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一种进行二元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简便方法.常用于计算二元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由于中学化学计算题的一些特点,加之用此解法解决问题时具有步骤少、数据处理简单等特点,此解法贯穿于中学化学计算的始终。它广泛用于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溶液的混合,元素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多种类型的习题计算。下面先从一道简单的例题来介绍何为十字交叉法。  相似文献   

2.
王金海 《考试周刊》2011,(26):195-196
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和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凡是具有a1X+a2Y=a(X+Y)关系式的习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应用很广泛,一般用起来比较简捷,但是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带来方便,反而会出错。  相似文献   

3.
正十字交叉法在化学计算中具有实用性强、能准确迅速求解的特点.但不少学生对其原理及适用范围不清楚,常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而不敢大胆使用实在可惜.现从原理介绍入手,希望能对学生清除障碍合理使用此法有所帮助.1.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十字交叉法最初应用于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混合计算上.如用80%和40%的H2SO4溶液相混合配制成50%的H2SO4溶液,求两种质量分数H2SO4溶液的质量比.列十字交叉式:  相似文献   

4.
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和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凡是具有a1X a2Y=a(X Y)关系式的习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应用很广泛。一般用起来比较简捷,但是,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带来方便,反而会出错,举例如下:例一:镁和铝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1.0g氢气,混合物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多少?解析:该题以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1.0mol作为基准,求出所对应金属的质量。镁和铝分别为12g和9g,我们以这两个量作为分量,而10g镁和铝的混合物共失去1.0mol电子,我们将这个量作为平均量,用十字交叉法图解如下:那么比值1∶2的含…  相似文献   

5.
“十字交叉法”又名“交叉法”、“混合规则法”、“杠杆原理法”。它在一些化学计算中能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因而被广泛应用。一、方法推导“十字交叉法”的计算式可用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两种溶液的混合为例加以推导。设浓溶液的质量为w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叽;稀溶液的质量为叽,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ng。根据混合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得:叭X。%+WBXb%=(叭十叽)XCffe把溶液混合公式移项整理得:叭X(。呢一X%)一叽X(Cde一bio)。,l叭c防一b%。。叽c-b则H=Y斗J去即…  相似文献   

6.
十字交叉法是一种进行二元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简便方法,常用于计算二元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由于中学化学计算题的一些特点,加之用此解法解某些题具有步骤少、数据处理简单等特点,此解法贯穿于中学化学计算的始终.它广泛用于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溶液的混合,元素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多种类型的习题计算.  相似文献   

7.
十字交叉法是一种进行二元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简便方法,常用于计算二元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由于中学化学计算题的一些特点,加之用此解法解某些题具有步骤少、数据处理简单等特点,此解法贯穿于中学化学计算的始终.它广泛用于同一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溶液的混合,元素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多种类型的习题计算.  相似文献   

8.
我们如果设某种溶质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1,其溶质质量分数为a1%,稀溶液的质量为m2,其溶质质量分数为a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设为a%,那么根据混合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可得下式:  相似文献   

9.
十字交叉法的比值含义及解题类型富平县立诚中学吴宗俊渭南地区教科所李超一、十字交叉法的导出及比值含义十字交叉法最初是由混合两种溶质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的溶液而得到的简便计算形式。然后再推广到其他二组分混合体系有关平均值的计算中去。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郑孟桥 《成才之路》2013,(25):51-51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如估算法、关系式法、差量法、讨论法、守恒法、巧设数据法、十字交叉法等等。下面要谈的是如何用"质量守恒法"来解有关计算题的问题。"质量守恒法"就是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用"质量守恒法"解某些计算题要比用其他方法简单,不易出现错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例1:把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使二氧化  相似文献   

11.
慎用十字交叉法解化学计算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字交叉法”又名“交叉法”、“混合规则法” ,它在化学计算中具有能简捷和迅速求解的特点 ,但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必须要首先弄清两个问题 :一、十字交叉法的适用范围若a甲 、a乙 分别表示某二元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甲、乙的量 ,a平 为甲、乙的量的相对平均值 ,n甲/n乙 为二元混合体系中甲、乙的组成比。则用十字交叉法可表示为 :a甲a平a乙a平 - a乙a甲 - a平而二元混合的一般计算方法为 :a甲·n甲 a乙·n乙 =a平(n甲 n乙)或a甲·n甲/ (n甲 n乙) a乙·n乙/ (n甲 n乙) =a平整理得 :n甲/n乙 =(a平 -…  相似文献   

12.
同一种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问题,是中考和竞赛的热点计算之一.下面就有关此类计算题探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同一种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后,求混合溶液中溶质的  相似文献   

13.
将质量分数为a%的硫酸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a%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起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b与a的关系为( )  相似文献   

14.
对于所有的化学教育工作者而言,常会用到以下结论来作同溶质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a.研究对象是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等密度大于1g·mL^-1的溶液,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大,同溶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等质量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十字交叉法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薇 《化学教学》2012,(5):63-65
通过对一道计算题的详细分析,阐明十字交叉法背后代表的二元混合体系所产生的具有平均意义的数值含义,特别是差值比代表的物理量配比含义,提出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快速判断物理量含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十字交叉法是中学化学中一种十分简捷的解题方法。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尤其在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方面,诸如浓溶液的稀释、稀溶液的浓缩等。设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是Crp、cL,两溶液相混合时的质量分别为WD、w,混合后配制成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根据混合  相似文献   

17.
例 1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3p%的某溶液与 p%的该溶液等体积混和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2p%,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A H2SO4 B氨水 C NaOH D C2H5OH 解析: 设 3p%的密度为ρ 1, p%的密度为ρ 2,体积均为 V,混和溶液的密度为ρ,则混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00% =% =% =2p%+ p% 由上式可知,当浓度与溶液的密度成正变关系时,ρ 1-ρ 2>0,则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其算术平均值;若浓度与溶液的密度正反变关系时,ρ 1-ρ 2 大家知道,已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密度为ρ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  相似文献   

18.
十字交叉法应用于处理某些溶液试题计算十分方便,求解的关键是要找出平均值,如果在应用时能注意平均量的设计和判断交叉相减后的差值之比,则十字交叉法应用于化学计算不仅方便快捷、同时还能提高答案的准确率,也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以下面几例说明: 1.溶质相同,浓度不同的两溶液混合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化学计算题中有一类是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这类题涉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溶液的有关知识,是中考化学计算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溶液稀释导配制的计算中,列式较繁,采用“十字交叉法”可大大减少运算显,其原理可表达为:设浓溶液质量为克,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稳溶液质量为B克,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两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根据通合前后溶质总质量不变可得:用下列交县图表示:上图在运用的司把波清接导税溶溶分别扩展为:①m活质的计自(此时把a%留作100%);②加水的计算(挫b%冒作为0%);③蒸发水的计自;④减少接质的计目。特别侵得注意的是,为计界的扼要,可任意调换a%、b%、C%三个数倡在“十字交及图”中的位置,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