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平的《我的多情玩伴》是一部以描写赵德发、刘小巴、欧阳一虹、诗人"我"等年轻人在上海的都市生活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抓住"玩伴"这一现代生活的板块,用灵动、机智而幽默的语言阐释了现代都市的爱情与友情,并且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的大喟叹和人类真善的大呼吁。文章从小说的选材、价值内涵和叙事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我的多情玩伴》所具有的独特文学魅力,以丰富目前日益繁盛的李春平作品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文霞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2):19-21,52
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以陕南小镇为写作对象,描绘了一幅靠背盐为生的山民们艰辛生活的图卷.本文以小说诗意叙事的视角切入,从“传奇质朴的恋爱婚姻”、“情味浓郁的农家生活”、“恩义并重的为人之道”三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试图探寻纯真宝贵的亲情、友情、爱情和重恩尚义的为人处世之道如何消解岁月的苦难而使人坚强的活下去.  相似文献   

3.
苏轼黄州时期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一句,很多人都作倒装句“应笑我多情”讲。“多情”即“忧愁多感”、“多愁善感”。比如,徐中玉《苏东坡文集导读》(1987年巴蜀书社出版)、俞平伯《唐宋词选释》(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简编本,下)、王水照《苏轼选集》(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等都是如此。应该说这样讲不无道理:其一,黄州之谪,毕竟  相似文献   

4.
中考语文改革已明显倾向于读写考查,作文得分高是语文得优分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临场作文技巧,是值得所有考生研究的问题。而题目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特的文题,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文题很重要。下面,笔者就拟题给大家一些指导。如:以“友情的力量”为话题,自拟文题。同学们拟出许多好题:《友情的跑道》《友情的呼唤》《友谊,给我动力》《友情伴你人生路》《给乌云镶上金边》《一句话,一辈子》《新“龟兔赛跑”》等。又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一年五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小说《故乡》。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过“我”对少年时代的回忆,以一定篇幅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江南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的真挚友情和对家乡的美好怀念。这就是节选在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上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是一篇讲读课文,是本组课文的重点教材。它的教学内容很丰富,字词、句章、语法、修辞及文采等诸方面都可  相似文献   

6.
诗人舒婷的散文《我儿子一家》是一篇超凡脱俗的艺术作品。该文以独特的视角 ,用五岁儿子陈思的眼光观察一家人的生活 ;以童心关照生活 ,童言无忌 ,使人忍俊不禁。细节平淡却情趣横生 ,语言机敏且幽默俏皮。称赞它是“表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创造”(《教师教学用书》)是恰如其分的。读罢《我儿子一家》掩卷沉思 ,发现题目是一个歧义句 ,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不包括舒婷在内的陈思小家庭的生活。二、包括舒婷在内的全家的生活。这种歧义直接造成了人称的混乱 ,即题目中的“我”、作者和散文中的“我”不统一。如果题目中的“我”指作者舒婷…  相似文献   

7.
我州著名散文诗作家罗文亮先生经常说:“生活是那样的多情而明快,时时撞击着我的心扉。我要及时地讴歌它,自由舒展地吟咏它。”不过,当我认真重读了他的三本散文诗集《布依情》、《布依人的婚恋》、《神州拾韵》后就感到,与其说是生活对诗人多情,不如说是诗人对生活多情。正是如此,他才能“多情而明快”地写出这么多动人的诗篇。所以说,这些作品就是罗文亮先生对生活多情讴歌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汇》2007,(6):11-12
《北京青年报》近日刊登一篇文章,说的是位“七旬老人寻找童年玩伴”。74岁的老人想找儿时的玩伴,童真挚情令人感动。看着身旁那些虽然放了假但还在上着各种各样补习班或者埋头苦读的孩子们。我感到阵阵心悸。我想。他们老了的时候,回首童年的时候恐怕除了“同学”,想不起几个玩伴来。  相似文献   

9.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写作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为现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其语言精妙传神,是学生品味语言的好教材。因此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掌握方法”上,“拈精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中国作家中,沈从文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他用辛勤的笔、自然朴实的语言反映了故里湘西的生活,使湘西走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走向了世界。作者以独特的个人风格为人们提供了反映湘西人民生活的艺术作品——《边城》。他说:“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作家处,在一开始写作  相似文献   

