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补充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系统误差分量来分析该误差对变形量计算的影响,运用非线性方法建立了隧洞变形量计算模型.基于实测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隧洞变形监测过程和模型产生的厘米级系统误差进行了消除,提高了现场量测结果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阻尼最小二乘法、卡尔曼滤波法和半参数回归分析法三种误差消除方法都能满足工程需要,其中半参数回归分析法对隧洞变形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最为接近,对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潞安矿区的13个煤矿采用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装置,完成了60个测点的原岩应力测量工作.实测数据表明:潞安矿区55%的测点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主应力,由于受埋藏深度与地质构造影响,矿区内各矿地应力值差别较大,但地应力大小总体上属于中等地应力值;潞安矿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从南到北变化较大,构造应力场呈现出多变的形态.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绘制了潞安矿区地应力分布图;分析了地应力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的比值与埋藏深度的关系.煤矿井下地应力测量为井田开拓、巷道布置与支护设计等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参数,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理解 N d0 .52 Sr0 .48Mn O3薄膜中的庞磁电阻效应 ,运用数学解析以及物理概念分析的方法 ,对 Wagner等人提出的在 Nd0 .52 Sr0 .48Mn O3薄膜中庞磁电阻随磁场变化规律的模型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模型的自洽性进行了讨论 .结果发现只有通过某些必要的修正 ,Wagner模型方可自洽 .还研究了 Nd0 .52 Sr0 .48Mn O3薄膜中大自旋极化子 (large spin po-larons)在居里温度附近的行为特征 ,发现在居里温度附近磁性团簇的尺寸变化较为异常 ,对此现象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季冻区路基冻胀对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轨道结构的服役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基于实测数据,本文旨在建立轨道-路基冻胀空间耦合静力学模型和车辆-轨道-路基冻胀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傅里叶级数进行冻胀波形拟合,进一步探究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与轨道结构变形映射关系、层间离缝特征及路基冻胀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期为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问题的防治及研究提供依据。创新点:1.采用傅立叶级数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并将其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边界条件;2.提出将静力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动力模型初始条件的计算方法,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3.从时域和频域探讨路基冻胀波长和幅值对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方法:1.采用傅立叶级数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并将其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边界条件(公式(4));2.通过建立路基冻胀-无砟轨道结构静力与动力模型,分析轨道结构层变形映射关系及车辆动力响应。结论:1.冻胀位置对轨道垂向上拱变形及层间离缝影响较大;2.轨道结构各层最大垂向变形随冻胀幅值的增大而增大,且几乎呈线性变化;3.路基冻胀波长越大,对车体垂直加速度的影响越小;4.当冻胀波长一定时,车...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一个物体以0.5km/h的速度作匀速运动.(1)这个物体经过的路程s(km)随时间(t h)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2)根据所写函数关系式填写表1.2.点(-1,-1)(填“在”或“不在”)直线y=-2x-3上.3.已知一次函数y=kx b(k≠0)的图象经过点(0,1),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4.已知A地在B地的正南方3km处,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直行.他们与A地的距离s(km)与所行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中的图象所示.当他们行了3h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距离为km.5.若一次函数y=2(1-k…  相似文献   

6.
阜阳市颍东区剪切波速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波速是地震反应分析的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受到实际情况的约束,有时测试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深度或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因此需对剪切波速进行估计.利用XG-I型悬挂式剪切波速测井仪测试阜阳市颍东区50个钻孔的剪切波速值,测试结果分别用线性函数、幂函数、一元三次多项式拟合其随深度的变化关系.最后,以某工程的6个钻孔剪切波速实测结果与拟合公式作对比,证明该法的可行性,以便在工程实践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岩石蠕变实验数据基础上,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了蠕变模型的相关参数。通过对比理论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结果发现:不考虑参数受时间尺度的影响将引起较大的误差,对于蠕变模型来说,其参数不是常数,而是随时间变化的量,时间尺度对模型参数影响较为明显;如考虑参数的时间相关性,建立非定常参数的蠕变模型方程,将比定常蠕变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岩石的蠕变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8.
