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华人世界,不仅是因为其塑造的绚丽江湖,更是因为充溢其中的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佛家思想。金庸做为一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潜意识里就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文化进行参照思考,并将这些人生领悟蕴藏于作品之中,沿着由儒至道、由道入佛的轨迹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设置情节。这个衍变融合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思想上,更是金庸做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思辨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红楼梦》探讨曹雪芹一生思想演变轨迹,大约可分三个时期:其少年时期崇尚老庄思想;步入青壮年后,儒,佛,道三家兼而有之,曹雪芹晚皈依佛门,佛家思想占其主流,道,儒思想淡出。  相似文献   

3.
《长生殿》中流露了浓重的佛道思想,戏剧情节历经儒、释、道三种境界,爱情与兴亡两大主题也流露了浓厚的人生空幻感。剧作浓厚的佛道观念深化了全剧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4.
张勇<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黄山书社,2010)将柳宗元的儒佛道思想放在唐代三教关系背景中考察,在柳宗元三教观的性质、定位及具体内容的认识上新见迭出,是柳宗元研究及唐代三教关系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5.
东晋中期思想领域中玄、儒、道、佛的盛行致使王羲之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其中尤以玄、儒为甚。王羲之的多元化思想导致其多样化风,以写景叙事入手,进而转向言志抒怀、表达玄思成为其风主要特点。另外,言辞激切、悠闲轻淡之风也偶见于作品中。  相似文献   

6.
对于寒山诗的理解,特别是涉及他思想方面的,历来有分歧。或说似佛似儒似道,或说非佛非儒非道等等。其实诗人寒山沿习了源于印度的传统禅法,他的思想与早期禅思想一致,与后来的南宗禅不同。自唐中叶始,早期的禅大多失传,后人叙述寒山思想时大多无所依据,以致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一生出入佛道,在“三教合一”的顶峰时代,从陆九渊“心”义出发,潜引佛道理论,融合佛道思想,正所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由此构筑了“此心即理”、“致良知”的心性学说。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墨、道、法教育哲学三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儒、墨、道、法的思想是集哲学与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思想以坚固的哲学理论为其根基,哲学理论通过教育思想表达其浓厚的实践意愿,哲学与教育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哲学与教育是儒、墨、道、法思想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上方面,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很合理地把握儒、墨、道、法的教育思想各自的丰富性、完整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儒、道、佛三教思想的融合,是《水浒传》宗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水浒传》小说中具有浓郁的儒、道、佛三教的观念和思想,体现了我国民族宗教的儒、道、佛相融相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佛禅思想的个体价值观是:在吸收、融合佛禅思想时,始终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追求个体生命的适意、任远.表现出的对禅的理解就是:尚禅,却非专一精研,而是融合各种流派的思想,崇佛,却非割裂儒、道思想,而是融儒、佛、道为一体;好禅,却没有放弃生活享受,仍在追求情感的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