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函数f(x)=logxa(a>0且a≠1)的性质及应用张大英(湖北省咸宁市青龙山高中437000)众所周知,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在其定义域内当a>1时,函数单调递增;当0<a<1时函数单调递减.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底数...  相似文献   

2.
由于二次函数的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尤其要加强y=ax2+bx+c(a≠0)中a、b、c的讨论,以便让学生在数与形的结合上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一、结合图象,讨论a、b、c的性质  1.关于a  (1)a≠0。因为a=0时,函数成为一次函数。这一个条件很重要,需要时刻注意。  (2)a除确定图象的开口方向,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外,还确定了函数的单调性,即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a<0时,则得到和以上相反的…  相似文献   

3.
一道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甘肃省静宁一中王启龙题目:已知a,b∈R,且a+b+1=0.求证(a-2)2+(b-3)2≥18.证明一:综合法∵若x,y∈R,则有x2+y2≥(x+y)22.当且仅当x=y时取“=”.又∵a+b+1=0,∴(a-2)2+(b-...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分段函数的几个结论,智解第十一届“希望怀”全国数学邀请赛的有关试题. 结论1若分段函数F(X)= f(X)(x ≤ a)存在反函数,则它的反函数可表示为F-1(X)= g-1(X)(g(X)的值域). 例1(高一第一试题) x2(x≤0)函数y=2-X-1的反函数是 2-X-l(x > 0) 用当X≤0时,y=X2的反函数为 y=-X(x≥0); 当X>0时,y=2-X-1的反函数为 y=-log2(x+1)(-1<X < 0). 故原国数的反函数是 1一J工k>0〕. I--looZ(x+1)(1<x<…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对于任意的aR+,有 a+≥ 2,(1) 其中当且仅当a=1时等号成立. 而(1)可变为 即一个正数与1的差不小于1与它的倒数的差. 应用(2)可以证明许多不等式,现举例说明. 例 1(第 20届 IMO试题)已知a1,a2,…,an 为两两不同的正整数,求证:对于任何正整数n,下列不等式成立 证a1,a2…,an为两两不同的正整数,则有 又 例 2(1979年全国竞赛题)设 0<α、β<, 例3(《数学通报》问题第845题)已知x1,x2,… ,x。E正”,且x;十x。+··,+x。一1(。>2).…  相似文献   

6.
宋庆先生在《一个新发现的代数不等式》(见数学通讯1999年第6期)一文中得到如下定理及推论: 定理 若x,y,z是正数,则 xn(x- y)+ yn(y-z)+ zn(z-x) ≥(1)其中n≥0;当n≤0时;不等式(1)反向,等号当且仅当x=y=z或n=0时成立 推论若x,y,z是正数,则 xn(y+z-2x)+yn(z+x-2y)+zn(x+y-2z)≤(2)其中n≥0;当n≤0时,不等式(2)反面,等号当且仅当x=y=z或n=0时成立。 本文目的是将不等式(1)与(2)进行推广,得到相应的两个不等…  相似文献   

7.
1 问题提出《数学通报》1995年第8期问题969题:已知a、b、c∈R+,且a+b+c=1,求证:3-3<1-3a2+1-3b2+1-3c2≤6.已见多文对这类问题上界不等式的解法进行探讨〔1〕~〔4〕,但对其下界却少有研究.我们自然要问:其下界的求解方法可否优化?为便于说明,不妨摘抄原文如下:图1对于函数y=1-3x2,它的图像是椭圆3x2+y2=1(x>0,y≥0)在第一象限的部分,是凸的.过A(0,1)、B33,0的直线方程为y=1-3x.对于0<x≤33,有1-3x2>1-3x.∴u=…  相似文献   

8.
数形结合化难为易卢朴勤(甘肃省甘谷一中741200)今年高考第24题:设二次函数f(x)=ax2+bx+c(a>0),方程f(x)-x=0的两根x1、x2满足0<x1<x2<1a.(Ⅰ)当x∈(0,x1)时,证明x<f(x)<x1;(Ⅱ)设函数f(x...  相似文献   

9.
一、含有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例1画出下列各函数的图象.(1)y=12|x|+1;(2)y=|2x+1|+|x-1|.解:(1)原函数可化为y=12x+1,(x≥0),-12x+1.(x<0).因此,原函数图象是由射线y=12x+1(x≥0)和y=-12x+1(x<0)组成的一条折线,转折点是(0,1),如图(1).整个图象关于y轴对称.(2)当x≤-12时,y=-(2x+1)-(x-1)=-3x;当-12<x≤1时,y=2x+1-(x-1)=x+2;当x>1时,y=2x+1+x-1=3x.即…  相似文献   

