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杜艾芳 《江苏教育》2012,(Z1):49-51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深深为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所折服。《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教育了学生、感染了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李镇西老师来威海做报告,至今我记忆犹新。我清晰地记得他对我们说:"其实我的书,你们也可以写。"第一次看李镇西的书,是《做最好的家长》,我入迷了,于是又买来《做最好的老师》,十分感动。等到看第三本书《做最好的班主任》时,我就显得不耐烦了,今天,受领学校政治任务来读《爱心与教育》,我的头皮已经开始硬了。  相似文献   

3.
<正>本学期,我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和智慧的结晶,我读后受益匪浅,在此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迄今为止,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一年了。十一年来,围绕"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一课题,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探  相似文献   

4.
书架人文     
《教育》2011,(4):61-61
家心与教育 书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来自于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编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阅读这本书源自于2009年4月的一天,笔者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题讲座。在那一天的讲座中,李镇西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深深地震撼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的开篇就提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话题——你愿意做班主任吗?这是一个十分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问题:愿意做和被动做,两者之间的差别巨大。是"一成不变"还是"与时俱进"?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育也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事实证明,一成不变的裹足者,只会让班级工作停滞不前、低效徘徊。而与时俱进者,班级充满活力,师生和谐愉悦。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37):181-182
<正>2015年暑假,我非常有幸能赴天水听取李镇西老师精彩的讲座,深深地为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和教育情感所折服。于是我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擅长把理性思考融入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使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及教育情感融汇其中,读后发人深省,撼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 《班主任》2012,(6):9-13
正三十年前,包括李镇西在内的七七、七八级大学生毕业,正式走进了大中小学的校园,开始了他们的教师生涯。今年是李镇西从教三十年,也是我从事教育三十年,《班主任》杂志组织召开的"李镇西从教三十年教育思想研讨会",我把它视为对我们那一代人从教三十年的纪念,视为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怀念。——题记李镇西是我的学生,在本世纪初叶,他曾经跟随我读博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我是先做了他的学生,却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实。1999年,我们共同的朋友,当时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担任校长的高万祥先生告诉我,四川成都有一位中学老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班主任,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爱心与教育》,让许多老师  相似文献   

8.
有幸参加了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主办的“2010年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品质与能力提升研讨会”.听了李镇西老师“做一个富有智慧的班主任”的讲座。讲座结束,他送我们一句话:“我们要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而不一定是优秀的班主任。”他说幸福是我们自己的感受.优秀是别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做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这样对学生说。"做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这样对自己说。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自己25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成就自己,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教育家。李老师的成长经历,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正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看到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时.我心里很不以为然,觉得口气有些狂妄了。但当我捧着它细细阅读时.却感觉犹如夏日一阵清凉的风吹进我的心窗.让我领略到一种情绪疏通的欣然和愉悦,感受到精神的丰满和人生的充盈。“做最好的老师”不是狂妄,相反它恰恰反映了李老师多年来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强调的是不断超越自己,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达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相似文献   

12.
翻开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专著《做最好的老师》,看着一则则生动感人的教育事例,如同发生在我的身边,展现在我的眼前。那字字珠玑的真知灼见,让我由衷敬佩,掩卷唏嘘,生发感慨。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们每天与不同的孩子打交道,那些精彩的故事,如能像李老师那样用笔记录下来,该是一份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啊!我不禁联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的故事。三年前,我在全塘镇中心小学交流,就曾遇到一个很特别的学生。这是一个六年级  相似文献   

13.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作者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  相似文献   

14.
十几年前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从此就成了李镇西老师最忠实的粉丝,逢李必读,但都是“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真正走近李镇西,聆听一个智者的声音,是在2010年4月24日由《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主办、宜昌市深圳路小学承办的全国班主任春季研修班上。  相似文献   

15.
夜深人静,捧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抚着文字的痕迹,闻着书香的气息,总能让疲惫一天的心沉静下来。一行行、一页页地欣赏,一缕缕、一片片地梳理,《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如一支小曲,在轻盈流动的文字间吹奏起幸福的旋律,飘扬的是内心无比的坚定与执著。  相似文献   

16.
正本期推荐书目《做最好的老师》内容介绍:《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他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昨天,我收到了邮局送来的《中小学管理》第5期。我以按捺不住的急切心情研读了其中大部分文章,受益良多,并准备将其中的一些文章推荐给我的同事和亲友阅读。其中,沙培宁同志写的《一位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一文我连读了3遍,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去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田满眸热血率培表一个个"最好的我"。读了此文,我特别想了解李镇西老师17年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全过程和他那"爱"的历程,更迫切地想得到一本《爱。心与教育》,但苦于我们这偏远小镇没有办法购到这本书,我热切地希望沙培宁同志…  相似文献   

18.
李镇西:李老师,那天我接到你班一个家长的举报电话。李勇军:啊?家长"举报"我什么?李镇西:呵呵,你别紧张,这是你今天送毕业的初三学生的家长。她说,我的孩子三年来在李老师班上感到很幸福,因为李老师非常优秀,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特别关心学生。这位家长说她非常感谢李勇军老师。  相似文献   

19.
缪兴秀 《班主任》2010,(5):51-53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是任何一个班主任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笔者在多年班主任生涯中,对此深有体会,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教育反思的内容及其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内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监测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如何按照科学轨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结合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在观察教育现象的基础上,对全面育人、科学面对质量监测、做幸福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思考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