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书业:缓缓告别“集市时代”?———图书订货会回眸与前瞻■本刊记者冯威2月落幕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第十一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启动虎年书业发展的同时,也揿下了新一轮图书订货会“转椅”的按钮;并且,引发了一场关于订货会前途的讨论:这种被业内人士称为“...  相似文献   

2.
2012年北京图书订货会还没开始,一个声音已经特别响亮:“民营书业真正浮出水面,以崭新面貌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其实,自打1987年第一届“社科图书交易会”(北京图书订货会前身)起,民营书业就如影相随,没和订货会断过联系,只是这影子时大时小,时明时暗罢了.民营书业“打开冰山一角”早已成为历史,全部浮出水面也有一段时日.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像集贸市场”,也有人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订货功能越来越弱”,还有人说“这样的订货会不办也罢”!然而,出版单位对北京图书订货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订货会的投入越来越大,展位装潢也愈加考究,代表订货会的主要指标——订货码洋一再创记录……这就是:  相似文献   

4.
北京图书订货会从1987年创办以来,到现在已办了二十届。订货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订货量超过二十余亿元,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华文图书市场。在纪念订货会创办二十年时,宋木文同志应《中华读书报》之约,写了一篇文章,说:“图书订货会是中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王久安等开创者们以党和政府出版主管部门的政策为依据,经过精心筹划,在1987年5月,首届社科图书交易会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5.
'98北京图书订货会圆满成功总订货成交额达17亿3千万元本刊记者首次在北京城西南的“京丰宾馆”与“丰台体育中心”举办的’98北京图书订货会,历时6天,2月11日下午落下帷幕。本届订货会以其成交总额17亿3千万元的佳绩,再获成功。订货会不仅为我国图书出...  相似文献   

6.
订货会归来后的杂议晋言著名的北京订货会,在出版家的心目中究竟有多么重的分量?这倒也难以估摸。不过,有的出版社把这个订货会视为“一年盈亏早知道”的预报,有人说这个订货会是图书市场的温度计和“晴雨表”,这却也是事实。显然,“北京订货会”在推动图书供销两旺...  相似文献   

7.
“三九”的第二天,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家出版商、发行商迎来了一场图书交易大比武。 入世之后,中国出版业市场化、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图书订货会也就成为各出版商竞相比智慧的大舞台。它既是一次产品的集中展示,又是一次商家营销策划的大比拼。  相似文献   

8.
畅销书TOP10     
《全国新书目》2010,(3):8-11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出版业来说,开年1月份的图书订货会,是对新一年出版趋势和新书走向的一个集中预测。在人文社科板块,图书订货会上推出了不少有思想厚度和学术含量的好书,在本期新书畅销榜上也有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世纪的来临,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再次取得成功。200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展摊位达930个之多,创历史最高水平,取得新世纪的开门红,一时令业内人士欢欣鼓舞。新世纪之初的图书订货会确实“面貌一新”,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有些特点值得人们思索,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订货功能有所减弱 图书订货会,主要功能自然是订货。作为图书发行领域的发行方式和手段之一,订货会产生于80年代末,那时“期货”已随着图书市场的发展渐渐陷入困境,远远滞后于书店和读者的需求;出版社自办发行起步时间不长,人力物力有限,和书…  相似文献   

10.
被视为出版界“广交会”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2004年1月8日至11日如期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自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实施后,第一次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以怎样的面貌走进人们期待的视野?日前,记者从北京图书订货会拟展会上了解到,明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将有一些新面孔:全国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相当经营规模的出版社分支机构、二级批发单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已走过十七个风雨春秋。称之为当年出版的“晴雨表”也好,叫它新年图书动态的“风向标”也罢,总之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业不可或缺的盛会。2004年1月8日开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与往届有些不同,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悄悄发生着。 无疑,这些变化将带来产业利润的变化。2004利润何来?  相似文献   

