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研究了高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f(k)+(Ak-1(z)e^pk-1(z)+Dk-1(z))f^(k-1)+…+(A0(z)e^p0(z)+D0(z))f=0解的增长性问题,其中pj(z)=ajz^n+bj,1z^n-1+…+bjn,,Aj(z),Dj(z)是有限级整函数。针对pj(z)中aj(j=0,1,…,k-1)的幅角主值不全相等的情形,得到了方程解的增长级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2.
记B(x)=(0 1 -1 0 ),Q(x)=(-p(x)0 0 -r(x)),y(x)=(y1(x) y2(x))其中p(x),r(x)是[0,∞]上的实值连续函教.本文研究下述的奇型Dirac特征值问题:B(x)dy/dx+Q(x)(y1 y2)=λy……(1) y1(0)sinα+y2(0)cosα=0,y∈L^2(0,+∞) ……(2)它等价于一个微分算子的特征值问题,本文由奇型Dirac算子的parseval公式出发,推导证明了parseval反演公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弱诱导空间的诱导I(L)拓扑空间,证明了(X,δ)是弱诱导空间(诱导空间)当且仅当(X,ω(δ))是弱诱导空间(诱导空间);I1(L)(ω(δ)包含ω(IL(δ))以及EI(L)(ω(δ))=ω(EL(δ)),其中I为内弱诱导化函子,E为外弱诱导化函子.此外,给出了I1(L)(ω(δ)≠ω(IL(δ))的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4.
利用临界点理论研究以下二阶系统 {u(t)+q(t)u(t)= F(t, u(t)), u(0)-u(T)=u(0)-eQ(T)u(T)=0, a.e. t∈[0, T ] 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在非线性项F(t,x)=F1(t,x)+F2(x)满足假设(A)及F1(t,x),F2(x)分别满足一定有界性条件下,通过使用极小作用原理获得了一个新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5.
“足的”,《红楼梦辞典》释为“一直的”,但从《红楼梦》本身及相关文献和方言用例来看,其确切意义当为“非得……不可”;“拾头打滚”中的“拾”,《红楼梦辞典》释为“往地上碰”,据对相关文献和方言的考证,其确切意义当为“用头钻,用头撞”;“尽着”,《红楼梦辞典》释为“总是”,但其在《红楼梦》中还可释为“本来已经……偏又……”;“咱们”、“我们”在《红楼梦》中存在特殊用法,即分别用为“排除式”和“包括式”;“别要”是“不要”连说混音形成“别”之后,在剩余因素尤其是原式的影响下“要”音复原的新旧嫁接形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权弱分担值的思想讨论两个亚纯函数fnf′,gng′权弱分担有理函数的唯一性,得到:设p(z),q(z)为两个互质的n1,n2次多项式,f,g为两个非常数超越亚纯函数,如果fnf′与gng′分担"(pq((zz)),m)"且(1)当2≤m≤∞时,满足n≥max{11,2n1+4n2+3};(2)当m=1时,满足n≥max{13,2n1+4n2+3};(3)当m=0时,满足n≥max{23,2n1+4n2+3},则f=c1Q(z)exp(α(z)),g=c2Q-1(z)exp(-α(z)),其中:c1,c2为2个常数且Q(z)是有理函数;α(z)为满足(c1c2)n+1(Q′(z)/Q(z)+α′(z))2≡(p(z)/q(z))2的多项式,或者f=tg,t为常数且满足tn+1=1.  相似文献   

7.
一些热血动物在寒冷的季节需要冬眠,以此减少它们对食物的需求并保护自己不受寒冷的侵袭。这些动物包括哺乳类动物,如蝙蝠、花栗鼠、大颊鼠类、松鼠、刺猬、狐猴和旱獭。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对于介词系统而言,同一语义子系统内,有成员退出,也有成员进入,从而形成介词成员的更替。清代形成更替的介词主要有:"等"与"俟、待";"叫、给、让"与"吃、教"、"和、同、跟"与"共";"比"与"似,如";"离"与"去";"趁"与"乘"等六组。  相似文献   

9.
从拦截子的角度考虑对偶拟阵,证明了I^*∈I(M^*)E-I^*∈S(M),接着推出了C^*C(M^*)E-C^*∈H(M),用它证明了X∈C(M^*)B∈B(M),B∩X≠φ,并且X的每一个真子集都不满足这个条件,主要结论:在拦截子b(A)=Min{X E对于∈A,都有X∩A≠φ};又M=M(E·I),则有C(M^*)=b(B(M))Λb((M^*))=B(M).  相似文献   

