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本质上是电磁记录数据,应属于无形物,是玩家付出了精力、时间等劳动性投入或者直接通过货币购买而取得,享有当然的物权。而运用法律保护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有着重要的价值,因为这有利于保护我国游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体现法律的价值,有利于解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纠纷。但是现阶段我国相关法律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保护还不很完善。所以我国需要建立健全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虚拟财产是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而衍生于网络空间的一种拟制财产。尽管与传统意义的财产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同样具有价值性和交易性,可以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换因而成为一种新型的财产形式。这种新型的财产形式是建立在网络游戏用户与网络游戏运营商订立的服务合同基础之上的,因此,虚拟财产实质上是一种合同性的财产。本文从网络游戏与其他游戏的区别入手,探讨了网络游戏服务的合同性本质,并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价值的确定方法及其法律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形形色色的网络虚拟财产开始出现,引起了公众特别是游戏者的极大关注。但同时,网络虚拟财产的安全问题也开始出现,由于一些虚拟财产被盗或丢失,游戏运营商和用户之间时常出现争讼,并且有关通过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事件也见诸报端。但虚拟财产到底是什么性质,法学界争议较大,本文拟从虚拟财产的特征出发,从虚拟财产的产生和使用的角度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认为虚拟财产权区别于债权和知识产权,应属物权范畴。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兴起及不断发展,围绕着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产生了许多纠纷,造成了网络游戏运营商及大量网络游戏用户的损失。由于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未明确规定,致使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处于真空状态。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的探究,认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具有物的一般特性,可规定为特定的无体物,并建议制订相关的法律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转让过程中不断发生各种争议和纠纷。由于网络游戏产业具有产生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的特点,致使世界各国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研究和立法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只有加快网络虚拟财产转让法律问题研究步伐,才能全面、有效地调整网络虚拟财产转让这一特殊的法律行为,我国的游戏产业才会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日益繁荣,虚拟财产交易也已形成规模,利益的驱动也导致了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大量出现。行为人盗窃虚拟财产,不仅使被害人受到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还危及到了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严重侵犯了现实社会中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理应受到刑罚的制裁,这既是保护公私财产的要求,也是推动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及时更新的迫切需要。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应当构成盗窃罪。对虚拟财产价值数额的确定,不能采取单一的某种模式,比较合理的方法是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综合采纳其他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游戏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渐融入到人们的娱乐生活,网络虚拟财产随之而生。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的属性,是网_,络游戏玩家激烈争夺的对象,由此而引发的各类纠纷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公平有序的网络秩序,可有力促进网络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玩家通过个人劳动(练级)、真实财物付出(购买点卡)、市场交易(买卖装备)等手段创造和获得的,它具有效用,能够交换,具有财产的基本属性,是无形财产的一种,应予以法律保护。承认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有利于维护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游戏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网络游戏呈现迅猛发展之势,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使网络游戏持续有序发展,对网络游戏的市场准入、网吧游戏营运秩序、打击私服外挂、保护网游虚拟财产等都需要立法来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网络虚拟财产民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虚拟财产权是一种准物权。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人应为玩家。在当前缺乏相关法律规制网络虚拟财产转让的情况下,网络虚拟财产转让可以准用我国《物权法》有关物权变动和公示的规定。如果玩家违反服务合同约定,游戏服务商有权停止玩家游戏账号的使用。游戏服务商在停止玩家账号使用前应当预先通知玩家。游戏服务商负有保障玩家网络虚拟财产安全的义务。在第三人窃取玩家网络虚拟财产且玩家无法确定侵害第三人的情形,游戏服务商是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