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这张照片,是我上初三时与父亲合拍的,它是我最贵重的珍藏品。照片上的父亲慈祥可亲,每当我彷徨时,便会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到鼓励的目光。   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说我与父亲长得有点像,其实,我不是父亲的亲闺女。我是父亲从路边捡回来的。正因为此,父亲对我付出了比对兄妹们多几倍的爱。   因为我,给家里带来了许多麻烦,母亲便不太喜欢我,为此,父亲不知和她生过多少气。父亲怕我的心里笼上自卑的阴影,就极力用他的爱来抹平我心中的伤痕。有天晚上,父亲要去学校看校,我便偷偷地跟去了。父亲发现后,便问我为什么不呆在家里,…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秘密     
母亲在28岁便做了寡妇。当母亲赶去青岛办了我父亲的丧事回来后,外祖母也从天津赶来,她见了母亲第一句话便是:“收拾收拾,带了孩子回天津家里去住吧。”母亲虽然痛哭着扑向外祖母的怀里,却摇着头说:“不,我们就这么过着,只当他还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3.
当时我在大同五中念初二。 我妈和舅舅到矿上参加一个婚礼.晚上才能回来,让父亲给我做午饭。可中午我放学回来,家里一股焦煳味.很浓很浓。  相似文献   

4.
亲亲的嫂娘     
章睿齐 《中国德育》2006,1(11):77-78
我的老家在赣南山区,嫂子嫁给我哥是在1968年,当时我还未出生。次年夏天,母亲生下我后一病不起,不久便溘然长逝。此时嫂子也生下了我的侄子大强。母亲的离去,让嫂子傻了眼,她望望襁褓中的我和大强,一时没了主意。父亲在一旁连连叹息,随后一声不吭地抱起我出了门。半小时后,父亲空手回来。嫂子醒悟过来,慌忙问父亲把我丢到哪里了,然后疯了似地跑出去,从一里外的野地里把我抱了回来。两年后,父亲积劳成疾去世了,家里少了一  相似文献   

5.
当时我在大同五中念初二。我妈和舅舅到矿上参加一个婚礼.晚上才能回来,让父亲给我做午饭。中午我放学回来,家里一股焦煳味.很浓很浓。父亲是要给我做焖米饭、西红柿炒鸡蛋。米饭焖在火上,准备炒鸡蛋时,他怎么也找不见葱。葱就在院里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家里穷,为了供我们兄妹三人读书,一向热爱土地的父亲第一次对家里的几亩薄田产生了怀疑.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靠土地过活的农民,我想这种思想斗争是激烈而持久的,可惜那时我还不知道察言观色,只是记得那天早上父亲背着简单的行李包,脸色凝重地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以后要好好学习,我出去一段时间就回来……  相似文献   

7.
三次流泪     
弟弟叫大鹰,但他性格里一点也没有鹰的桀骜不驯。幼时的他沉默而温顺,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么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会给我带来那么多感动。7岁那年,一天,父亲买来装饰板钉在家里吃饭的旧木桌上,好让它看起来新一点。父亲走后,我便好奇地拿手去抠,突然,脆脆的装饰板被我掰下来一大块,我吓坏了,不等父亲回来就一个人怯怯地跑出去了。中午回家,父亲的脸好严肃,拍着桌子问谁干的好事。弟弟低着头说:“不是我。”父亲又是一声吼:“不是你难道是姐姐不成,上午就看你拿个小铁锤瞎捣腾,小小年纪不学好,干了坏事还不承认。”父亲的鞭子在手里颤抖,他瞪…  相似文献   

8.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9.
“我多看你一眼都烦!”“砰”!重重的甩门声,父亲气愤地出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孤独地,无助地,倚着墙蜷成一团,坐在地上,默默哭泣……父亲,多么可亲的字眼。以前,在我眼中,父亲是多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我又是多么的关爱,一下班回来便陪我一块做作业,下象棋……我们吵闹着,说笑着,母亲总是责怪:“你们这一老一小,又没完没了搭上啰!”父亲以往出差,除了带些好吃的回来,总会买些书回来供我阅读,从《安徒生童话》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总之,父亲以前对  相似文献   

