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对叶绿体中的色素有深入的了解,对记忆色素的种类含量有一定的帮助。教材中用研磨法提取色素,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学生利用教材的层析装置(见图1)进行层析分离,滤纸条经常脱落或贴壁,滤液线容易没入层析液,分离效果很差。层析液的用量也  相似文献   

2.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也是高中生物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此部分知识多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现行各版本教材大多以科学史的形式再现了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重点在实验原料、条件、产物,而学生经常对解题中涉及的光合作用强度等缺少感性认识。另外,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使学生开始了解固定化技术,但认识较为浮浅。笔者有幸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科学学习中心柯林博士的指导下,切身体验了当地中学生做的探索光合作用强度实验,开阔了我们对光合作用实验的认识,体会到固定化技术应用的广泛,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3.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是人教版选修一《生物技术与实践》中的一个探究实验,从历年学生的实验情况来看,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几个操作的关键点没有掌握好。笔者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对实验材料、实验试剂的准备以及操作步骤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1鸡血细胞的准备教材的操作提示中提到"每100m L血液中需要加入3g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但是大部分的学校都不具备购买活鸡的条件,更多时候是  相似文献   

4.
以《光与光合作用——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内容教学为例,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形成基本生物科学素养进行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从提取液、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几个方面,对教材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此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结合钠的保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乙醇的结构。但是苏教版教材没有给出实验装置,人教版教材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尚有如下缺点:①钠的用量不易控制;②乙醇易挥发,干扰氢气的检验;③反应放热,钠附着在塑  相似文献   

7.
在木炭(或活性炭)吸附红墨水的色素实验中,教材采用块状的木炭(或活性炭),且缺少过滤操作,存在耗时长、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缺陷。文中从实验药品和实验装置两方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明显、耗时少。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不断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将初中化学学生家庭实验融入化学课前预习,以切实发挥初中化学教材中"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一些可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初三化学教材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混合物提纯过滤操作是两个重要的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0.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内容,在初中植物学第四章,小学自然常识第四册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要求进行实验。这些实验的一贯方法是用广口瓶或烧杯、漏斗等简单器皿。但由于这些器皿体积小,放入其中的植物少,实验装置气密性能差,一般完成一个实验的时间需12小时以上(教师要在实验前一天进行准备),而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极少,达不到教材要求的教学效果,有时往往失败。 我们研制的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演示器,是实验效果较好的仪器。用一套仪器可完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三个演示实验,每做一个实验的时间一般都只需30分钟,教学效果较好,现已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1.
本试剂盒提供教材中果胶酶实验所需的果胶酶,实验效果良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果胶酶的作用原理。试剂盒规格:50人,25组。该试剂盒方便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具有实验效果明显,操作便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仪器设备是完成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物质条件.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初中教材为例,初步统计,约70%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掌握知识是基础,反复练习是途径.目前,主要依靠在学校的练习培养.所以,实验仪器配备的充足与否,实验开出的多少,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影响很大.此外,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各种化学模型、标本及实验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34页"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一节中,需要通过演示"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认识反应吸热的概念。但按教材介绍的方法操作时有以下不足:通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使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实验有时不易成功。如加大药品用量,反应会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演示实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实验装置方面展开进一步探索。经过多次研究发现,利用分液漏斗能起到储水和排水的作用,可控制植物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的排出量,使实验装置操作更简便,实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模型的熟悉、对建模方法的理解,在培养建模、运模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模型演示是一种重要的训练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将模型方法引入到中学生物教学是近年基础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1对教材实验的整合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的复制是高中生物经典实验。教材将这两个实验放在两节内容呈现,分别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是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让学生学会和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是进一步运用实验方法去验证和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 ,在开始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时 ,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正确的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教师如能运用形象、生动、简洁的语言进行教学 ,则对加强学生记忆、让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现举几例 ,供大家参考。 (具体操作方法见课本 )。1 药品的…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低、中、高年级都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是在实验中培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中 ,教师既要精心启发、引导和讲解 ,也要让学生实际操作 ,亲自去尝试。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正确实施教学 ,把握好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动手能力“扶”与“放”的尺度。1 处理好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扶”与“放” ,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的熟练程度和实验操作的难易进行。在学生缺少应具备动手能力的情况下 ,教师多“扶”一些是必要的。如第九册《沸腾》一课 ,学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高考以实验为主线,试卷中实验题的比例有增大的趋势。实验题有的直接来自教材中的有关实验,也有的来自对教材理论知识或社会实践问题的实验化探索,还有的是对生物学经典实验过程的证实。通过对实验的目的、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的设计等的考查,体现了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在学生己掌握有关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实验的设计教学,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突破教材难点,掌握重点,达到良好记忆的手段,是化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做好演示与分组实验是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分析 我任化学教学和实验室工作各十年了,多年来不论是在教学实践,还是实验室工作中,我观察学生分组实验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1.自强独立型。这类学生占20%左右。他们能独立或主持实验小组工作,完成实验的全过程。自己动手,操作较准确,并能及时写出实验报告。 2.团结合作型。这类学生占45%左右。他们相互合作,有的动手做,有的记录现象,有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牛顿第三定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了牛顿第三定律以后,往往对研究对象仍然分辨不清,经常混淆物体系间的内力和外力。最难的是学生不清楚物体系间单个物体的受力以及物体之间力的关系。经过本节课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总结恰好能够解决以上所有的疑问。但现行教材中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材料太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