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打完巴林,霍顿说:“我们还活着。”氧气管在巴林人手里握着,导食管在韩国人手里捏着,中国队在九强赛上尽管只打了一半,但却已成了植物人,而那些“医护人员”一个也不是咱的亲人。这“还活着”的意义还有多少? 成了植物人后的霍顿说起话来显得有些迷糊。当有人问,张玉宁的状态那么差,你为何还坚持他出现在首发阵容里,霍顿在昏迷中喃喃:“张玉宁在小组赛中表现很好,现在状态不好,我如果不用他,他这个队员也许就完,我相信他会打好后面的比赛。”我们不知霍顿知道不知道,等张玉宁的“病”好了,也许中国队就趴下了,九强赛是用人的时候,不是培养人的,霍顿昏了。  相似文献   

2.
第五守门员领队李晓光又把自己的房间安排在正对电梯口,任何来访人员都逃不过他的现线。自打集训第一天起,不准队员私自接受采访,而记者的采访也的确常被“请先经领队同意”的理由,不冷不热地顶了回来,无可奈何的记者只能送领队李晓光一个雅号,“第五守门员”,说是他比那专业的四个守门员还厉害,守门更是毫不留情。霍顿言出必行在集训结束前一天中午,我与霍顿约定第二天中午四聊。未想,第二天中午全队归来时已接近十二点半,霍顿匆匆说了句“先上去开会”便转身上楼、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霍顿匆忙下来时,徐弘正准备接地走,不料…  相似文献   

3.
从未带过国家队的阿里·汉,在欧洲不过是一个二流教练;我们中国足球队在亚洲充其量也只是一支二流球队。如此对等,以阿里·汉带我们中国足球队可谓是门当户对,倒也般配。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应该对阿里·汉抱有过多的奢望。早在5年前即1998年的新年伊始,霍顿来华顶替施拉普纳担当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的时候,我写过一篇题为《预测霍顿》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我就说过:“让我来预测霍顿,我不仅对他的未来表示担心,而且觉得他很可能重新走施大爷的老路,成为霍大爷,一样也以失败而告终。”如果现在让我来预测阿里·汉,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4.
又一次折款沉沙的国奥队!又一段伤心欲绝的回忆。说些什么呢?有些累,有些烦,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无聊。窗外的天高远而计阔.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满斑驳的大道。耳边就响起约翰·丹佛那悠远的歌,一往如故的执着。s霍顿思乡了,那淡淡的金黄的眉下是一双渴求的眼。我想像着那身居壁垒的霍顿,独自锁在屋中看录像的霍顿,在咖啡厅读书的霍顿,八万人体育场中默默独立的霍顿,绿眼睛的霍顿,只有三四个朋友和一帮被寄予厚望的小伙子的霍顿,和李金羽开着玩笑的霍顿,只吃西餐的霍顿,爱喝XO的霍顿,大权独揽的霍顿,被尊敬,被崇拜,被低毁…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主教练,我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不在乎记者写我,但请不要攻击和挑剔我的队员现在松了口气,我们没有犯任何错误,就从小组出线,晋身九强关于霍顿,关于国奥队,专家说了很多,传媒也说了很多,但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霍顿本人。本刊特派记者在上海独家采访了主教练霍顿。战术:最好的11个人在场上说霍顿固执也好,说他原则强也罢,总之从河内到上海他始终坚持其4—4—2平行站位阵形和几乎一成不变的主力阵容。面对球迷和新闻界的众多非议.霍顿泰然处之,心静如水。他告诉记者:根据队伍的战术打法和攻守平衡性,我先出的11名队员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6.
“亲友团”助阵上海滩虽说国奥小将们个个阅历颇丰,在场上更是威风八面,但对于他们的父亲来说,却依然是放心不下。于是郑智、孙继海等一些球员的“亲友团”,千里迢迢来到申城,亲自为儿子加油、鼓劲。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就连主教练霍顿的夫人也在其中,缅之战的前一天飞抵上海,给处在巨大工作压力之下的霍顿带来了无限的温情与安慰。“神出鬼没”的霍顿几乎每天吃过晚饭,霍顿都要一个悄悄“溜”了宾馆,到外面去喝杯咖啡,而且行动十分诡秘。一名记者说,有一次他在宾馆大历里看见霍顿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喝着咖啡。他想这是采访的…  相似文献   

