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构工程师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从而经济地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一个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来研究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通过与普通框架结构在小震、中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分析了各个结构的整体指标,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间最大位移等基本指标。研究表明:在小震作用下,异形柱框架—薄壁墙复合结构体系相对于普通框架结构,受力比较合理,结构安全等级较高。在中震作用下,按中震不屈服方法设计时,此结构体系刚度相对较大;在中震弹性设计中,二者均不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小震不损坏、中震可以维修、大震不倒。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如果能够充分的保证截面承载力符合条件,即可实现小震不损坏,而如果对建筑结构的变形条件进行详细的验算,即可实现大震不倒,借助特殊类型的配筋使得结构界面延性达到要求,即可实现中震可维修。这一原则看似比较容易实现,而实际上,困难重重。为了能够满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是站在性能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三水准设防目标是通过"两阶段设计"这一方法来实现的。而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准确理解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是结构工程师解决建筑抗震难题的必备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
赖志华 《内江科技》2007,28(1):112-112
本文通过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参数和抗震设计概念重要性的简述,希望设计人员重视砌体结构地抗震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最能有效的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本文介绍基于位移设计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实现步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不同地震作用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8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分析得到了该种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破坏状态概率曲线以及结构破坏概率矩阵。分析结果表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基本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罕遇地震下,结构具有较低的倒塌概率,为评估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支座剪断对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市新建的独塔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全桥动力分析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独塔斜拉桥考虑支座横向剪断和支座完好两种情况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独塔斜拉桥支座横向剪断后主塔、主梁等构件横向地震响应呈增大趋势,主梁横向位移增大最为明显;支座发生剪断破坏,主梁梁端的横向位移响应大幅增大,但索塔、主墩等关键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满足预期的性能目标不会引起主桥结构关键构件的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直接以位移为设计参数的抗震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将对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张小云  任卫东 《科技风》2012,(10):176+178
文章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设计步骤:把握好抗震概念设计;选用适当的抗震分析方法,使结构和结构构件既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又满足变形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使结构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即PBSD)含义为对结构设置定义不同的抗震设防水准,选择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若选择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优点有:有利于提高结构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隐患,加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方法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计算工程实例,介绍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总结该方法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沈霄鹤 《科技风》2012,(24):155-156
对一栋存在多项超限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设计,制定一系列的抗震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不同性能水准的地震作用分析.进行薄弱连接楼板、转换层楼板设计,对结构薄弱部位构件的加强.结果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可有效地提高超限结构的抗震性能.此工程实例为其它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抵御地震破坏作用,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按照抗震要求设置构造柱可以增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其与圈梁(现浇板板边加筋)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对墙体产生约束作用,在遭遇强烈地震时,不至于突然倒塌,以满足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构造柱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三水准设计要求和两阶段设计方法。通过常规分析及现场试验,提出了采用钢筋砼圈梁和构造柱分割并包围砖砌体的方法,使得砖体结构形成弱框架体系,从而可大大提高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迅猛,因此,探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与位移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在空间扩展的同时也应对抗震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因此文中以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抗震可持续性的地下拓展空间可控规划设计。首先,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下建筑结构整体及土体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在考虑无限元边界条件下,先确定单元网格的划分,利用完全Newton迭代法确定影响结构动力分析的积分步长及阻尼系数,并给出合适的地震波系数,综合以上条件初步完成对低丘陵地区地下建筑的抗震分析过程;其次,将退火机制的微粒群理论与地下空间规划进行结合,在存在数量较多的空间规划单元、多种空间条件及多目标条件约束下,设定一个"粒子"为一个优化方案,利用土地空间协调性、空间规划类型约束和距离约束等方面,对土地空间规划情况建立目标函数并实现"粒子群"优化评价过程,从而获取地下拓展空间可控规划最优设计。实验证明,对地下空间的有效规划可减缓城市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小波包变换反应谱拟合技术,在实测地震波的基础上修改波形,合成了5条符合场地要求的加速度时程,包括一条小震、一条中震和三条大震波形。采用截面有限元技术建立地铁车站的典型截面弹塑性模型,将拟合反应谱的五条三尺度地震波作为地震荷载输入,计算得到了含地下连续墙地铁车站在三尺度地震下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震和中震作用下车站位移变形很小,应力变化达到10%和30%;大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接近了材料的最大拉应力,然而没有发生垮塌的情况。该工程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达到预计的抗震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当前,各国采用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以保证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的,将导致中小地震作用下结构丧失正常使用功能而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多水准、多目标设防的概念,是当前国际抗震设计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建筑场地、地基及建筑结构等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抵御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