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前不久,我班一位学生家长到学校与我沟通孩子的情况,我请她坐下来谈谈。她一落座,就高兴地说起了孩子这一学期的可喜变化。她说孩子以前有许多如心高气傲、爱出风头、学习上不自觉不主动等坏习惯,学习成绩不理想。他的爸爸恨铁不成钢,看他这样就气得不行,常用“笨的出奇”、“脑袋瓜不开窍”之类的语言教训孩子。但是这样教育的后果依然是让家长一次次失望。  相似文献   

2.
刘志勇 《广东教育》2007,(12):31-32
贯彻"近"的原则,更近距离感动案例一:孤独的男孩我班有这样一位男生,刚进入四年级下学期,他就变了:动不动就与同学闹矛盾,挥舞拳头;上课不守纪律,一赌气就冲出教室;更让人头疼的是他居然养成了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我也找他谈过话,谈一次收敛  相似文献   

3.
我和他之间不是很和睦,甚至有点水火不容。 他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有很多坏习惯,抽烟、酗酒、说粗话。 因为他,我也沾上了不少坏习惯,比如16岁就开始抽烟、喝酒、打架、早恋,无数次被叫家长.他平时很厉害,但是在我们老师面前就规矩地站着,像犯错误的孩子。老师说,没娘的孩子就是不行。  相似文献   

4.
“老师,小鑫又没扫地……”刚一进教室,值日组长就向我打报告。又是小鑫。唉,这个小鑫,真让我头疼,别的不说,单就不值日就让我伤透脑筋。早就从原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小鑫家庭优越,有专门的保姆照顾,自己连鞋带都没系过,真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早就养成了这样懒散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初二女孩倾诉的心灵故事:在班上,我是同学们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助手,不久前还被评为区级三好生。可我有一个难以面对又无法摆脱的、与好学生的标准完全相反的坏习惯———偷东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学会了不用付钱就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我无法控制自己,偷的东西一次比一次多,一次比一次贵重。我的父母知道后,就“请”我吃“竹笋炒肉”。后来,我当了班长,家离学校又很近,父母只好关上门窗在屋里教训我。我想,使我养成这坏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家的经济来源不稳定,我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总是…  相似文献   

6.
吴天成第一次满头大汗地跑来喊"报告"时,我没有批评他,只是用眼神示意他进来,事后既没有找他问原因也没有家访.我当时心想:每个人都会有遇到急事的时候,这次就原谅他了,只要他以后注意就行了.没想到从这以后他简直成了"迟到专业户",三天两头地迟到,这让我有些担心起来:坏习惯一旦养成,会对他的成长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7.
一朵小黄花     
2011年学期末,一个失去母亲的聋儿——小南(化名)来到我们班上。与他初次见面时,我对自己说,"一定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尽力去弥补他在亲情上的缺失。"谁知,接触一段时间后,他的一些坏习惯,如无缘无故动手打人、看见食物随手拿起就往嘴里塞、10个手指经常是黑黑的……让我觉得要爱他一点也不容易!而他的各种心理问题更是我工作最大的挑战。一次又一次地犯错,屡教不改也就罢了,他还对我的严厉批评视若无睹,那副满不在乎的表情,那个刀枪不入的姿态,让接近崩溃的我不止一次怀疑:"他是不是从另外一个星  相似文献   

8.
“我的孩子近来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她喜欢吃稀稀的.糊状的东西,但只要我一喂到他嘴里.他就马上吹出来。他看起来很喜欢自己发出的声音。这个习惯令我非常沮丧。我试图对他坚决地说‘不’,但他朝我咯咯地笑.令我也忍不住笑起来。”  相似文献   

9.
鸡毛蒜皮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为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小孩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犤解读犦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要是坏习惯,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摘自《故事时代》)鸡毛蒜皮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晟晟4岁半,比较乖,性格内向,不大主动叫人。他有一个令我头痛的坏习惯——咬手指甲。1岁半就开始咬,挨我的训斥后会稍好一些,但也只是从咬十个手指甲改为两个手指甲。3岁进幼儿园后就咬得更厉害了,他不大爱玩,一空下来就咬指甲。去年基本就没剪过指甲。昨晚跟他约定:如果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国庆节就带他去外地玩,否则就把他关在门外。他答应得很好:“妈妈,我一定不咬了!”(这样的保证也不知说了多少遍了!)可今天一看,又咬过了,我下了狠心把他关在门外。他在门外大哭求饶,后来惊动了邻居,他们来劝我,我才放他进门。听说有的孩子上初中甚至大学了都难改咬手指甲的习惯,我几乎要绝望了。我想请教专家,这是不是一种心理障碍?有办法矫正吗? 浙江杭州韩淑萍  相似文献   