12.
“小型出版社”在确定品种投入生产之前 ,都无一例外地承受着一定的“造货压力”。减小“造货压力” ,避免压仓现象 ,必然使出版社持一种短线投资的经营模式 ,少投快收 ,缩短甚至取消资金回笼周期。包发、发货店代理、借助订货会是“小型出版社”比较钟情的发行方式。随着经销包退全面被出版社接受 ,书店实际上进入了“库存为零”的预设状态。市场发展的加速度 ,日趋置“小型出版社”于逆水行舟的窘境。当包发已成往事 ,发货店代理和订货会便成为“小型出版社”图书发行的两条主干道。在林林总总的订货会中 ,进入“小型出版社”视线的有三类…  相似文献   

13.
1月在首都结束的具有左右全国书业市场走势之效力的第十二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经过13年的漂泊后终于落户正规展馆,这似乎让对大流通时代翘首以盼的书业人隐约看到了未来图书“博览会”的些许雏形。然而,像往年一样,它依旧引起了业内对于被称为“骡马大市”的图书订货会的争论。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很可能颇具价值,这也许就是这场持续数年的讨论引人关注的主要原因。因此,相信本栏目特约包括订货会组织者、书店人员、社办发行人、编辑和书业信息技术专家在内的各方人士撰写的有关图书订货会历史、现状、问题和前景等方面的文章,在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立体视角的同时,能对读者客观、深入评价图书订货会并在实践中采取相应对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1月13日上午,第23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开幕式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东广场隆重举行。在大学出版体制改革关键性的一年,同时又是“十一五”规划完成、“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启的重要年份,本届订货会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6年第十九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确定于2006年1月7~11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场面积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华文图书交易盛会。据悉,本次订货会在延续邀请海外华文书店参会的同时,又增加了两个新亮点:首设“全国书稿版权交易会”为了解决普通作者出书难和出版社好稿难寻、稿源不足等现实问题,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决定在订货会期间首次增设“全国书稿版权交易会”。据承办单位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交易会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书稿版权交易模式,在订货会设立特定展区,由出版社、版权代理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16.
图书订货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的历程。它以现场看样订货直接交易取代看目订货中间代理,对几十年一以贯之的“隔山买牛”式的书目征订方式而言无疑是一种改革,对计划经济下“一店经销全国”的垄断式经营体制而言也是一种挑战,显示出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就即将于新世纪之初举行的“北京图书订货会”而言,它的前身是“首都图书交易会”,首届仅有44家出版社、290名书店代表参加,订货码洋也只有676万元;到2000北京图书订货会,出版社设置摊位达750余个,住会正式代表有3 500余人,几乎全国的出版社和地…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1月7日,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首日,由订货会组委会、中国图书商报社联合主办的订货会高层论坛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到会并作题为“转企改制后的出版发行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前景”的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8.
西南地区大学出版社精心备战订货会 每年一届的大学订货会如期召开,西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对本次订货会都很重视。各个社几乎都是社长亲自带队,参加的不仅有发行人员,而且还有编辑人员。为开好本届订货会,各社精心策划推出了立足自己特色的新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两大特色:第一是艺术图书,第二是文教图书。他们出版的“21世纪设计家”丛书,封面采用罕见的黑色主基调,在众多图书中独树一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经过认真策划推出近百种封面以黄色基调为主的图书,更是引人注目。CI设计的引进,独特的策划…  相似文献   

19.
(记者 李萍)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参展单位的扩招,使一些与出版相关的产业、企业得以参加,在展会上初露“芳容”。这些新入展会的单位是如何看待图书订货会的,又有何感受?为此,记者作了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20.
与全国书市一起为业内人士誉为“双子星座”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凛冽的寒潮中如期举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外的广告大战依然是那样的硝烟弥漫、流光溢彩,展厅内依然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展位上的图书依然是五彩缤纷、洋洋洒洒,展位的装饰愈来愈富丽豪华、千姿百态,订货的码洋依然还在飚升,直至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业界人士认为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流变早已开始,“双子星座”不再是银河两岸各放异彩的行星,它们已经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越靠越近,殊途同归的结局已经遥遥可见。 一、 北京图书订货会特点演变的三个阶段 北京图书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