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性格的张扬、家庭环境的优越、家长的溺爱,社会环境变化的潜移默化,部分班主任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方式的因循守旧,这都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应注意发现学生思想深处的闪光点,不要吝啬你的肯定和表扬,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表扬是班主任教育鼓励学生最直接也是实效最明显的一种方法,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的表现给予实时的肯定和赞美。恰当  相似文献   

2.
黄杰 《宁夏教育》2013,(11):70-70
在教育工作中,表扬其实就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赞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挥孩子的长处和潜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谢雪珍 《考试周刊》2010,(43):134-135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花朵,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开的花朵。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可见表扬、鼓励的威力。另外.后进生困其自身学习成绩不好,难免会有自卑感,与老师不太亲近。因而,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少责备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用爱浇灌迟开的花朵,以真诚的爱唤醒他们沉睡的心.打通情感障碍,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教育,争取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用多种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上都能抬起头来.都能看到他们可爱的笑脸,从而促进英语教学。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
刘鹏 《学苑教育》2012,(14):9-9
成功教育,是指以表扬、鼓励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模式。教育者应多表扬,少批评,重树学生的自信力;适当的要求,恰当的激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耐心;建立多种沟通渠道,了解学生内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时下,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形式的赏识教育倍受人们青睐,而以批评和处罚为主要形式的惩戒教育却渐渐被人们遗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切勿过了头。如果学生受到的赏识和赞美太多,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势必会使学生迷失自我、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自我,这对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教育历来倡导教师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说是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上进。表扬作为一种正面的教育手段,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教师的表扬不当,亦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运用表扬这一教学手段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信口开河,须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即赏识,少挖苦、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 一、转变教育观念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感受到对学生教育时,一些教师存在着许多不当的方法.如,学生犯错误时,不分青红皂白,声嘶力竭地挑出其毛病、找出其缺点,认为这样做才能使其身心全面地发展.实际上,他的这种落后的教育方法,只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采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体验被肯定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教师不要吝啬我们嘴中赞美的语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当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当中,他就学会了感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挖苦。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感激。我们的生活里就会多一个瓦特;多一个牛顿;多一个爱迪生。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是一把鼓励、鞭挞学生的双刃剑。表扬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公开赞美,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使得正确的思想和言行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能够发扬光大;批评是教师指出错误,促使学生积极去改正的有效办法,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缺点、纠正错误,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好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可见,表扬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认可、鼓励和支持,是班级管理中的一副良药,是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我们看到学生犯错或者成绩不理想时,当我们面对学生的胆怯时,要多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赏识教育""情感教育""爱心教育"的推广普及,学校、家庭、社会对我们的孩子一片溢美之词,确实做得好,必须要表扬,做得不够好甚至不对,也要尽量从中"发掘"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我们的学生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对表扬鼓励慢慢由兴奋到习惯最后变得麻木,对偶尔出现的批评表现得十分抵触。无论哪个年段,我们都可以看到,孩子拿到老师精心准备的奖品,固然很开心,但很少有孩子真正是为了这个学习目标去努力的。同样,一旦有孩子犯错  相似文献   

13.
表扬是教师对学生的公开赞美,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奋发向上。但是,表扬要讲究方法,只有恰当而又准确的表扬,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多种表扬方式,客观、公正、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  相似文献   

14.
李开敏  张魏 《小学生》2010,(1):42-42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他人,而不要轻易地批评他人。几年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在对学生教育中,责难和赞美方法不同,效果也截然不一样。在我们真诚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拿出他们的真诚,自然而然显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来。经常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吕克学 《课外阅读》2011,(5):117-117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之间最微妙的接触。教师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会因为教师的一个温和的笑容,一个友好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而焕发光彩,找到自我,充满自信。关爱学生,善待和赏识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受到触动,健康成长,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师教育的最大成功。在教学中应以鼓励、赏识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自信心。自信是力量的源泉,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是激发学生良好心境的首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选择适当的时机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其自信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6.
一、多一分肯定,少一分批评 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本质中最大的需求是渴望肯定。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更是如此。我在班级工作中,一直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注意利用学生的微小进步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自我满足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追求。例如,我对班上的后进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看待他们,只要发现他们的点滴长处,一点点的进步,便立即在班上予以肯定,并以喜报的形式通知其家长。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把人由心灰意冷变为奋发向上的。同时我也注意把这一份的肯定带给学生的家长。通过家访工作,并在家访中注意向家长灌输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做到了不告状,多表扬;不指责,多指导;让学生在关爱、信赖、和谐的气氛中树立进取精神,让家长在为孩子自豪的心理驱动下树立教育孩子信心,从而形成了一个教师精心教育、家长密切配合、学生勤奋进取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 在上海学习考察期间,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1.树立现代的教育观。现代的教育,就是学校不要把学生当作贮存器,不能只关注学习,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现代教育提倡鼓励性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用成功和表扬激励学生奋进。  相似文献   

18.
赞美能使人高兴,特别是教师充满爱心的表扬和赞美,更能影响学生的命运,改变学生的世界观。我们老师应付出爱心,用表扬和赞美时常鼓励学生,让爱在学生心中发芽结果。爱能启迪学生心志,能拨动学生感情智慧的琴弦。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我们教师一生锤炼的教学艺术。而老师的爱表现在关心学生特别是关爱有困难的学生。美国著名的脑外科权威弗雷德·J·爱泼斯坦,谁能想到,如此年轻的大学者,却曾经是一个有着严重学习障碍的学生。小学时,尽管他非常刻苦,却经常遭到失败与挫折,这严重地挫伤了他  相似文献   

19.
表扬是对受教育者的品行进行肯定性评价的较高层次的一种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应贯彻表扬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掘青少年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真善美的品质在学生心灵中扎根。教育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真诚的表扬,这不仅因为学生从老师的表扬与赞美中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更是因为老师对学生真诚的赞美与鼓励,通过教师的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起幸福、欢乐与奋发的激情。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  相似文献   

20.
后进生的形成有家庭教育影响 ,学校教育不当及社会影响。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方面 ,我们应充分发掘非智力因素 ,多个别谈话 ,少“课后算账” ;多沟通家长 ,少向家长告状 ;多表扬鼓励 ,少批评训斥 ;多正面疏导 ,少处处设卡 ;多诚恳帮助 ,少越俎代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