11.
老师·同学     
★伙伴的作品:歪牙老师(湖南)陆山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柴时抡着的斧子。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歪歪扭扭地向外暴着。说句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急如焚:这两颗大门牙顶着,怎么教我们学语文呢?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很爱挑剔人呢。上课时,林老师喜欢让同学们挨个儿朗读。而不管是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他“铲”出来,一一斧正。我从一年级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楚,含含糊糊的。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如果你长大…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坏习惯——喜欢买零食,它不仅使我成为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孩子,而且还危害着我的身心健康。多少次放学后,我禁不住零食的诱惑,不自觉地来到校门口的小摊旁,一顿美餐后才肯回家。多少次刚进家门,正在忙着做饭的妈妈总会亲切地对我说:“孩子,一定饿了吧!妈妈已经烧好了饭菜,快来吃吧。”看着妈妈额头上的汗珠,我知道妈妈一定是怕我饿着,一下班就忙着煮饭做菜……那会儿,我总会暗暗自责:权臻啊权臻,你不该这样。看,妈妈早就为你准备好丰盛的佳肴,你不能辜负妈妈的一片苦心啊!时间长了,我便下决心要改掉爱吃零食的坏习惯。但是要改掉这…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这便是俗话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儿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注意听课,认真思考,能独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他进了学校,这一习惯就成了他的思维定式,做家长的就不需事必躬亲。我就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4.
我爸爸长得高高的,不胖也不瘦,可他有两个让我受不了的坏习惯呢! 第一,他很健忘,有一次,我叫爸爸打印作文,因为我怕爸爸忘了,所以特意每隔一小时就提醒他一次。到了睡觉时间,我心想:提醒了那么多次,爸爸应该不会忘记给我打印作文了吧!第二天,我一起床就跑去问爸爸:“爸爸!我的作文打印好了吗?”“哎呀。我……忘了!”爸爸拍着脑袋说。我气得脸都红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顾世康手拿一本漫画书走了进来,气冲冲地说:"刘老师,王强偷了我的漫画书,这是我从他书包里翻出来的。"我有些吃惊。"您看,他把我的名字也给涂改了。"顾世康说。说起王强,以前就有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曾有一次,他背着家人拿了100元钱,到小卖部买零食请同学吃,所以平时大家不见了东西都怀疑是他干的。但是自从这学期班里开展了"文  相似文献   

16.
“报告!”突如其来的报告声再一次打断了我的教学思路。我生气地一扭头,又是他——“迟到大王”张振宇。“怎么又来晚了?”我严厉地问。“老师,我……我起晚了。”他嗫嚅地回答。“你就不会早点儿?”我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简直像狮子吼。“是,老师,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早点儿起。”“回去,以后再迟到,就别来了。”他像得到大赦的罪犯一样,赶紧往座位跑去。我这才发现,同学们的目光都有点畏缩地盯在我身上,可能是被我的声音吓到了。我也没有了上课的心思,这节课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相似文献   

17.
安然  肖婷 《高中生》2010,(34):7-7
我现在总是难以克服贪玩的坏习惯,上课控制不住地开小差,下课又控制不住地想玩。总之,就是一个"玩"字害得我学习成绩一次又一次下降,使我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的折磨。老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坏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像幽灵一样地跟着你,怎么甩也甩不掉.我的坏习惯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嘿,小子,你昨天看超级女声了吗?"趁老师返身在黑板上写字,"小话"又悄悄出来行动了."小话"一旦开闸就再也关不住,我偷偷看了老师一眼,还好,他没发觉,我和同桌就津津有味地聊起昨夜超级女声PK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向你学的     
“儿子,吃饭了。”我喊一声。儿子回答:“来了。”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动静。我又喊:“儿子,快,我们等你吃饭嘞!”“马上就来。”回答挺干脆,可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人影。我不由摇起了头,才六七岁的孩子,不知啥时候养成了这样一个坏习惯,不管叫他做什么事,总是应得快,却不见行动。有次我生气教训了他。儿子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冷不丁突然冒出一句:“向你学的。”  相似文献   

20.
我的儿子今年11岁,读五年级。他有个咬指甲的毛病,从小学三年级至今没改。开始的时候,我想孩子还小,长大了毛病会慢慢改掉。可是到现在就要是初中生了,还是没有改变。我担心这个坏习惯会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能够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马志国: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容易出现适应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