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涵 《今传媒》2012,(4):71-73
本文首先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界定、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现象三个方面展示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然后从现象出发,论述了新媒体艺术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新媒体艺术对复兴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的意义,并强调了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体验经济与美学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总结了新媒体艺术在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大背景,探讨国内数字出版概念界定,以期对学界已有的数字出版概念进行梳理归纳,并在新语境下对数字出版概念的演化进行综述.文章从传播介质、技术手段、全流程、数字内容生产及全媒体化五个层面着手,分析总结现有的数字出版概念,以复合出版活动和全媒体出版特点定义广义的数字出版,同时将狭义的数字出版限定在文本内容的核心之上.参考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将数字出版概念从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的角度进行剖析处理,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于更好地为内容传播服务,以成为出版文化属性和传播属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概念界定需要重新审视出版的内核与边界、数字化带来的福音与压力。数字出版概念的脉络层次包括技术标签化、网络化、流程化与目的化。数字出版仍是个阶段性概念,其外延源于内容类别的再认识与重组。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手段重塑传统出版形态并萌生新形态的出版行为领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字出版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动态调整,文章从出版三要素重新界定数字出版的概念及其特征,梳理数字出版的发展轨迹,并从叙事、知识和数据三个层次分析其衍变逻辑,认为数字出版推动了产品交付向内容交付的演变,并由此引领出版产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化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和Web2.0的普及,用户生成内容成为当前互联网中新颖的业务形式。用户生成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信息和用户行为模式,以用户生成内容为基础创新产业模式,通过进行数字出版内容聚合与用户细分,有助于扩大数字出版内容来源,丰富作品形式,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个性化、定制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信息应用逐渐取代信息获取的时代,数字内容产业的应用导向集中体现在数字出版领域。数字内容产品作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成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知识内容碎片化,重新聚合形成新的知识产品或服务,并以多种载体方式呈现。其本质属性是产品,因而必然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实现交易,定价就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对创意产业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活动。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也在于人的创造力及其发挥,创意与创新是数字出版企业的生命力之所在,是产业发展及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源  相似文献   

8.
信息焦虑研究正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但目前此方面研究存在概念模糊、现象描述多于理性认识等问题。鉴于此,通过对信息焦虑方面的文献进行调研,以掌握其研究现状,并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对信息焦虑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发展方向。但我国目前对数字出版这一基础概念的界定还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本文运用综合归纳、分析比较的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对于目前国内流行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了严密的综合归纳与分析比较,进而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界定问题做了系统的梳理。以期为建立数字出版理论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数字档案资源作为一种新型档案资源,已经成为档案学新的研究对象.文章立足数字档案资源生成背景与来源渠道,对数字档案资源概念的形成演化进行了历史分析,在与传统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虚拟档案、数字化档案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数字档案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概念界定,对数字档案资源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  相似文献   

11.
新传媒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新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传媒时代,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广告传播已经不囿于传统载体概念,在科技进步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催生下,向各个艺术延展.图式艺术活动中,审美信息的传递和传播对图式设计文化和审美文化充分实现其目的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样也充实了图式艺术设计自身的信息,使图式艺术信息更具有传播性和影响力,引导了大众的流行时尚、语言文化、视觉文化,以及大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2.
任越  路璐 《档案学研究》2022,36(1):97-102
在档案价值实现形态的产品化阶段,档案文化产品是实现档案价值与获取经济、文化效益转化的重要载体。数字创意产业的兴起将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思维与行为置于技术与创意的双重语境下,档案文化产品特质得以重新诠释和解读。同时,在数字创意产业的政策红利、生产要素优势、衍生领域与档案馆的亲缘关系以及档案馆自身文化资源专属性等因素的驱动下,档案文化产品形成了以游戏业、影视业、旅游业、服饰业等数字创意产业核心领域与衍生领域为基本框架的全新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数字化技术在印刷复制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喷墨印刷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来满足小批量、个性化、可变幅面与可变内容的创新增值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众多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首选。同时,大幅面喷墨印刷技术通过文化创意、可变数据复制科技以及数字化生产流程的集成与整合,正在实现技术不断创新、市场不断拓展和产品不断丰富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方正电子是方正信息产业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之一,致力于出版传媒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内容加工、出版资源管理、数字内容生产流程、交互式数字出版物创意制作、多终端呈现等环节,提供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此次文博会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产业有群体性创意传达、传播技术促进多向传播、"超文本"链接模式等创意特性,把握数字出版产业创意特性,对厘清"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具有诸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文化创意"与"文化创意产业"涵义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创意"意在创造性和新颖性."文化创意"上升到产业的高度便被冠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称号.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源自澳大利亚1994年的"创意之国"的文化政策口号,其后英国于1998年和2001年提出的《创意产业图录报告》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台湾为发展重点计划首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品牌时尚设计产业、创意生活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等13项纳入文化创意服务产业的范畴,并且以"源自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能财产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能,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18.
为加深学界与业界对红色数字人文研究的理解,推动红色数字人文研究不断发展,本文通过跟踪国内研究动态,明确其概念内涵、梳理其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设措施。首先从技术体系、资源体系与应用体系明确红色数字人文内容;其次从文献综述与应用场景阐述红色数字人文研究现状;最后探讨红色数字人文建设措施。从资源建设角度,红色数字人文发展需要加强数字处理工作,实现红色数字资源信息整合与组织管理;从服务质量角度,红色数字人文发展应当顺应技术推动、深化内容挖掘、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从记忆塑造角度,通过强化国家红色集体记忆参与感,驱动红色数字人文传播与发展。本文厘清了红色数字人文概念,较为完整地探寻我国红色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的总体图景,为未来的红色数字人文研究指明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过去所说的数字出版的概念比较宽泛,包含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发行。现在,将数字发行、数字出版、数字制作正式做了区分,这对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字家庭是各种家用和个人数字产品组成的集视听娱乐、信息服务和家居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并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和社会化家庭服务的综合智能系统。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家庭网络,即宽带共享;多媒体和娱乐资源家庭共享;家庭电子设备自动化控制共享等。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数字家庭产业关联终端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技术维护商等多个环节,涉及内容创意和软、硬件制造,以及数字家庭电视服务、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