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编辑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编辑”一词最早见于唐初史学家李延寿撰写的《南史·刘苞传》,传中说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手自编辑,筐筐盈满”。这里,“编辑”除校补旧书的正误脱落漏补,还有整理顺序的意思,含义较广,尚未形成一种专用名词。宋太宗  相似文献   

2.
“编辑”二字,今天我们已司空见惯,其含义也十分清楚。据考证,这二字最早见于《南史·刘苞传》: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筐盈满。」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这里说的「编辑」二字,是指对手抄本的补充校正,也带有整理的意思。后来雕版印刷术发明,也就有了出版事业。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批省级、中央级广播电台调频相继在温州落地。要做一名出色的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完成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还要有“主动出击”的工作理念。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本地广播的新闻竞争力。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广播新闻编辑“主动出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与新闻采访共存于一个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版面编辑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筛选、修改、校对、整理时,它的劳动成果是凝结在别人的作品中的,是不为人知的。编辑工作是一项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版面编辑可以通过编按专栏、  相似文献   

5.
沈冬 《青年记者》2002,(11):47-48
新闻图片编辑的职责,是针对一个新闻事件,能迅速合理运用图片形式准确传达信息,深刻揭示新闻事件本质,让读者能迅速理解你想表达的思想观点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他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有价值的可视性强的新闻图片,有“一图抵万言”的功效。它可以不受地域范围、语言文字的束缚,不受文化习俗等的局限,成为通用的具有“国际语言”作用的信息载体。而新闻图片编辑所从事的工作,正是为了保障这种有效的可视信息顺畅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新闻编辑工作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就要求新闻编辑具备相适应的新思维。本文探索了当今社会新闻编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新闻报道缺乏深度、对新闻内容缺乏选择性、编辑把关功能弱化、新闻编辑泛娱乐化。对此提出媒介竞争时代社会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新思维:对新闻事实进行多方位的透视、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上进行创新、在新闻编辑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要有互动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常江 《编辑之友》2018,(2):80-86
新闻聚合服务的崛起和主流化对传统及数字新闻编辑行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新闻编辑日常实践、新闻编辑角色定位,以及新闻编辑与新闻行业的关系三个维度上.文章基于在瑞士一家本地新闻网站展开的田野调查,结合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得的相关行业自述文本,尝试对上述影响做出清晰而准确的剖析.在“联接为王”及其他与之类似的话语的支配下,数字新闻行业开始全面重视编辑业务在聚合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一种新的、基于数字化平台和聚合逻辑的专业主义新闻编辑理念和新闻编辑身份认同也在逐渐形成;而编辑群体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从“内容生产者”到“内容策略设计者”的角色转型,将是决定整个行业生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编辑”一词,最初见于《南史·刘苞传》,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箧盈满。”许慎《说文解字》训:“编,次简也。以丝次弟竹简而排列之曰编。……从系扁声。”《说文解字》所释的编应为最初之意,就是顺次排列,如编列、编排、编印等。后来串联竹简的皮筋或绳子也称“编”,沿用到后代谓一部书或书的一部分也叫“编”。辑,有聚集、收集之意。《韩非子·说林》:“雨十日,甲辑而兵聚,吴人必至,不如备之。”《汉书·  相似文献   

9.
陈小娜 《视听纵横》2006,(3):106-107
近年来,一批省级、中央级广播电台调频相继在温州落地。随着新闻广播竞争日益激烈,来什么编什么,被动面对来稿的编辑作风,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现在要做一名出色的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完成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还要有“主动出击”的工作理念。《晶报》总编辑陈寅曾提出,主  相似文献   

10.
报纸编辑角色转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永华 《新闻前哨》2009,(10):44-44
报纸编辑的角色是什么?业内人士说是“厨师”、“裁缝”、为人作嫁衣者、新闻把关人等。这些要继续弘扬。同时,面对现代新闻竞争,编辑还必须走出幕后、走向台前。掌握新闻策划的主动权,用全新的编辑理念重塑全新的编辑角色。  相似文献   

