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贺燕 《湖南教育》2015,(3):36-37
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写人作文的训练可谓是从未停止,那是不是学生就练得炉火纯青了呢?不然!我们常看到学生写人的作文"千人一面",我们常听到学生喊"这个作文我们写过",我们也常常感慨学生笔下的人物不够丰满。写作就是写生活,生活的河流永不停息,为什么学生的写作不能常写常新呢?笔者尝试以游戏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人作文练习。一、猜一猜课堂上,我对学生说:"这次我们写作的主题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但是老师想先跟你们玩个游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成为广大师生共同感到头痛的事情。一提到作文,学生感到无话可写,老师感到很难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被写作所困惑着。特别是学生不情愿去写作文,老师就逼迫着让他们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实在是不成样子,老师看了真是哭笑不得。其实我们这样的逼迫学生写作文是永远写不出来好文章的,学生作文必须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产生写作灵感,增强自主写作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迸发出不可估量的写作  相似文献   

3.
刘银凤 《考试周刊》2011,(16):71-7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谈谈写作文动笔之前应该认真考虑的三个问题。因为我知道不少同学在写作文时总是抓起笔就写,草草写完后就赶紧交给老师了事,这是个很不好的写作习惯。苏逸波:李老师,您快告诉我们有哪“三问”啊!李老师:这“三问”就是:一问,我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同学们一般考虑较多的是写什么材料,对于为什么要写考虑较少;二问,这篇作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老师在作文评语中经常指出同学们的作文平铺直叙,内容不够具体;三问,我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郭亚:李老师,您今天能不能重点给我们谈谈怎样确定作文的重点段,因为…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怎样写好作文,一直困扰着很多同学。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蔡明老师开设“蔡老师教你写作文”这个栏目,为同字们的写作引航。蔡明老师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老师、教授级中学高级老师、作文教学专家,并一直担任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评委。蔡明老师先后完成了“四步作文教学法”“开放型作文教育”“大面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益”等省级科研课题,编写了《精神之旅·话题作文大视野》《跟特级老师蔡明学作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漫画作文》《在日记中成长》等中学生读物。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令学生头痛,更让许多老师对它一筹莫展,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进了一些误区:误区一:以为只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写好作文。学生因为不会写作而厌烦作文课,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叫苦连天。许多老师为此想出种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写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这的确值得深思,需要我们去探究。这里,我想就作文教学应回到写作本源方面谈些个人看法:一、转变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作文教学刘国正老师指出: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都是注意指导学生怎么写,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去探索写作的源泉。‘写什么’是‘怎么写’的前提,不注意写什么,会导致一种八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完整科学的训练体系。常常是要上作文课了,老师信手拈来一个题目或材料,就让学生写作,至于作文训练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次写作训练和前一次有什么承接关系,与下一次又有什么联系,根本不去考虑。这一次写这个题,下一次写那个题,以题为序列,其实是无目标无序列。这样的作文在评价时,也就缺乏针对性,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评讲,错字、别字、标点、立意构思、照应衔接、语言表达等,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日记,也谈了写日记是作文的基础,但学生没有这份认识,一到动笔写时,就很茫然,写什么呀?老师说:写什么都行。老师这什么都行,其实自己心中也没谱。于是学生每天都写一些鸡毛蒜皮的流水账。老师一看,说:怎么写成了流水账?一点味道、意义都没有,这不行。那怎么办呢?这时老师说:比如写写学校、家庭、老师、同学等等。虽然作了点拨提示,但这点微亮的火星,点燃不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更不能照亮学生写作前行的路。再写日记,只是带着无奈,硬着头皮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 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写出人物的精神",这是紧承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人要抓住特点"而来的单元作文训练.在写作训练这一块,统编教材尤为突出的优点是:上下贯通,编排体系畅达.我们不妨沿着写人这条线索去探寻一个写作的芳草地.今天,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们"阳光在手"文学社智囊团去解答吧!  相似文献   

13.
提及作文教学,老师都觉无可奈何。而作文又不能不写,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情况:1.什么时候觉得要写一篇作文就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在两节课内一定要写完,上交。有些老师还要求学生快速写作,作文时间只给一节课或者一个小时,理由是考场上一般只有这  相似文献   

14.
老师们都深感学生作文内容苍白、肤浅,学生也视作文为畏途,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困境.问题在哪里呢?笔者在大量调查中发现,老师们的作文课,一般是先确定教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再去选择让学生写什么内容。我们认为,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内容的开发上,要使作文教学走出死胡同,就必须着重研究让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花大气力去开掘学生作文的“活水”。这个活水,就是把作文教学放到社会生活的大天地中去,指导学生向绚丽多采的现实生活去获取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6.
上七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很少让我们写作文。偶尔让我们写,我总是一气呵成,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清新,写完会有适意的感觉。但今年换了一个新老师,工作很负责,隔三差五就要我们写作文。虽然每次我的作文得分都挺高,但总感觉写出来的东西味道变了,都是三段式,还老爱抒情,写作时磨磨蹭蹭。我该怎么办?我不希望自己失去对文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王海鑫 《教师》2011,(17):65-65
许多小学生对于作文写作普遍抱有轻微的恐惧心理,一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抓耳挠腮。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状况,激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语文老师抱怨,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一项繁重、生厌的工作。老师们无奈,学生的一篇篇作文,语言乏味、千篇一律,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屈指可数。为什么上了那么多指导课,写了那么多作文,学生却怕写作、怨写作?也许应该反思当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级教师管建刚说:"写作这事儿,只要你想写了,只要你有着强烈的写的冲动,不断地写,不断地改,不一定能成为天才作家,却一定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写手。"马正平教授也谈  相似文献   

19.
<正>麦穗老师:这节课我们聊聊怎样才能写好状物作文。可乐:这个简单。状物,也就是对某一物品的描绘。喜欢的学习用品、可爱的布娃娃、神奇无比的变形金刚……都可以是写作的对象。唐韵:我觉得状物作文可以写静态的物品、植物,也可以写小狗、小鱼这些好玩的有生命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20.
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