10.
定理 设 并记 则有(其中不等式①,②,④,⑤取等号当且仅当x1=x2=…=xn。③取等号当且仅当x1=x2=…=xn=b,且a=b>0或a=0)。 证 先用反向归纳法证明不等式①: 当n=2时不等式①可化为当x1、x2≥a≥0知上式成立(当且仅当x1=x2时  相似文献   

11.
不等式a2+b2≥2ab是我们最熟悉的基本不等式,它有许多变式:(1)a2+b2≥12(a+b)2;(2)(a+b)2≥4ab;(3)1a+1b≥4a+b(a>0,b>0);(4)ab+ba≥2(ab>0);(5)a2b≥2a-b(a≥0,b>0);(6)a3b≥2a2-ab≥32a2-12b2(a≥0,b>0).以上6个不等式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这6个变式的证明都较简单,下面通过举例仅介绍变式(5)、(6)的应用.例1 已知a>1,b>1,c>1,求证:a2b-1+b2c-1+c2a-1≥…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竞赛训练题第一试(总分70分)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1.已知y=ax19+bx97+x4+x2,其中a、b为常数.若当x=1时,y=1997,那么当x=-1时,y=().A.-1997B.-1995C.-1993D.-199...  相似文献   

13.
错在哪里     
题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函数g(x)=f(x+a)f(x—a)(a≤0)的定义域。 解 f(x)的定义域为(0,1), (1)当a=0时,x∈(0,1); (2)当a<-1/2时,-a≥1+a,x∈φ; (3)当-1/2≤a<0时.-a≤1  相似文献   

14.
二次函数在中学数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函数 ,首先是因为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用途广泛 ;其次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具备了很强的解题功能 ,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采用构造二次函数的方法来获得解答.以下通过举例加以说明.一、构造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例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ax -1<0在实数集R上恒成立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 :(1)当a=0时 ,显然成立.(2)当a≠0时 ,令 f(x)=ax2+ax-1.要使不等式 f(x)<0在实数集R上恒成立 ,则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必须在x轴的下方 ,并且与x轴无交点 ,…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x3-2x2y+xy2=x.2.bc-ac+aB-a2=(c+a)().3.若12x2-8x-7=(2x+1)(6x+m),则m=.4.已知a=3.b=2。则a3-2a2b+ab2-a=5.27-8a3=(3-2a)().6.16x+  1/4=(4x+.)7.x2-y2-2y-1=().8.分解因式:x3+x2-2x-2=(x+1)().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若二次三项式x2+ax—1可分解为(x—2)(x+b),则a+b的值为()(A)-1;…  相似文献   

16.
抛物线中的两种内接三角形□周以宏(江苏省盱眙县中学211700)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顶点为C,不难证明(1)对直角三角形ABC,有Δ=b2-4ac=4.(2)对等边三角形ABC,Δ=b2-4ac=12.合理地应...  相似文献   

17.
证明了非线性常微分方程「As(ax^m+by^n)x^s-1+kam(Ax^s+by^r)x^m-1」dx+「Br(ax^m+by^n)y^r-1+kbn(Ax^s+by^r)y^n-1」dy=0(其中A、B、a、b、m、n、s、r、k为实常数)有积分因子μ=(ax^m+by^n)^k-1,并求出了方程的通积分,当a≠b,m≠n时,上述积分因子在现有文献中极为少见,一些已知结果均是本文结果的特例。  相似文献   

18.
x1+x2与x1x2的构造及其应用大连开发区一中邹楼海黑龙江绥滨一中崔玉明若x1、x2为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二根,由韦达定理,得x1+x2=-ba①x1·x2=ca②但在实际解题中,x1与x2的关系并不都是以①和②的形式出现的,如...  相似文献   

19.
由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谈中学数学中算法的稳定性□李玉钊(河南信阳地区教育学院464000)众所周知,对于一个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欲求其解,可通过著名的求根公式x1=-b+b2-4ac2n,x2=-b-b2-4ac2a(...  相似文献   

20.
一次函数y=kx+b(k≠0)的基本性质 是: 1)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 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从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来看,当自变量 x取全体实数时,它没有最值.但如果自变量 x的取值不是全体实数,那么它可能有最值 因此,解决有关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时。关键 是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然后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去处理. 例1 已知关于 x的方程x2=2x+k=0有实数根x1、x2,且y=x13+x23,试问:y是否有最大值或最小值?若有,试求出其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