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当前移动学习的需要和社会变化,强调知识的联通、重组和再造。移动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将分散在各节点中的知识链接起来,内化形成学习者个人的知识体系,这也是联通主义所关注的,即学习是链接建立的过程和形成有意义的知识网络的过程。本文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概述,发现两者存在内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要注重内容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期望能更好的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网络时代下学习的发生过程,即知识是以不同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文章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利用该理论进行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可行性,并且根据该学习理论,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的基本结构,分别对其中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资源、支持工具、学习情境四个环境子要素进行设计。鉴于对联通主义理论下移动学习环境的设计,以期给学习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7,(5):40-45
文章从背景、理念、过程和产出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雨课堂与联通主义的关系,并比较了两者的学习方式及过程。在阐释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开展了为期14周的雨课堂学习干预的实验性研究,并从信息化与学习术语理解、学习收获度、学习过程要素满意度排序等三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活动前,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学习活动后,实验组的学习收获远远超过对照组,雨课堂技术手段的干预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过程起着正向激励的作用。文章的研究,从实践层面呼应并推动了联通主义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流通连接观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作为Web 2.0、社会媒体等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剧背景下催生出的重要学习理论,在过去十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体系,但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比较分散,目前缺乏系统的梳理,人们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因此难以深入。本研究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相关研究人员的论文、著作、博客以及cMOOCs开展过程中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两位创始人中,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的学术著作较多,观点表达更学术,更易接受;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的观点表达更自由和哲学化,富有启发性。该理论最广为接受的八条基本原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扩充与发展。对联通主义的哲学取向、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环境观以及交互观等进行研究总结发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相对成熟和成体系。在三种联通主义实践(简单联通、社会化联通和复杂联通)中,只有复杂联通主义实践真正体现了联通主义的精神实质。虽然人们对该理论存在四大质疑与批判(是学习理论还是教学法、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有何区别、核心概念是否有问题、有何特色和创新之处),但该理论能够对其作出满意的回应。本文希望能够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化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并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交互是联通主义学习的核心和取得成功的关键。现有交互水平评估主要依靠人工编码实现,存在时间滞后性和耗时耗力等局限,难以实时反映交互水平状况。因此,本研究以国内首门联通型慕课“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Ⅱ”为案例,运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深度学习算法,通过模型构建、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三个阶段实现了对联通慕课参与者交互水平的自动化评估。研究发现,在联通主义学习中:1)学习者成为交互主体,多元主体驱动课程交互;2)寻径和意会是决定联通主义学习成效的关键。本研究一方面检验和发展了原有联通主义交互规律研究,另一方面实现了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中参与者交互水平的自动化评估,为联通主义学习评价和课程评价提供了工具支撑,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改进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的价值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联通主义的移动学习环境以知识为中心,通过联结、重组、再造三个子环境构成整个移动学习环境,他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知识碎片能在不同媒体和不同情境中再造。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是基于社会联通图式和认知联通图式的双联通模式(SCCS),基于联通主义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体现了大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也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联通主义理论揭示了"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规律,学习者社会网络的形成是联通主义学习的重要过程,因此,深刻认识联通主义理论中的社会网络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内第一门cMOOC微信群中的交互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探究了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中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整个课程微信群交互形成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多中心的复杂网络;在中观层面,内部子结构形成了8个凝聚子群;在微观层面,度数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较高的节点(参与者)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联通作用。最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联通主义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符合联通主义课程的教师观;自组织是联通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联通主义学习者的网络地位可以反映其联通主义学习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继积件、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技术之后,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未来泛在学习对学习资源生成与进化、智能与适应等多方面的需求,本文提出了适合泛在学习环境与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它具有生成性、开放性、联通性、可进化发展、智能性、内聚性、自跟踪、微型化等基本特征,可以实现学习者群体智慧的共享和学习工具的共享,是泛在学习实现的基石之一.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环境的"小世界"现象与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社会性网络中的“无尺度”与“小世界”现象研究,以及面向数字时代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并从此视角出发反思了当前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问题,提出促进信息化环境中有效联通的学习资源设计理念,却构建有助于联通的学习资源生态环境“小世界”和主题学习资源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联结成为探究和解释个体学习现象的一个视角,从行为主义学习观、认知主义学习观到新近的联通主义各个学习流派都曾把联结看成学习发生的基础。而随着信息时代个体学习的社会化和学习情景的复杂化,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正面临新的挑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认识框架和联结主义体系来重新建构学习,这将成为指导知识时代学习设计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11.
