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一、运用想象,把下列成语构想成生动的画面,并用文字表述出来。(3题任选1题)1.风尘仆仆2.眉飞色舞3.灰心丧气二、一个孩子趁妈妈不在家,拆散了家里的小闹钟,妈妈见后狠狠地批评了孩子。如果你是妈妈,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请展开想象,具体生动地写出处理这件事的全过程,并给文章定个题目。三、根据以下材料,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有一群小鸟,为了某种目的,决定飞越太平洋。每只小鸟都找来一小截树枝,它们衔着树枝开始了远航。累了,它们把树枝扔到水面上,飞落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它们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们停在树枝上…  相似文献   

2.
作文指导题目精析:夸,就是夸奖、赞扬。按训练题的要求,可以夸爸爸,也可以夸妈妈。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来夸。这“一两件”事,必须是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你的,让你“深受感动”的。不想写爸爸或妈妈,也可以写其他亲人。重点指导:你的健康成长,不知道倾注了你爸爸和妈妈多少心血!好好回忆一下,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你的事,然后选择一两件最典型的事,也就是最能表达“关心和爱护你”这一中心的事例来写。爸爸和妈妈是最值得你尊敬的,因此,写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要用尊敬、爱戴、饱含深情的笔调来写。难点点化: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因此,在写事  相似文献   

3.
[训练要求] 爸爸、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一定很辛苦。写一篇记叙文,夸一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你、让你深受感动的事来写。也可以写其他亲人。题目自拟。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作文指导] 重点指导: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爸爸和妈妈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其中肯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让你终身难忘的事。细细想一想,选择最典型的一两件事来写。可以从关心你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健康几个方面去考虑。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而写人的作文都是为了体现人物的特点。写人作文中的事,目的是突出人物的特点。因此,所写的事不必像写事作文那样完整。  相似文献   

4.
仿写也精彩     
孔祥霞 《考试周刊》2011,(36):69-70
三年级的孩子作文刚刚起步,就如蹒跚学步的娃娃,对很多孩子来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满心的喜悦,不知道怎样写出自己满眼的赞叹,不知道如何生动具体地写出花儿的美丽,草儿的芬芳,同伴的顽皮,老师的慈祥,妈妈的关爱……怎样教会他们作文,写出真实的情感呢?在不断地尝试中,我觉得仿写抑或是一种好方法。无论是课文中精选的课文,还是在课外读到的好的篇章段落,都可以成为孩子仿写的模板。有时,这样的读读写写会让你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邂逅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曾经掀起你情感的波澜?这些事是让你感动不已,让你羞愧难当,让你愤怒无比,还是让你感到庄严神圣,感到妙趣横生?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字数不限,题目自拟。(语文社版)提示:题目要求选择生活中一件感触最深的事来写,因而在叙事的过程中,得融入自己真挚的感情,把内心的感触细腻地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借助细致的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进行人物刻画,也可以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人物的心情,也就是借助“景语”传达“情语”。写好一件事,还得在行文构思上下一番工夫。“文似看山不喜平”,叙述过程有起有伏,不仅避免…  相似文献   

6.
这是半命题作文《第一次×××》经补充文题后写出的,题目一般要求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除了要写具体,老师会要求你写出“第一次”特有的感受和心情,否则就写不好这篇文章,这也是审题时自己的心要站高望得远的一个要点。重点是要紧扣“第一次”这个题眼来写,要写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国家负责。有些家庭里,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上学要经过一场“混战”。为此,许多年轻妈妈问:早上,孩子不肯起床怎么办?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他自己的事,妈妈爸爸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学生就应该按时起床、准时上学,根本不能迟到。遇上刮风或雨雪天气,要提早一些起床,早一点出家门, 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按时上课,这就是学生的责任。这份责任,父母有必要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让他们明白。孩子刚刚入学,你可以送他一件礼物; 一个可爱的、会叫的小闹钟,并  相似文献   

8.
童年笨事     
也许你曾为一件令你激动、遗憾……的事久久难以忘怀;也许你正为老师布置写一篇“记事”的作文而犯愁;也许……这一刻,你一定在思考:我该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童年笨事》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叙事的。  相似文献   

