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今年四月,山西省教委、体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和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的通知”,“通知”对认真贯彻《条例》提出了四条实施意见: 一、省教委和体委联合制定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标准》,作为对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评估和检查验收的依据。每年拟按省、行署(市)、县(区)三个层次,进行一至二次检查验收,凡达到及格以上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背景分析首先,从综合评价的操作性角度分析,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实施的建议中指出:"本标准强调各校根据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因此,采用综合评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业评价改革的重点。问题是教师如何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制定具备操作性的综合评价方案,已经成为制约综合评  相似文献   

3.
梁汉平 《体育学刊》2013,20(1):75-78
通过分析和比较美国2006年和2010年《国家体育课程形态报告:美国体育课程地位》数据,发现美国中小学(K-12)体育课程计划主要在体育课程开设与时间要求、课程豁免与替代、课程标准与评价、教师资格证、课程问责、网络课程开发等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要求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的州数量急剧上升,实施体育课程豁免政策的州数量增加,课程标准内涵与学生评价内容不同,取消教师临时资格证并鼓励教师专业发展趋势明显,学校承担课程责任的项目少,提供的网络课程越来越多.从这些变化趋势,得到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启示,即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应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尽早制定学前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体育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4.
我们把推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简称《标准》),作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实施过程采取了积极措施,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体育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质量等几方面入手,使《标准》实施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标准》下达后,我们召开有关落实《标准》工作的会议,及时向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进行宣传《标准》的意义和内容。并要求各校向全体师生传达有关《标准》精神。不少学校利用广播、黑板报、“告家长书”、编写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体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的形势下,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布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我们认真学习研究了这两个法规性文件,感到《标准》是符合我国高校体育实际情况的,不失为一部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标准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颁布实施6年了,它给出了现阶段以及以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实施建议,较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从课程目标、学习领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到学习方法、课程学习评价无不给学校体育工作者全新的理念。与以往的每一次学校体育改革相  相似文献   

7.
张烁标 《体育教学》2013,(12):48-50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针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实施进行研究,以2011年义务段《体育与健康》标准为理论依据,本文从学校七年级新编教材(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学习内容的落实、评价项目的确定、评价细则的制定和评价过程的实施开展创新实践,以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效果检测和《体育与健康》新标准的评价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一)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与不断完善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学校体育工作联合下达的文件,是最高级别、最权威的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特别值得提的几项重要的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系列国家标准》、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委于1987年颁发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这一重大战略措施的实施对于端正中学办学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未来事业培养合乎规格的人才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也是学校体育新的方法。为了检查这一决策的实施和提高效果,于今年9月底对来自全国29个省、市(西藏、台湾无考生)的1257名中学毕业生进行了身体形态(三项)、机能(一项)、素质(三项)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教育部提出在学校制定和试行学生《体育标准》,并指定天津轻院为高等学校的试点学校。开展试点工作一年来,经过几次学习、讨论和总结试点经验,我们制定了本《体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工作方向的明晰度不够、学生体育意识的薄弱、学校管理层对体育课程改革重视程度不够等。本文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顺利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辽宁省幼儿体育教师岗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探讨我国设置幼儿体育教师岗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幼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参考依据。调查主要结论:(1)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幼儿体育教师成为社会需求新的增长点;(2)幼儿体育教育"早期化"、"专职化"现象将引发幼儿体育教师培养方式的改革;(3)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将联手学前教育搭建幼儿体育教师的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摸清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中最迫切需要提高知识和能力,进而在体育高师院校开展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课程。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州市的10个区的教育部门工作的干部、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多位高校体育教育专家进行访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教师男女性别失衡,高级职称偏少,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急需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迫切需要提高体育教育在中学的地位,引起领导的重视,增加继续教育经费等,促使中学体育教师提高水平和能力。建议与对策:提出深化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加和拓宽经费、编著教材和拓展培训形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市教育强区南山区现有的10所中学和28所小学为个案分析究对象,运用多种调查方法,对深圳市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情况、体育师资队伍、体育经费投入、教学物质条件、体育工作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提高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全面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西部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从培训需求的有效调查与分析、培训目标的绩效定位与实现、培训课程的合理设计与体现、培训质量的科学管理与监控探索西部地区体育骨干教师有效性培训,并通过培训成效的反馈来验证培训的实效和影响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电话访问和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株洲县农村中学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资源、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以及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估体系等诸多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访问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正常开设体育课,按要求执行《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学校比例较小;部分学校领导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校体育;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偏低、教学态度不够严谨,是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与监督,改革和完善适合株洲农村中学体育教机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平遥县七所高中体育课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系统地了解中学生开设体育课的现状及老师评价标准,从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新课标实施在高中体育课现状不容乐观,并且和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的落差。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宁波市901所小学,360所中学和11个县(市)区教育局在体育教学中的行政管理、师资情况、器材配备、场地设施、课程开设、群体及竞赛、教学科研、教体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自查、走访和抽查,反映出宁波市中、小学在体育教学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随机抽样等方法对湖南省十个国家贫困县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影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为:学校对硬件设施(场地、器材等)的投入不够;各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度、认可度不深刻;农村中学各级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较低。针对这些问题,从管理学的角度结合湖南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found between teacher efficacy and many teaching and learning variables, but few researchers have examined teaching efficacy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instrument reported her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fficacy Scal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eaching efficacy literature, existing scales, and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s Teacher Education Standards. Students attending 11 institutions who are majoring in regular and altern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who ar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reparation (N?=?592) completed the initial survey. Exploratory, followed by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ed in a 35-item, 7-factor scale. Factors were Content Knowledge, which were activities one might teach; Apply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eaching, which reflected academic content; Accommodating Skill Differences;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struction, which included management, motivation, and instruction; Using Technology; and Assessment. Results support 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fficacy Scale addresses many aspects of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ets research criteria fo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