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院校校名英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名是一张名片、一种资产。我国民族院校不仅是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教育的承担者,也是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体现者和宣传者。民族院校校名英译是大学标识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大学形象构建的先锋。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体现的不仅是大学人自身的一种诉求,也是一种文化翻译取向,因此对我国民族类院校校名英译开展研究对大学形象塑造和文化翻译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选择、传承、融合和创新的社会组织,是文化知识形成学科(专业)之后的产物,大学的文化性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也是大学基业长青的基因。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亚文化,它以大学师生为主体,以学科(专业)文化为基础,经过历史积淀与自身历练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大学文化不仅对内具有凝聚力、教育力和影响力等,而且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扮演圣母的角色,用圣母的温情浇灌并引领着人类文化前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诠释着大学的文化个性.大学精神不仅是大学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和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为大学注入深厚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底蕴.本文结合黑龙江大学发展历史和实际,对当代大学的先进文化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美国认证他国大学是一种学术殖民主义行为,是美国所推行的霸权主义的具体体现,让人警醒。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我们不仅要树立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互动观念,而且还要置身于全球化大背景中,清醒地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危机。大学要肩负起文化批判与文化启蒙的使命。而作为具有文化自觉的当代知识分子,不仅要立足于学术和知识,更要立足于人格担当,并具备一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它不仅是大学理念、传统、风格的集合,也是一种全方位育人的体系和机制。大学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教化和启蒙,文化育人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其中既包括人文素养,也包括科学素养。作为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核心价值,它是维系和策动大学发展及创新的源动力,并将最终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的发展对城市意义重大,因此,大学要与城市公共文化融合并促进城市诸多方面的发展。大学文化空间不仅包括物质实体要素及其特色,还包括教育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大学文化的精髓要反映大学的核心价值观。认识大学的历史文化脉络对促进师生形成认同和归属感有重要意义,所以大学文化空间的重塑是物质实体要素与城市公共文化、人文精神特质、历史文化内涵的高度整合。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俄语课堂利用俄罗斯绘画作品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发展连贯思维,而且也是中俄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帮助学生获取俄罗斯历史、宗教、道德审美、民族价值观等文化信息,在激发学生创造潜力的同时也有益于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大学发展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内在动力,通过融入大学人的思想观念而影响行为,释放着推动大学发展的持续力量.大学文化的创造活力既是其自身的禀赋,更来源于高度的大学文化自学、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大学不仅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而且肩负着传承、发展、创造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前瞻性的工作,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培育和提升大学精神;以制度文化为保障,构建和维系大学秩序;以行为文化为基础,树立和塑造大学形象;以环境文化为依托,展示和发展大学品位.  相似文献   

9.
办什么样的大学,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大学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本质就是崇真、向善、求美、务实。在我看来大学精神是一种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高水平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的价值追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有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功能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大学因传承文化而生,因创新文化而发展;大学在本质上是文化组织,文化是大学的DNA;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文化功能的历史总结,意在推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由自发提升到自觉;大学的文化功能包括文化启蒙、文化守护、文化批判、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大学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大学文化具有崇尚学术、理性批判、追求真理、自由包容、多元开放等特征。大学文化同样不仅发挥着育人、凝聚师生的校内功能,还发挥着传承人类文明、创新观念知识、引领社会精神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史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大学人经年累月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是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传播性、辐射性和教化性的大学文化。由此,文化与大学校史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建构关系、从属关系和传承关系。大学校史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大学校史文化的价值取向,即反思与批判、传承与传播、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新世纪以来 ,关于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 ,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将不断为大学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 ,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合理内核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 ,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所谓“大学精神” ,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具…  相似文献   

14.
《现代技能开发》2011,(4):78-78
根据我国各大学自身组织文化属性的不同.可以把大学分为三种类型.即文化充盈型大学、文化成长型大学、文化混沌型大学.文化充盈型大学大多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悠久的历史为其嵌入了深厚的底蕴.杰出的人才赋予其强烈的自豪感。在文化充盈型大学里.校史是大学文化的承载者.教师是大学文化的守护者.学生是大学文化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也包括对自己国家母语文化,即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然而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教材编排、教师授课方式和教学评估体系,却仍然把重点放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习得上,从而忽视了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这使得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快速习得英语语言及文化,本土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本土文化素养逐渐缺失,导致其在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这不仅成为了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也制约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的渗透,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浅论大学的文化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文化不仅具有育人的功能,还具有管理大学的功能。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是大学管理的两种范式,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根据大学组织的特点和当前我国大学管理的现状,大学应引入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具有强烈的文化个性与精神品格,担负着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在当今时代,大学文化已成为大学组织的显著表征,表征的可信度和辐射力又依赖于大学组织管理中的强有力的文化机制。文化机制能够创造一种对内多元的价值和行为方式,有利于消除成员间的对抗性,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从而有效地凸显大学的文化本质和功能。大学文化机制是一种符合大学内在逻辑,适合大学运行的独特的组织管理机制。本文以此  相似文献   

18.
从根本上说,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从历史的维度看,大学还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机构,其文化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大学文化进化具有内在的机制,具体地讲,大学文化进化的动力机制、主体机制、转化机制、反馈机制是深入了解大学文化甚至大学组织变革与发展的一把钥匙。探讨大学文化进化的内涵及特征,解剖其内在机制,或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推进我国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根本上说,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从历史的维度看,大学还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机构,其文化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大学文化进化具有内在的机制,具体地讲,大学文化进化的动力机制、主体机制、转化机制、反馈机制是深入了解大学文化甚至大学组织变革与发展的一把钥匙。探讨大学文化进化的内涵及特征,解剖其内在机制,或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推进我国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与文化相融相生、相辅相成。文化自觉是自觉接受与主动追求、自觉践履与主动担当的辩证统一,其涵摄着文化认知、文化审视、文化践履的思维向度。大学文化的培育要以文化自觉为思维向度,以文化为观照,自觉认知文化自觉与大学文化的内容,自觉审视大学文化培育的文化诉求,自觉践履大学文化培育的担当与使命,不断推动大学文化的繁茂与丰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