9.
童年笨事     
也许你曾为一件令你激动、遗憾……的事久久难以忘怀:也许你正为老师布置写一篇“记______事”的作文而犯愁;也许……这一刻,你一定在思考:我该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童年笨事》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叙事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一位同行向我谈了这样一件事,她在班上让幼儿谈自己的妈妈干什么工作,当一个孩子说我的妈妈在凉粉店时,哪些四岁多一点的孩子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什么谈到妈妈在当什么长、什么主任、什么经理时他们不笑呢?很显然,是他们认为凉粉店低贱的缘故。后来,我又在大班作了调查,我问他们长大了作啥?有的说要当解放军,有的要当科学家,有的要当画家,有的说要当官。五岁的罗强特别强调说:“张老师,我长大要当大官。”我问他为啥要当大官,他说,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这样写到:“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这说明,在对待孩子时要坚持民主平等,要充分理解、信任、尊重孩子。 记得儿子亮亮两岁多时的一天,我在阳台收叠衣服,儿子也在一旁忙着把衣服上的衣架取出来,还特别愉快地学我的样子叠衣服,一边叠—边不停地问:“妈妈,这件衣服是谁的?”我都态度很好地一一作答了。最后他拿着一件自己的小衣服又问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3.
张岩 《山东教育》2004,(27):63-63
教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总是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以下的这些另类育儿经能帮你放弃说教,从新的角度给孩子正确而有效的影响。道德修养:从宠物身上学到很多我们教育孩子要宽容、忠诚,这些概念很抽象。但你知道吗,宠物可以在这方面帮你一把。专家认为“养宠物可以让小孩具有照顾另一种生物的责任感。狗、猫甚至是天竺鼠,都可以让孩子懂得他们通常情况下难以接受的关于生活的抽象知识。”比如,当家里的小狗每天下午三点准时在门口等候小主人归来时,你的孩子不难理解什么叫忠诚了。有时候,你的孩子会抓住小猫的尾巴虐待它,但事后,小猫还是会毫不计…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王成 《中国教师》2014,(19):63-66
<正>一次批改学生习作时读到一位学生写自己周末与父母一起去苏果超市,捡到了一张面值200元的"苏果卡",经过一家人的商量,最后决定,不管卡里是否有钱都交到服务台的事。其中一家人商量这个环节有许多具体而生动的对话描写,因此本文可称得上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同时笔者也被该生妈妈不占小利的高尚行为深深打动。当把学生找来具体询问现在觉得这件事做得是否值得的时候,该生有点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这件事是和家人一起逛超市的时候编出来的,追问为什么要这么编,原来是爸爸认为可以这么写,理由是作文就是编故事,不过要编得具体生动感人,就像作家创作小说一样,也是编出来的。在这样的观  相似文献   

16.
题目1.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熟悉的人和事,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来写,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通。题目自拟。2.你和你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友谊逐步加深。选择与此相关的几件事来写,再现这一段美好的经历。自拟题目,要写出真情实感。(苏教版)提示: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这多是由于人们的审美疲劳所致。因此,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最易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写这两个作文题目,在注意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行文的曲折生动上做些尝试,使我们的作文变得更有趣,更有味。如写事,不妨写出事情的波澜起伏;写…  相似文献   

17.
正是孩子们离园的时间。“妈妈,背背我。”原来是军军不想走路,缠着妈妈背他走。军军妈妈一脸无奈地对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特别不知道心疼父母。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呢。”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从识爱到示爱爱需要先领悟然后才能表达。在我们班,曾经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朋友闲聊时讲了一件事,邻居小孩学习欠主动。一天,父亲要他去做作业,无奈之下小孩突然威胁道:“你再逼,我就跳楼。”可能是害怕独生乖乖真的想不开,小孩父亲便不了了之。事后,朋友悄悄问这孩子:“假如你爸爸坚持要你做作业,你会真跳楼吗?”孩子诡秘地说:“才不呢,谁这么傻,吓吓他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符合学情,让学生明了例1:"你的这篇作文详略得当,具体突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妈妈对你的关心。如果能再具体写一写自己看到的心情,习作会更棒。"这是一位老师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评语,从文字的表述上看没有问题,只是这样的评语写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合适吗?三年级的孩子,习作刚刚起步,能把一件事文从字顺地写出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他们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故事     
<正>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