10.
回家前,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母亲告诉我,父亲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赶30里的路到县城去卖芋头。赶到家里时,已是下午2点。父亲还没有回来,妈妈在院子里拣芋头,把从地里收回来的芋头按照个头大小分类,并整理干净。放下包,我来到院子和母亲一起收拾。母亲告诉我,这个时节家家都开始刨芋头了,卖的人一多,芋头的价格就一天比一天贱。县城里比村里贵一两毛,父亲为了卖个好价钱,每天坚持到县城里去卖,这样可以多赚20块钱。家里没有农用车,他只能用自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背     
大礼拜放假,父亲为了不让我这个晕车厉害的女儿饱受挤公车之苦,便骑着摩托车从家里一直吹半个多小时的冷风送我到学校。登上车子,习惯性将头一歪,靠在了父亲的后背上,一股暖暖的潜流涌上心头。父亲的背,总是这样让人感觉安全踏实。转道上,父亲一个刹车,人急速前倾,我的脸明显感  相似文献   

12.
父亲土地我     
杨涛 《陕西教育》2001,(2):43-44
从我一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便注定了我要做一个农民的儿子,也要有一个农民的父亲。 父亲,是千百万农民中平凡的一个。听母亲说,父亲原先是一个学识颇深的小学教师。后来因为爷爷有了病,奶奶又上了年纪,我和弟弟还都很小,家里八亩多地,只有母亲一个人干,实在太难,他才忍痛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回家务了农。  相似文献   

13.
我哭了……     
下午6点终于到家了,卸下一身的疲惫我来到了家门前,而迎接我的却是那紧闭的木门。第一反应———母亲还未归来,看着炊烟袅袅的村庄,心里只有无奈。为了供我和弟弟读书,父亲在离家不远处找了一份工作,每天都要上晚班,而家里的所有事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劳碌碌。皱纹也在不知不觉中爬上了母亲的脸庞。天暗了下来,正当我焦急时,母亲终于扛着锄头回来了。我埋怨说:“妈,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呀,别人都吃晚饭了!”因我突然回家而惊异的母亲似乎还未反应过来,但随后便笑着说:“我不知道你会回来。我一个人在家随便弄点什么吃就可…  相似文献   

14.
我正坐在家里看电视,父亲让我到楼下找一个收废品的来,把家里没用的旧东西处理一下。 我下楼找来了一位老人到家里收废品。可当他快要离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手表不知道弄到哪儿去了。我怀疑是他拿的,便高声呵斥,叫他还给我。父亲一个箭步上前制止了我,并从他包里拿出了我的手表。原来父亲今天上班时看见我的表停了,就拿去换了一个电池。正当我准备道歉时,老人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与师教     
张明明的《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里,有一段话:“在我们家里,清晨起床和晚上就寝前,也都有说‘早安’、‘晚安’的习惯。出门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回家要告诉父母回来了。有朋友到家里来要先见过大人。我和我先生结  相似文献   

16.
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每周末我回家的时候,只有母亲对我嘘寒问暖,父亲只是淡淡地问一声: “回来了?”我只“嗯”一声,有时甚至置之不理。每次和父亲一起走路,都很沉默,我感到不自然和压抑。  相似文献   

17.
“我父亲整天工作”,14岁的凯思说,“他早上7点离家,要到晚上7点才回来。那时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于是他便自己一个人吃,而且往往是坐在电视机前面吃。他甚至周末也到办公室去。”许多儿童认为,他们的父母把事业上的成就看得比父亲或母亲的职责更重要。一个高中二年级学生说:“人人都说我妈了不起,聪明能干,又有名气。她有时间到处旅行讲演,却没有时间陪我。”儿童也不喜欢父母在家里的时候老是工作。他们想跟父亲或母亲玩,但是办不到,因为他们不许打扰父亲或母亲。听听孩子们转述他们父母所说  相似文献   

18.
父爱无言     
周蕾 《初中生》2008,(12):56-57
记忆中父亲瘦弱的肩膀,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各种重物,还有无形的压力和痛苦。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我和妹妹的学费靠父亲一个人辛辛苦苦去挣,缺少的那一部分只得向亲戚朋友去借。借的次数多了,亲戚们不免会担心我父亲能否偿还。久而久之,遇到我父亲来借钱便都搪塞起来,这个说没钱,那个说手头紧。父亲在察颜观色中只能叹息自己无能。  相似文献   

19.
小梅 《小学生》2006,(10):17-17
妈妈是一个教师,还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学校里。爸爸经常在外面出差,妈妈很辛苦。 有一个夏天,我正在家里温习功课,妈妈还没有回来。突然下起了很大很大的雨。我连忙查看了家里的雨具,发现粗心大意的妈妈竟然没有带雨伞。我看了一下表,心里想妈妈一定还在路上。便抓起两把雨伞;中出家门,按照妈妈平常走的路开始寻找妈妈。  相似文献   

20.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上了小学,上初中,接着又升入高中,这便给贫穷如洗的家里雪上加霜。因为我要上高中,所以父亲不得不更加辛苦地劳作,而母亲也不得不帮别人做衣服鞋之类的来维持家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