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 徐老师是一位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她也是一位在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的教师典范。 2008年秋,山东省临沂市某区的考察团来到了徐老师的课堂上。时已下午四点多,学生马上就要放学了,学校匆匆组织学生为考察人员来上这节公开课。学生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与展示关于“折扣”问题的讨论。因时间已晚,学校希望这节课只上20分钟就结束,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揭丑,你会怎么做?一次,在徐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上,有一位学生就给老师出了难题。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许多老师感到很困惑,“现在该怎样上课?”“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有的公开课,执教者教学如行云流水,教学环节天衣无缝,有些细节的处理独具匠心,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充分使用,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节好课,可是有的人却认为课堂上,学生一直被老师牵  相似文献   

4.
徐老师要开公开课,她担心小磊、小强这两个“小捣蛋”到时控制不了自己,影响活动效果。怎么办呢?“有了,让他们暂时到邻班躲一下。”徐老师终于想出了这条妙计。你觉得徐老师的做法合适吗?你的看法如何?你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5.
教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尤其是这样。它虽然简朴,但使用起来并不简单。有位老师是这样使用教鞭的: 在总结小学第二册语文《我们的好老师》这一课时,教者要学生谈谈课文中我们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位认真批改作业的老师,有的说这是一位不怕困难的老师,有的说这是一位带病上课的老师……学生回答一句,老师板书一句。学生把课文里那位老师的优点全答出来了,就是无人概括出“我们的老师是位好老师”这个中心意思。听这堂公开课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教学呼唤真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他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气愤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教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同时还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真诚。当教师丢弃了真诚,也就丢弃了学生的崇敬和热爱;当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老师,也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诚信。这仅是个例,没有普遍性。但课堂上老师跟学生来假的并不少见:有的老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7.
陈大伟 《班主任》2013,(5):12-14
在一堂公开课上,有个男生十分喜欢表现自己,同学发言时,他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嚷着要回答。授课老师对他说:“你只有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了,老师才会叫你起来回答。”因为刚讨论过“让学生经历美好快乐的课堂生活”,所以有的听课老师看不下去了,认为授课老师不能这样处理,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上学期,我新接一个班级。在开学前几天的数学课上,我发现整个课堂有些乱:学生随意发言的有之、不做随堂作业的有之、更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这可怎么行,我变得焦急起来。终于有一天,我在一次班会课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学生的解释令我大吃一惊:“老师,我们在公开课上不会这样的。”——当时我无言以对。坐下来冷静思考:现在的学生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经过调查,我发现持以上观点的同学还有很多。反思1:给自己定下一个教学准则为什么在随堂课和公开课上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我想起了“公开课意识”这个词。…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议论,说小组合作教学对小学生不适用。有的老师说,一堂课下来,教室里叽叽喳喳,根本无法组织教学。有的老师说,虽然上公开课时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是一走进自己的课堂就依然是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为什么这部分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如此排斥呢?我想,主要是他们没有深刻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把自己融入到小组的集体中,增强他们的分工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校的王老师上公开课。他沉着老练,胜券在握,一切都按照预先的课堂设计正常进行。但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道:王老师,黑板上的“蘸”字写错了。王老师一面当即纠正,一面表扬了这个同学。事后,很多人都夸奖这个学生的严谨学风和敢字精神,也有的同志开玩笑地说:“这位同学真不应该在稠人广座之中‘将’老师的‘军’,‘挑’老师的‘刺’!”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堂公开课,教学的内容是《草船借箭》。在读置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有的学生说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诚信。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喜欢周瑜,教者此时并没有慌乱,而是眼前一亮,抓住这个难得的课堂生成机会,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2.
一、活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1.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然而,事实上,在公开课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提问后,为了让学生说出他在教学设计中的答案,不停地引导启发学生,对有别于既定答案的回答视而不见或给予否定。有一位老师在教完XX这个节奏后,要求学生用“XXXX│XX XX‖”这个节奏,就“开学了”这个话题编歌词。有的学生说“:我上小学│真高兴‖”有的说:“新的书包│新的书‖”一连几个回答都不符合要求。老师说“:你们这个节奏和老师要求的不一样,请再思…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堂公开课,教学的内容是《草船借箭》。在读置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有的学生说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诚信。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喜欢周瑜,教者此时并没有慌乱,而是眼前一亮,抓住这个难得的课堂生成机会,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报上曾刊过这样一篇短文,说的是在一堂地理公开课上,老师把中国地图拿出来问学生“中国地图像什么”,有的同学说像公鸡,有的同学说像山羊。老师再问那些说像山羊的同学“:你们再看看像什么?”同学们依然问答说像山羊。许是那位老师认为在公开课上竟然出现这种荒谬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耿小莲 《考试周刊》2010,(49):83-83
一、情境 前不久,我校数学组的王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如何才能让游戏公平,她在课堂上主要采用了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猜想怎样才能使这个摸球游戏更加公平。学生想了很多,有的说摸的次数一样游戏就公平,有的说球的数量一样游戏才能公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王老师就让学生带着这些猜想分组摸球。她先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成员,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最近,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处理上,让我感触颇深。A老师上完后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相信这篇课文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的,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  相似文献   

17.
有的老师问我:“魏老师,我一上公开课,自己就紧张,学生也紧张,平时思维敏捷、语言流畅的学生也变得结结巴巴。你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学生们在舞台上,下面一两千人看着,学生不紧张吗?”  相似文献   

18.
我曾执教过《海底世界》的公开课。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讲海底的声音)时,有两个男生在下面讲起话来,我轻轻地走了过去,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有些紧张起来。课堂上便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我:“你们俩刚才在说什么?能告诉老师吗?”学生似乎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作声。我:“你们是不是在下面模仿海底动物的声音?”这一段讲了海底的动物能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学生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我:…  相似文献   

19.
<正>"×××!你是个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是少年梁实秋在课堂上被老师叱骂的话。老师姓徐,脾气大,学生给他起一绰号:徐老虎。徐老师虽凶,但极敬业,他自己选辑教材,刻成蜡版,油印分发给学生。内容有古文,有白话文,新旧兼收,这在当时是很开通的做法。所选文章篇篇文思精警,辞采斐然,说实话,梁实秋从心里喜欢国文,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与常态课是有很大的区别,如环境不同、学生生疏、时间有限、有特定要求、听课者众多、执教者心情紧张等,以至于有的公开课太重形式,太重课堂表面效果(精彩程度),执教者太顾忌自己的形象,使学生作壁上观、收获甚微,而听课教师可看不可学,从而失去了公开课示范性、研究性的价值.笔者不禁叩问. 一问:何为公开,为何公开? 说到为什么要开公开课,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学校教研组分配,必需的;教研员要听课;区市有交流展示活动;评职或其他评比需要.如此一来,公开课如同一场面向老师的考试.这样的公开课上,上课教师公开了教室,公开了课堂,公开了自己与学生,唯独没有公开自己上公开课的本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开公开课的功利心凸显,而忽视的却是公开课真正的意义,即开诚布公,给孩子们带来新鲜美好的知识,给听课老师送上精彩纷呈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