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期末补考安排的图论模型,并利用着色理论优化,给出求补考安排最少次数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大学的考试管理机制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如何解决考生的"补考"和"正考"的时间冲突是考试安排中一项复杂的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改进的图着色算法处理考试时间安排问题,通过分析考试安排问题的实际情况,基于所给出的算法,设计考试时间安排系统。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务部门组织补考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针对补考考务管理的特点,以图的着色理论为依据,结合数据库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等院校的补考排考算法,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算法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一组比较满意的排考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程墨 《成才之路》2009,(7):I0002-I0002
又一个新学期到来了,武汉各高校纷纷对上学期考试“挂科”的学生集中安排补考。学期初。补考大军似乎已经成为大学一道不变的“风景线”。 考试是学习的指挥棒.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盛的当今。如何通过革新考试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利  李在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106-107,F0003
文章通过关注当今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补考现象,指出了大学生补考呈现出的特点,分析了造成大学生补考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大学生补考率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补考是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的针对特定学生的一次考试。一般来说,课程正常考核不通过或者缓考的学生,可以申请参加补考。当前,高校学生补考现象非常普遍,本文主要以上海交大为视角,通过分析补考制度的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补考制度的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7.
医药类独立学院学生补考人数多,补考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面对补考的态度各异,这主要是因为新生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学生活动过多,沉迷情感生活,忽视了补考管理环节的实质意义。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发挥辅导员的辅助引导作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以学生为本,重视补考考试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补考率向来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家长们所关注,学生补考率的高低甚至被作为衡量一校学风是否优良、教学质量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自2005年国家明令学校应给予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一次免费补考的机会后,高补考率现象在各高校屡见不鲜。相比于文科院系而言,理工科院系的补考率要高得多,更值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高校补考弱效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变补考弱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笑     
哪个轮胎爆了几个学生考试当天起床晚了,他们撒谎说公交车轮胎爆了所以误了考试。老师同意他们补考,并安排在不同考场,试卷上只有一道题:"哪个轮胎爆了?"弹琴小明:"阿呆,把手洗干净才能弹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论是中国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国画学是它的学科性称谓。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理论,中国画论的系统性、丰富性、完整性、实践性与学科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它不仅是世界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绘画创作实践的基石。中国画论的自发性写作由来已久,而作为学科其自觉性的理论研究还是在明代以后。明清之际是中国画学研究的酝酿期,学科特征初显。20世纪上半叶诸多学者、画家的不懈探讨,无异使它的学科性质更加明朗,为我们今天的画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文人画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进一步发展了张彦远"以书入画"的理论:从人物画推及山水、花鸟扩大了题材,书法笔法、笔意入画更是影响深远,为文人画"以书入画"理论在元代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过云庐画论》为范玑画论代表作。论理不论体,理明而体从之;先整笔工细,次纵笔写意;画以养性,非以求名利等为范玑画论的核心,这些构成了范玑的画本论、画笔论和审美创作、鉴赏论三大部分。其中,对虚实、临摹与模仿、文画关系等都提出了个人新见,这些都丰富了古代画论内容。  相似文献   

14.
理学以其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影响郭若虚绘画理论建构,理学“类推”的经验归纳法的思维方式影响到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的“类型化”创作思维方法,理学中高度重视人的主体精神和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辐射到《图画见闻志》论画品、风格、功能等,这既是时代文化思潮的选择,也是绘画本身要求开拓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绘画有两种:笔法绘画与色域绘画。我国从唐代以后,笔法日益成熟、完备,使中国画家从此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在历代众多画论中,人们对笔法的认识与叙述,分散的、经验的居多。用现代艺术观念,对历代画论中的笔法理论重新审视,作系统、全面、科学地归纳和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在独特的地域和历史文化背景下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 ;在工具材料、笔墨含义、审美情趣和技法理论诸方面都有着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莱辛、黑格尔将绘画的构成材料(媒介)看成是物质性的,它诉诸人的视觉,而将诗的构成材料看成是精神性的,它诉诸人的想象,并由此得出诗比画的表现面更为广阔,诗比画更优越的结论。莱辛、黑格尔的观点不能用以分析作为异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的文人画、因为中国文人画 的表现目的、欣赏手段、语言材料都是精神性的。  相似文献   

18.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is set up of one type of high-speed painting automizor with gas supporting system ,The stability of motion and dyamic response of the gas painting automizor system are studied over a relatively wide range of rotating speed by numerical analytic method ,the critical velocity under working condition is found,and rotate stability and critical condi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ory,Furthermore,the range of the critical parameter of the system when Hopf bifurcation occurs and the law between axis trace and bearing clearace are acquired ,too.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尼采的艺术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油画创作心理的几个阶段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虚静 ”论与绘画精品谈的是画家的心境与绘画精品的关系极为密切,画家空旷澄澈的心境是产生绘画精品的前提,画家在内心上只有排除主客观的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倾注于创作客体之中,才有可能产生绘画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