11.
楚让蕊 《新闻传播》2005,(10):44-44,47
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时,一些老编辑就告诫我说:“新闻无小事”,一定要从小节抓起,编好新闻。当时还以为有些夸张,哪有那么严重的事?如今自己在编辑岗位上摸爬滚打了8年,深深认识到当初老师们的话没有虚言:编辑是个细致活儿,如果不注意小节,一不留神就可能“因小失大”。  相似文献   

12.
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开播的好,编辑就要进行运用创造性思维并精心制作节目.编辑工作贯穿于广播新闻节目的整个过程,包括节目策划、内容构思、组织素材、加工、制作和传播的全过程.编辑就是广播新闻制作的指导者,具有核心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编辑工作,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论文对强化广播新闻编辑的“把关”意识进行了研究,要把好新闻质量“关”,把好新闻传播“关”,把好舆论导向“关”,认为如果新闻编辑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广播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一定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习惯于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新闻编辑主体面对大量的新闻稿件,不仅要对各类作品的特点有较清楚的认识,而且要对这些稿件进行整理、分析、选择、修改等。新闻编辑的根本性原则是对真实性的把握。《新闻学原理》的作者卡斯伯约斯特提出:“一切新闻主要因素是真实。如果一条新闻并不真实的话,刊登这条新闻的报纸也就和这个荒谬的报道一样荒谬。”从另一个角度说,导致假新闻出现的,除了作品主体的原因之外,就是编辑主体的原因了。因此,新闻编辑主体应运用自己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以及思维意识,对杂乱无章的新闻稿件中的信息进行选择,进而判断稿件所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客观,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等。对新闻编辑的真实性把握可以从不同层面入手,从不同角度切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编辑碎语     
有人说,编辑,编而不著,专做判官;有人说,编辑是无声红娘,专裁嫁衣。孰是孰非,这篇片言只语式的断想随感,或许会让读者对“新闻单位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的人”,有—个大概了解。每每灯下阅读、修改稿件,缤纷万状。有写完稿子,不愿再斟酌、校改一遍,就丢给编辑“斧正”、“润色”的;有从网上下载,或对简报材料,略加补充,匆匆投寄媒体的;有字迹潦草、模糊难认的;有译文谬误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2006,(10):42-42
《办报参考》2006年第5期转发《青年记者》的文章《恶性事件新闻编辑思想》。 文章说,面对频繁发生的恶性事件,要树立正确的编辑思想,首先是处理好这一“两难”选择:报道新闻事实和防止恐怖“传染”。受众要知道新闻事件的真相,隐瞒不报或极度渲染,都不应是编辑所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虚假新闻频频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不仅误导了受众,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声誉。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的“把关人”,应该难辞其咎。因为,无论是真实的新闻,还是虚假的新闻,都必须通过编辑这一环节,才能见诸于各种媒体。多年的实践使笔者感到,编辑有效发挥“过滤器”作用,是防止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策略。理性地认知“上情”,用宏观的视角做好主体定位所谓“上情”,就是指党和国家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工作指导思想。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的新闻媒体,必须及时快捷地反映上层的…  相似文献   

18.
刘晓程 《新闻知识》2007,(11):49-50
转载是一种典型的编辑行为,长期以来,有关新闻转载的讨论,更多集中在转载侵权之类的话题上。然而,随着新闻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转载栏目"、"选播节目"纷纷涌现,转载这个问题,又表现出复杂的形式。本文从几则转载案例入手,探讨新闻编辑中经常出现的不当转载现象,并就此提出编辑在转载过程中应当改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新闻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新闻编辑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应当及时革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接着进一步阐述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需遵循的原则,从挖掘新颖的新闻视角、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妥善处理采编后期工作、创新新闻理念等方面,探究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辉 《青年记者》2003,(5):42-42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成为报纸在现代条件下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性口号。就报纸发展过程而言,从“有文无图”,到“重文轻图”,再到“图文并重”,就是对新闻摄影的再认识过程。当今形势下,强调报纸编辑对新闻摄影的再认识,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