11.
我发现有的阅读教学课愈来愈“多情”。这儿的“多情”指的是阅读教学课正在被一些“学科”包围,不少阅读课上成了“风光民俗课”、“地理常识课”、“戏剧表演课”、“多媒体展示课”……语文课程虽然具有综合性,但仍然有自己的学科特征。学科一旦失去其本质特征,也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下面,我们先看两个“多情”教学案例,从中或许能看出这种“多情”教学的样态。例1:课题《碧螺春》课前准备:鼓励学生广泛收集有关茶文化方面的资料。(上课前,学生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上街购买VCD,借来录像带,还有的学生从《茶艺》、《茶经》等书上…  相似文献   

12.
小小的永恒     
王雨婷 《红领巾》2014,(6):46-47
2014年3月9日,我在贴吧里看见了一篇文章。 《愿我们再次相见时》,这就是文章的名字。作者亦沫的好朋友即将去美国,作者便写下这篇文章,以此来纪念她们之间的友情。作者在文中一直以“A同学”代替好朋友的名字,原因是不想在网上打扰了她。  相似文献   

13.
小小说往往是以独特的结构形式、意在言外的语言、新颖的意境秀立于小说之林。初中第三册六单元小小说两篇《落棋有声》、《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以下简称《落》文和《到》文)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指点学生把握其精彩的结构形式,从而把握了两文的意蕴,“切准”了作者思路的脉膊,使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并吸取丰富的语言营养。  相似文献   

14.
未来小说家     
孔曦 《新读写》2014,(4):16-16
《我为你骄傲》和《现实与理想》行文流畅,寓意清晰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且擅长细腻的描写,两篇文章都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镜头感、有的句子辞藻十分优美,比如“云彩从晶亮的火球边漾开,卷起一层一层波浪花边”。相形之下,《我为你骄傲》更成功一些文章塑造了一个矢志冲击既定目标的同窗,也描写了友情的温馨而《现实与理想》一文,看题目,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牡丹亭》戏曲语言“雕琢”,不如《西厢记》语言自然、爽朗,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语言的“雕琢”,正是《牡丹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雕琢”,体现了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细致揣摩和挖掘,是感情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相当出色的长篇小说家。他的三部连续性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渡》无疑是中国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开端。小说在结构模式,人物塑造,风俗特征。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突破。它根植于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追求,展现出了现代历史小说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安老师评习作”栏目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老师,从内容、选材、构思、语言等不同角度为小作者的习作做精彩的点评。安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剐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总监,已出版小说《友情是一棵月亮树》散文集《十四岁的天空也下雨》等二十多本个人专著。  相似文献   

18.
回忆性散文,是散文中的一类,本文以体认《背影》作者情思为例,利用回忆性散文“这一类”的“二我差”,对《背影》“这一篇”的特点进行解读。首先通过阅读文本,抓住表示时间的词,分清“二我”;接着,分析其中“二我差”的具体表现形式,聚焦二我矛盾,追本溯源,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以此来探究叙述者的叙述意图,体认作者的独特情思。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于《故乡》的讲析、评论,很少谈到母亲这一人物。我认为,若仔细分析这一形象,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故乡》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小说《故乡》描写了知识分子“我”和贫苦农民闰土之间的真挚的友情,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表现了“我”对“隔绝纯真友情,扼杀美好性格的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之情,希望后代子孙继续保持“一气”,希望更多的人走出一条新的生活之路来。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是作为“我”的思想性格的补充和照应而出现的,着墨不  相似文献   

20.
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有词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不少学者指出,其中的“多情”一词当视作“多情之人”的省称,即如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句之“多情”,属性状借代.那么,此多情者究竟意指何人呢?启功先生认为:“‘多情’者,谓周郎之多情也.以彼之英发,见我之早衰,自应相笑.”①持类似观点者也将前句“故国神游”的主语设定为周瑜,意谓周瑜的魂魄重游赤壁故地的话,志满情丰的周郎必当取笑词人的“早生华发”.如此释读,似乎保持了本词下阕主体(周瑜)叙述的一贯性,却忽略了词人在耽于“遥想”公瑾神采和伟业之际忽而召其魂魄前来的突兀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