联通,联系、贯通之意。“联通”在学习及应用数学知识时的作用非常明显。因为小学数学本身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一旦把它分解到12本书、100多个单元、近千个课时中,就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尤其应当重视“联通”,因为联通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比较中鉴别,在融汇中贯通。  相似文献   

12.
联通,联系、贯通之意。联通在学习及应用数学知识时的作用非常明显。因为小学数学本身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一旦把它分解到12本书、100多个单元、近千个课时中,就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尤其应当重视联通,因为联通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比较中鉴别,在融汇中贯通。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网络,以其灵活、便捷、联通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网络走进语文课堂,创设了鲜活真实的教学情境,构建了多向互动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联通主义作为数字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型学习理论,强调以生生交互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为促进网络学习者的深层交互和协作创新,联通主义课程创设了有助于深度思考、互动联通的问题解决情境。为探讨联通主义学习中协作问题解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以cMOOCs“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第五期课程问题解决阶段12个小组的协作会话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网络分析方法挖掘协作问题解决的教学交互规律。研究基于联通主义学习教学交互模型设计出适用于联通主义协作学习的认知编码框架,通过对不同问题类型、成员构成和协作质量的小组进行认知网络差异分析和质心位移路径分析,揭示出联通主义情境下小组协作交互的相关规律:问题类型影响小组走向高层次交互的路径,成员构成类型影响小组的交互倾向与意愿,协作质量与群体交互层次和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量实践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在线教学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常态,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在线教学必须以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本体论"——联通主义为遵循,通过梳理联通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诠释数字时代学习的创新特征及其本质,阐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指导高校创业教育在线教学的适切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主体的联通、教学资源的联通和教学过程的联通,最后,提出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在线教学模式应从教学共同体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设计和学业评价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黄伟 《继续教育研究》2009,(12):105-107
组织教师网络学习就是一种让教师与网络联结起来,这种联结能使学习者与网络资源、管理者、其他学习者形成关联,从而实现在线的联通学习。借鉴于企业网络组织理论,教师网络学习就是需要一种外在的启动力——联结,而联通主义的学习观却道出了教师个体进行网络学习的节点与节点的联通过程。教师网络学习既受到外在的联结推动,也必须积极地去网上寻找节点实现联通。分析当前国内教师网络学习的几种组织形式,现阶段网络学习的联结主要有“课程型”“项目型”“课题型”“工作型”四种。  相似文献   

17.
项目式学习作为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置于真实性情境中,创造性解决问题并形成外显性学习成果的育人方式,能联通学科世界与真实生活,整合个体与社会价值,为核心素养时代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提供突破口。从历史维度来看,项目式学习历经从Project Method到Project-Based Learning,再到Hybrid-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演变,理论基础从进步主义走向建构主义与联通主义;从价值取向来看,项目式学习在当代教育实践中体现为凸显实用性和现实性的实践取向、重视核心概念和学科思维的学科取向,以及整合学科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素养取向。对于我国而言,在项目式学习本土实践中可立足于“时代新人”的培养,开发以“大概念”为统领的项目课程、创建互联互通的项目式学习空间、重构他者性的项目式学习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慕课学习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部分高校开始搭建大学慕课平台,慕课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文章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根据相关文献与典型案例,探究了联通主义对指导慕课学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联通主义视角下的慕课学习进行了建构,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5,(9):44-50
近年来,MOOC教育的蓬勃发展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发了MOOC学习理念的形成,这将有助于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效学习的设计中。结合MOOC的一些特征,在已有案例的基础上,文章从以人为本、自组织社区、掌握学习、智慧联通和教育公平五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剖析,以期为MOOC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的开展与线上教学的普及,催生了新的教学现实与形态,也亟需具有时代性的教学理论指导。文章从深度学习和联通主义出发,探索“中文+职业技能”线上教学理论。从“中文+职业技能”学科特点出发,对“学习”进行再定义,重构学习目标体系,发掘新的学习途径。对教学内涵进行再挖掘,分析“中文+职业技能”线上教学的教学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特征以及教学模式。最后,探讨了网络环境中“中文+职业技能”的课堂内涵与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