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热爱学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热爱学生,对学生有真挚的感情,学生才能产生对教师的尊重。体育课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一般说,学生都具有“向师性”,愿意接近教师,期望得到老师的爱。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向导。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情感的认同程度,即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学生讨厌这个老师,就会产生厌教心态,就难以学好这…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教育教学的过程都必须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来实现。这种交流是一种复杂的师生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是受环境影响的,除了自然环境,心理情感环境尤其重要。良好的心理情感可以营造一个和谐、舒畅、平等、合作的氛围,诱发双方交流的兴趣,使双方产生强烈的情感交流的欲望;而烦恼、恐惧的心理情感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浅议师生间的情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一个始终以教师的情感因素为主导的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当基于热爱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摒弃偏见,从师生情感的交流、融合、升华中产生情感效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陶岚 《南昌教育》2009,(11):12-13
一、教学中应注意情感教育 1.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进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5.
把英语课堂教学激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肯定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双边思维活动,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两者是紧密联系着的,前者带动后者,后者影响前者.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师生情感协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性提高,从而使教学双方配合默契,教学活动推动顺利,反之亦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调节好师生情感,努力调动积极情感,抑制消极情感,创造一个和谐、主动的课堂氛围是很重要的.怎样调节好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情感的调动.课堂教学情感能否调动对教师来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教师必须有饱满的教学热情.这种热情产生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学内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应当是师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交融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情感教育,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要把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语文教学,实现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成怡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115-115
情感是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同社会感情需要、与人的意思紧密联系着的,是人对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形式,并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教师的态度似师生情感交流的"闸门",教师的态度运用的贴切适当,师生的情感交流就是一种肯定的情感交流,能使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这种情感渗透中激发潜藏的力量,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效。笔者结合担任职业学校服装教学的几年工作经验,谈谈如何能使教学活动得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必然要产生这样那样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受各种各样情感的影响。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信息交流的过程。就学生而言,他们的求知欲是否从教师那里得到满足,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否可以被他们接受,他们对教师各方面的感觉如何等等,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一但形成这种情感,就会影响其学习行为。这种情感既可能起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起防碍学习的消极作用。因此,一定的师生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作用是必然的。一、师…  相似文献   

10.
师生间健康情绪的双向交流,可以促使学生进步的内因发生积极的变化,使之获得持续进步的潜在动力.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客观分析了解电大学生的心理,针对电大学生的特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师要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们针对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应。人的情感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思维活动的强度 ,不同的情绪对智力活动的开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愉悦的心境 ,可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而烦恼、恐惧的心绪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够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 ,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在现代教育中 ,教师的情感运用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1 热爱学生是教师情感运用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 ,就…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64):68-69
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而且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更是传递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业批改不再仅仅是一种评判,而是一种对话,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作业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业作出的整体评价,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师生间的关系如何。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中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师生间的顺畅交流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一、融洽的师生情感———顺畅交流的前提师生情感融洽可以营造友好、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才是自然的、顺畅的。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应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了解教师,…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做到热爱优生,也要热爱差生,热爱学生的优点,也要热爱学生的缺点。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作为情感载体,处处表现出“爱生如命”的崇高思想感情,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使学生产生对教师信任和热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互敬、互爱的心理呼应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教中有情,情中有教,师生教与学产生心理共鸣,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无可比拟,能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相似文献   

15.
杨芸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4):130-130
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 ,它和其它学科一样 ,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也可以说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师生是直接的参与者 ,要想使这个活动顺利完成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达到活动的目的 ) ,师生间必须要有默契的配合。那么 ,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默契的师生关系呢 ?我认为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并随之产生的共鸣 ,可以算是一种默契 ,也是语文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实际上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课文内容来进行情感的交流 ,进而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每一篇动人的文章都成了师生情感…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表现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凸显情感因素,运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手段助力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要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气氛,有效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学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关心和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唤起学生心理的共鸣,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和谐,当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不能以情感代替原则.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挖掘美术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的功能。美术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创设愉快的师生互动交流氛围,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师生的心灵更加贴近。  相似文献   

19.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能够使彼此相互沟通、接纳,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迁移到学习上,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增强教育效果。那怎样才能构建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教师肢解课文,进行烦琐分析的现象已不再充斥课堂。不过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以一种漠然的态度俯视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的情感因素,致使一篇篇富有鲜活生命力的课文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使语文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其实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情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策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双元互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