针对金属标准拉伸试验中,上下夹具偏心所导致的试验初期变形曲线往负方向延伸的"反走"现象,建立了一套考虑夹具偏心及夹持偏角的试样受力理论模型.特别对常用的楔形夹具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零夹持角和非零夹持角情况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试样应变与夹持力间的关系.分析了试验中产生变形值"反走"现象的机理,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引伸计-试样联合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实验实测,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得出:试验初期在偏心所产生的误差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偏心弯矩,而是上下楔形夹具夹持方式产生的侧向力以及附加弯矩的联合作用,解释并模拟了变形的"反走"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变形测量精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由照片或视频中太阳影子的变化规律确定拍摄地点的问题,先分析了太阳影子的形成原理,找出影子与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及物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影子长度随日期时间、经纬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对三种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实测影子长度求位置、根据实测影子长度求位置及拍摄日期、根据视频中影子变化情况求位置及拍摄日期,实验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合理,模型求解计算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试验中力学参数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问题,根据现场实测结果,采用有限元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位移反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得到了较符合工程实际的力学参数;将所得的力学参数输入到建立的BP神经网络训练模型中进行训练后,再用实测的桩体侧向位移进行反分析得到相应的土性参数值,从而避免了在数值计算中参数取值的相对随意性,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地面线路运营对下穿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规律,基于相似比理论建立室内大型试验模型,模拟上部列车荷载作用下土层及其内部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过程,总结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模型试验能够较好地反映外部荷载影响下土层以及内部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地表列车荷载在土层传递过程中,同一层面上沿地面线路方向的土压力大于两侧土压力,远离线路的地层受列车荷载影响相对较小,同一竖向截面土压力变化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即外部荷载对浅层土的影响明显大于深层土;盾构隧道在地表列车行驶过程中,环向出现背车面受拉迎车面受压的受力特性,呈斜向压扁,纵向应变从中间交叉点向盾构隧道两侧逐渐减小,呈下凹压弯;盾构隧道埋深越小,受地表荷载影响越显著,增大一倍埋深对应纵向应变最大值减小约44.5%。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软土地基模型,采用比奥固结理论,计算分析了真空预压下的软土地基流固耦合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真空度损耗率、密封墙、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等因素对软基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抽真空早期,地表沉降增长很快,达到一定天数后,沉降值逐渐趋于稳定;真空负压沿深度、水平方向上损耗,在加固软土外围形成一个零孔隙水压力面;真空度损耗率、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对真空预压加固软土的效果影响很大;侧向密封墙对加固区内土体影响不大,但其限制了真空负压的侧向传递,使影响区的地基沉降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确定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并对同一层土进行不同深度及不同尺寸的试验,以考虑埋深和尺寸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透明土模型试验非介入式、可视化的优点,结合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坡顶分级荷载下黏土边坡土体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黏土边坡在滑移过程中,土体位移量加速积累,土体变形主要分为稳定、加速和破坏3个阶段;黏土边坡在失稳过程中土体沿坡顶至坡脚半径最大圆弧面滑动,随荷载不断增加,会在边坡内部形成半扇形区域滑裂带。  相似文献   

15.
Considering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the elastic shear modulus G0 of unsaturated soils to the serviceability of many geo-structures in geo-energy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me semi-empirical model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the G0 of unsaturated soils. Existing models require at least three parameters and the calibration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requires extensive time-consuming unsaturated soil tests. In this study, a simple semi-empiric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hysteretic G0 of unsaturated soils, requiring only two parameters. The constitutive variables of the mean Bishop’s stress and a bonding variable are adopted for considering the average stress between soil particles and the additional normal forces between soil particles provided by water menisci. The derived equation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G0 of unsaturated silts and sand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equation is able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factors on G0, including mean net stress, suction, wetting-drying, and void ratio.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煤矿的深埋巷道支护中,锚杆破断甚至支护体系失效等问题日渐突出.以淮北临涣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影响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临涣煤矿的深部巷道计算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软岩影响下的巷道变形特点.分析了锚杆支护下的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并结合巷道应力破坏特点,对临涣煤矿锚杆支护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对各种锚杆支护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出锚杆支护效果不仅与围岩条件及巷道自身特点有关,而且与锚杆自身设计参数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再电离时期的高红移类星体的Lya光子的有效光学深度数据,对ACDM宇宙学模型下的宇宙学参数h,Ωm,ΩA和Ωb进行限制.这批数据是首次被用于这类限制宇宙学参数的工作.以Gunn—Peterson的Lya光子的光深公式为基础,在四种情况下对参数进行限制.结果发现,在非均匀星际介质的高红移化简情况下,所得到的大部分参数的最佳值及1σ不确定度非常理想,它们与WMAP-5的最新观测结果非常接近.此外,对理论值与观测值的比较,也说明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得到的这些结果不但强烈支持了WMAP-5的观测,并且由于是首次利用这批高红移类星体的数据,所以也从另一个角度检验了ACDM宇宙学模型的自洽性.此外,还可将所得到的结果与其它观测如BAO、超新星的结果联合起来进行更多的讨论及限制.对于其他情况的结果,我们也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大楼2根无扩底人工挖孔桩灌注的静载试验,通过埋设在桩中不同土层位置的混凝土应变传感器在各级加载下所测得的数据,分析了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的发挥规律和桩的变形规律,研究了人工挖孔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对嵌入软质岩有一定深度的人工挖孔桩,其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呈现为摩擦桩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建议在人工挖孔桩设计前应对桩进行承载力试验,当桩端嵌入岩层一定深度时可不设计扩大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变形有限元分析,对下伏土洞加筋地基条形荷载下应力扩散的作用机理和沉降进行研究,分析了条形基础置于土体上的土体附加应力扩散、土洞区内应力及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洞区内出现应力集中,下伏土洞地基沉降主要是由于土洞区内软弱土体变形造成。加筋体会增强应力扩散从而减小沉降,加筋体长度和埋深均存在最佳值;多层加筋较单层加筋更利于应力扩散,且层间会出现未完全拱形应力集中区域;相同加筋范围,层数增大对应力扩散影响较小,增大加筋范围更有助于应力扩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物业管理信息化程度和技术也飞速发展,但是,物业管理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以"应用"为驱动,各部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缺乏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等。"一站式"物业管理平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一站式"物业管理平台的构建,实现新型的"统一平台、分权流转"的管理模式,形成以数字平台为中枢,各系统相互融合、协调运行的一体化物业管理格局,促进规范化、集约化、自动化的物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