只无名的蜗牛,也不愿喧哗于一时,而愿宁静以致远。我,就是这样一只爱思索的蜗牛,挽着爱人,见长河落日,云卷云舒,生命中最华美的乐章骤然响起。”这是我在《中国青年》上读到的一位文学青年写的一段文字,它倒好像是为我们学校教育科研写的,这也许就是对学校教育科研“走向自觉”的一种阐释吧。  相似文献   

20.
校园里,一颗偶然吹落的种子终于不再移动。它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以补偿青春的遗憾。也许我的这种选择太草率,因为我的性情太坦诚、太热烈,我的爱憎总是在无思无虑时流露出来。因而,我释然于怀,更执著于自己的选择。 ──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