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占全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逐渐进入了人类的视野。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所提供的生物生存空间比陆地大上百倍。特别是深海及洋壳以下的广阔区域里.蕴藏着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资源和巨大遗传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2.
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类。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人们众说纷纭。但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人类未来的希望在海洋。海洋是人类的摇篮。海洋是未开发的宝库。1998年是国际海洋年。一个波及全球的海洋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海洋、关注海洋。愿人类于21世纪共铸篮色辉煌。  相似文献   

3.
在汹涌的波涛之下,海洋蕴藏着无数生命元素,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缘起于此,亿万年沉积动荡的过程也给予了其储量巨大的珍贵资源。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的资源,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国际能源署(I E A)2018年统计,全球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54.7亿吨和95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球总储量的20.1%和57.2%。从探明程度看,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总体探明率仅分别为23.7%和30.6%,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这就意味着,海洋油气具有极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是全球重要的油气接替区。从这个意义来说,这片深蓝不仅是人类的来处,更引领着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占地球总水量的98%以上,已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和争夺经济制高点的希望所在;最具学科交叉和挑战性的海洋将是连接全球科学家的纽带;近海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修复和保护;海洋是地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全球气候的巨大调节器已得到广泛公认;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海洋资源的迫切需求,呼唤人们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所有海洋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渔业捕捞、海水养殖、外来种的引进,生物栖息地的改造和破坏以及施肥和诸如雌性激素代用品等化学污染等。30年前,人们想象不到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能够达到全球的尺度。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60公里以内的地方,因此它也是世界各国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海域。近海陆架是人类生存环海洋面积的8%,然而其生物生产力却占全球海洋14%;我国是北太平洋西海岸大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约为300×104km2,其海岸线长超过1800km。这些海洋国土不仅为我国…  相似文献   

6.
保护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的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海洋技术领域的一大主题。我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濒临渤海、黄海、东海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30%由海洋吸收,而海洋储碳周期达数千年,这对缓解并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利用海洋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定义了海洋碳封存的专业技术范围,总结了海洋碳封存相关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当前海洋碳封存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以期为我国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10,(4):66-68
人口剧增、大气环境的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都影响着全球气候变暖。也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下面这些海报作品预示着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徐宝居 《科技风》2014,(7):243-243
海洋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2%,海上贸易占全球贸易的80%,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海上航运所占的贸易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人类对海燕资源的开发也将进一步加深。但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日趋严重的海洋污染—海生物污染、海洋垃圾、温室气体等等,这使航运业面临巨大挑战,有鉴于此,为了加深人们对船舶环保的认识,本文对目前船舶污染现状及环保设计规范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1.
尽管气候系统是否由于人类的活动而产生变暖的趋势仍有争论,但人类近100多年来的活动使全球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劣,却有无可推卸的责任。气候变暖、海洋酸化、淡水短缺、生物灭绝速度加快多样性被破坏等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直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洪涛  刘晓玉  于国庆 《科技风》2014,(13):209-209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海岸带环境保护已经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并对海洋开展海洋海洋环境监测,能够对海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化学传感器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逐渐的被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威胁到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本文分析了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以及海洋环境监测,并探讨了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物是人类食物、医药和绿色环保产品的重要资源库。在当前陆地资源过度开发、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海洋经济建设,构建和谐海洋的必然选择。因此,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  相似文献   

14.
今天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与温室效应有关的全球变暖的前景。气象科学界已获得长期全球尺度大气参数的测量结果,并建立了多种预测模型。但是,从模型预测,除了得出大气温度将升高的一致意见外,几乎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模型的许多不确定性是起因于对海洋在制约气候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因此,在世界海洋环流实验(WOCE)和联合全球洋流研究(JGOFS)一类项目中,有关科学界的注意力现已对准海洋的研究。这些项目的目的是增进认识,为模拟全球规模的海洋过程提供广泛的数据基础,最终是与大气模式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海洋之于我们生存的地球,犹如水之于人类。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2010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瞄准与全球变化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直面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立足基础研究,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主攻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注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2006,(10):15
近日,一组国际海洋生物学家在全球多个海洋研究点采样调查和分析后惊讶地发现,生活在地球海洋中的微生物种类可能比人类目前估计的数量多100倍,达到上千万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名泳者不小心吞下了一口海水,他同时也会吞下1000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2,(16):40-41
《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发布 共两万八千种生物 7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的重要成果——《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该图册基本摸清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家底”,共收录我国海域海洋生物59门类28000余种。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海洋物种数约占全球已知海洋物种数的13%。《中国区域海洋学》和《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纂。  相似文献   

18.
尽管气候系统是否由于人类的活动而产生变暖的趋势仍有争论,但人类近100多年来的活动使全球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劣,却有无可推卸的责任.气候变暖、海洋酸化、淡水短缺、生物灭绝速度加快多样性被破坏等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直接效果.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中国海洋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科技是本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海洋科技也是一个衡量近代国家国力的重要指标.它密切关系到国家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世界人口爆炸,全球各地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生存条件日趋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科学家在向太空寻找能适合人类未来居住场所的同时,还把目光盯上了浩瀚的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