10.
人体词对抽象域(称呼域)的映射,这个层面体现人体词称呼语的隐喻化方式及特征。通过归纳总结、分类、分析、比较英汉语中有关人体词“head(头)、face(脸)、heart(心)、hand(手)、leg(腿)、foot(脚)”的称呼语的隐喻表达法,有助于揭示其隐喻认知过程,以及英汉语中关于“head(头)、face(脸)、heart(心)、hand(手)、leg(腿)、foot(脚)”的人体词的称呼语的隐喻表达意义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11.
利用NevanLinna的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研究了超越亚纯函数微分多项式的值分布理论,取得以下主要结果:若f(z)是复平面上超越严亚纯函数,m、n和k都是正整数,且n≥2,Qj[f](j=1,2…,m)为f(z)的微分单项式,Q[f]=sum from j=1 to m ()aj(z)Qj[f]为f(z)的拟微分多项式,aj(z)是f(z)的小函数,令F(z)=Q[f](f(k)(z))n-c,则T(T,f(k)≤k+1/n(k=1)/(R,1/Q[F]+(r,1/F)+S(r,f))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不定方程4x^2-py^2=1的一个注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连分数理论证明了不定方程4x^2-py^2=1(p=19,31,43,59,67,71)分别有最小正整数解(x,y)=(85,39);(x,y)=(760,273);(x,y)=(1741,531);(x,y)=(530,69);(x,y)=(24421,5967);(x,y)=(1740,413)从而获得不定方程4x^2-py^2=1(p=19,31,43,59,67,71)的全部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13.
加尤高山汉话名词的语缀分后缀和前缀,后缀有"子,崽、崽崽,头,娘、娘娘,婆,手,巴,佬,鬼,家,匠,师,夫,客"等,前缀有"老、阿"等。形容词语缀多为后缀,基本是双音节,且以重叠式为主,附着在单音节形容词后;前缀很少,一般表示程度深,包含"很"的意思。有些动词词根后加叠音后缀,具有强烈的形象色彩;这些动词多表示人的情态。量词语缀只有"子",且构词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14.
《上博七》中助词有"之、所、者、是、亦、夫、噬、虽、其"9个,其中以"之"为主,占74.7%。"之"作结构助词,用法非常灵活、复杂。"其"、"亦"作助词用,都没有实际意义,也无表示语法、语气等作用,只起到衬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SPME/GC—MS法分析柠檬草挥发气体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GC—MS技术分析了柠檬草的挥发气体成分。结果表明:柠檬草中共鉴定出25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碳氢化合物和醛类物为主,包括β-月桂稀(34.34%)、石竹烯(0.493%)、莰烯(0.646%)、D-柠檬烯(0.126%)、1R-α-蒎烯(0.73%)、柠檬醛(26.5%)、3,7二甲基-2,6-辛二稀醛(26.63%)等。经过精制的柠檬草精油含有酮和烃类化合物,主要有:2-十一酮(0.606%)、2-甲基-5-(1-甲基乙基)环己酮(1.83%)、(1S)-6,6-二甲基-二乙基二环-[3,1,1]-庚烷,(0.34%)、1,4-双亚甲基-环已烷,(0.176%),3-丙基-环已基(0.1667%)。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合度理论,研究一类线性项前系数可变号的高阶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存在性问题,得到了其周期解存在唯一性的新结果.有趣的是系数β(t)可变号,推广和改进了已有文献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7.
给出E-凸集上函数的半连续性与E-拟凸性之间的关系:M是R^n中的非空E-凸集,E(M)是凸集,f是M上的上半连续(或下半连续)实值函数,那么f是M上的E-拟凸函数当且仅当存在a∈(0,1),使得f(aE(x)+(1-a)E(y))≤max{f(E(x)),f(E(y))},∨x,y∈M.  相似文献   

18.
从循环完全图K(5m,5)的结构出发,得到Aut(K(5m,5))≈D5m,其中D5m是5m阶的二面体群,sEnd(k(5m,5))=Aut(k(5m,5),End(K(5m,5))=qEnd(K(5m,5))。同时也解决了End(K(5m,5))的一些记数问题,给出了此类图的自同态谱。  相似文献   

19.
朱熹继承了北宋以来的儒学思潮,对北宋五子之学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创新,同时兼采众说,建立起一个前无古人的集大成的理学体系。朱熹理学体系的基本构架就是由互相联系、两两相对的范畴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系统,即理与气;天理与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道心、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  相似文献   

20.
从结构成分上看,《庄子》形容词连谓句有四种类型,即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其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分别是:1.S+(Adv+)PA(+O)+"而"/"以"+(Adv+)PA(+O)(+C),2.S(+Adv)+PA(+O)+("而")+(Adv+)PV(+O/+C),3.S+(Adv+)PV(+O/C)+("而"/"而后"/"以")(Adv+)PA(+O/C)4、(S大)(+Adv)+S小+(+Adv)PA/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