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雅明(WalterBenjamin)与阿多诺(Theodor W.Adomo)统属与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er Schule),对当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现象的观点,前者持乐观态度,而后者持悲观批判的态度。本文针对本雅明与阿多诺两人的著作,分析他们对当今艺术形式的不同理解。面对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批判它消极的一面,而是要客观地接受它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玻尔和海森伯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做出的解释却引起了爱因斯坦等许多物理学家的长期争论。20世纪50至7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开展过一系列批判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诠释的活动,对玻尔的互补原理和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进行了反复的批判。这种活动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个学派量子力学思想的正确理解,不利于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文章系统地考查了这种批判活动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进行这类活动的历史原因,讨论了批判的具体内容及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众文化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作为社会单元的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当代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精神,运用审美情感、主动创造和反思批判三大策略来开发语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坚持“消解权威”和怀疑的批判精神、否定二元对立及“去中心”的思维策略、强调复杂化和多元化的思维模式等观点,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班瑞钧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I0013-I0013
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其特有的实效性、娱乐性和大众媒介性使我国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的思政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时代新的发展环境中,正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领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发挥其对大众政治思想接收的正面效应,在全面把握大众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发展方向与意识形态渗透机理对于帮助当代高校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趋势下,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大众文化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不仅创造了巨大经济利益,而且传播了美国的文化.好莱坞电影的扩张会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美国化"?通过分析各国的应对措施,我们得出否定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3、审美观的共同原则建筑学中的解构主义的源头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哲学思潮。特征是自我为中心,反对权威,反对非黑即白,批判传统信仰,寻求刺激怪相和不和谐。解构主义建筑(Deconstructivist)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结构主义基础上,把结构打碎、解剖,再随机拼合、重组,是在后现代主义基础上的一个派流,解构主义建筑否定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准和原则,否定历史的印记和装饰。结构破碎是解构主义  相似文献   

8.
谭莉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4):128-129
对大众文化的本质及现象的研究是当今文化界的热点之一.通过对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状态及特征的分析,阐述提升大众文化审美品味的途径,并就其与艺术化教育的关系,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及中学德育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是文化诱因,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是主要的主体原因,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根本原因.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有必要对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提升,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以及对中学德育文化内涵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0.
黄晓燕 《科教文汇》2007,(5X):184-184
全球化趋势下,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大众文化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不仅创造了巨大经济利益,而且传播了美国的文化。好莱坞电影的扩张会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美国化”?通过分析各国的应对措施,我们得出否定结论。  相似文献   

11.
洪美珊 《科教文汇》2007,(9X):47-48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及中学德育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是文化诱因,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是主要的主体原因,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根本原因。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有必要对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提升,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以及对中学德育文化内涵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2.
苏兰  苏春 《科教文汇》2008,(18):14-14
后现代主义以其特有的批判、反思精神成为21世纪学术界和文化界的显学,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阀下对教育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后现代的知识合法性危机对于当前教育的挑战以及后现代大众文化背景下教师观的转变等几个问题作出了相关的探讨,同时分析了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语文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要求,注重培养中华民族成员的创新精神,必须基于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传统语文教育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和汉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演化的。其间,它经历了先秦汉语文教育的滥觞、秦汉古典书面语言教学的强化、魏晋南北朝文学教育的自觉、隋唐五代汉语文教育的繁荣、宋元古代语文教学体系的形成、明清古代语文教学的终结。历史地辩证地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再认识,就会发现,它是多元的、发展的,它既包含了后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封建糟粕,又在其多元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中产生和积淀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并导致对自身积极否定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精华概括起来就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贵在自得的主体建构;注重感悟的思维方式;质疑革新的精神动力。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点,反映了我们民族进步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灵魂,在新世纪语文教育以至整个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弘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大厦的完成,以于1790年问世的《判断力批判》为标志,其时康德已66岁。在康德人生最后的阶段中,他的研究方向转到了“人”的问题本身,即人的历史、人的归宿,此即康德的历史哲学。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所收录的八篇论文中,康德从阐明历史本身入手,逐渐过渡到建构理想的社会形态,最后以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人类社会为终结。这一论述体系较之之前已成文的三大批判而言略显粗糙,但仍可自圆其说。康德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的阐明,是带有鲜明目的论色彩的立论,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集中论述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共同家因.但随着大众文化对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渗透,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形态都遭到了猛烈的冲击,青少年的教育文化背景随之改变.因此,如何在大众文化影响下使青少年担负起延续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就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大厦的完成,以于1790年问世的《判断力批判》为标志,其时康德已66岁。在康德人生最后的阶段中,他的研究方向转到了"人"的问题本身,即人的历史、人的归宿,此即康德的历史哲学。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所收录的八篇论文中,康德从阐明历史本身入手,逐渐过渡到建构理想的社会形态,最后以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人类社会为终结。这一论述体系较之之前已成文的三大批判而言略显粗糙,但仍可自圆其说。康德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的阐明,是带有鲜明目的论色彩的立论,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集中论述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  相似文献   

17.
论创新思维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经济时代是发挥人脑创造潜能的时代。创新思维是创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的哲学内涵是对传统的辩证否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批判意识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形成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张双 《科技风》2012,(19):203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条件下,许多学者以及一线的教师全面否定传统教学,本文通过简述历史教学及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优点,以及如何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黑格尔辩证法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自然、社会历史观即新世界观,新世界观使马克思实现了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变革.把财富作为历史问题、社会自然过程,劳动尺度是马克思运用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科学方法剥离历史幻象、建构科学劳动价值论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历史科学的批判尺度和建构尺度.  相似文献   

20.
于涌 《科教文汇》2008,(18):125-125
批评是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给予的否定的评价。而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多强调表扬为主,甚至反对批评学生,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批评,那么表扬将变得毫无意义。体育教学中常常运用表扬和批评,而批评是对学生的否定评价,使他们认识到与教师要求或自己与同伴的差距。但是由于教学中不慎重使用否定评价,造成有的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慎重使用否定评价,必须注意使用否定评价的时机和场合,讲究批评的艺术,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