7.
自从数月前英国人鲍勃·霍顿主持中国足球队后,他同时也就成了我们“足球村”的主角。我们在“追踪国脚”时,接连推出了《霍顿其人》、《霍顿的“处女作”》两篇报道。肯定是一种缘分,那么多报章媒介,霍顿对我们的杂志情有独钟。 5月末国家队第二次在上海集训,本刊又派出记者前去采访,我们原想主教练霍顿一点中文不懂,就没有把刊有以上两篇文章的第4、5期杂志送给他,而是送给了他的翻译谢强。不成想霍顿对他根本看不懂的《新体育》极感兴趣,特别是对我们写他的文章更是爱不释手,他说他一定要好好保存,并想多要两本寄给他的朋友。 第二天训练结束时,霍顿还亲自走到记者面前表达了他对《新体育》的友好和感谢。 后来,作为“交换条件”,《新体育》自然被霍顿优待了一番,他不仅接受了本刊记者马寅的独家专访,还欣然赠言祝福所有《新体育》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霍顿先生初来乍到时的感觉与他的前任之一施拉普纳先生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大家的漠不关心(或者说是冷眼旁观)对霍氏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从2目份上任以来,霍顿除了率队打了东亚四强赛与苦干场无人关注的友谊赛外,大多数的时间是出现在看台上,观察他的队员们。虽说现在谈霍顿的战术风格有点力时尚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短短一段时间里,“霍式改造”运动已初露端倪。一、霍顿战略的“中心点”霍顿把他的工作计划做到了2002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他说一个国家队的风格的形成至少需要四年,用一个教练来打世界杯,打不好又匆匆换掉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摔了一跤     
5点50分,我笑眯眯地打开电视。我想,在未来的1个多小时里,我们的球员一定会把韩国人打成人棍,灌两球绝对小意思。我微笑着,期待着。可问题还是那样多:打法过于保守,整个球队的重心大部分时间里在后场晃荡;攻击力薄弱,金玉两将孤军作战,被淹没在红色的海洋里,只能望着破坏掉的球摇头叹息;球员跑动不积极,当高丽学子们满场拼抢时,李铁们却在场上“胜似闲庭散步”;信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霍顿此时却呆若木鸡,一双牛眼茫然地望着  相似文献   

10.
都说外籍教练不懂中国国情,现在看来 这话也不一定全对,应该用一种辩证 的眼光来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霍顿 就创造了一个特例。在被中国足协炒掉不 到一个礼拜的时间里,成功在中国最大的 城市拿到一纸崭新的聘书,不能不说霍大 爷是一个“天才”。在中国的两年没有白呆, 起码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球情”已称 得上谙熟。 上任之路非坦途 霍顿与浦东足球的联姻创造了中国足 球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在新闻传媒发达 的今天,两者的结合竟能达到瞒天过海,悄 无声息的地步,这简直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在霍顿出任浦东队主教练一事正…  相似文献   

11.
霍顿带来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平行站位”,当然这只是霍顿战术思想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重要和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笔者多次采访霍顿并听过霍顿给中国教练讲课,不敢说十分了解至少也是知道霍顿战术思想的基本内容。霍顿的战术思想本身,那绝对是没得说的,问题是这种战术是不是适合这批球员。我相信,在对霍顿战术的适应性上,国家队的队员远比国奥队的队员更能适应,因为国家队的队员主要接受的是沿袭多年的速度、力量型踢法,而本届国奥队员显然比他们的大  相似文献   

12.
霍顿其人     
中国足坛是一个最容易造就风云人物的舞台。当国脚们就要开始新一轮“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历程时,一位叫鲍比·霍顿的英格兰人,又风驰电掣般地闯入了我们的视野。 大家都还不太了解霍顿,因为他来得有些突然。而大家又都很想了解霍顿,因为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位置终究太重要太关键也太引人注目了…… 于是,即便是在梦呓里,恐怕也有不少中国球迷在念叨着霍顿先生的名字! 霍顿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3.
霍顿说……     
随着霍顿在中国时间的增长,随着他对中国足球的逐步了解和大家对他的了解的加深,我们发现,其实,霍顿的话挺多的……在参加亚运会之前,霍顿表示对中国队很有信心,如果发挥得好,夺得冠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快这番话被演绎成为“霍顿的目标就是要夺冠军”。霍顿知道后不太高兴,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作为一名教练,夺取胜利永远是自己的目标,但在比赛前对球队制定目标没有实际意义。在亚运会小组赛上,中国队虽然场场取胜,却场场要丢一个球,霍顿说每场丢一个球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中国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做得不错…  相似文献   

14.
霍 顿还是霍顿。尽管他从中国国家队主帅“沦”为上海浦东俱乐部这样的甲B队教练 ,仍然“不失时机”地推出“新思路”。其中之一是“不特别练体能”。霍氏认为 ,作为主教练 ,其精力应该是抓队员战术、技术的训练 ,不必花很大的精力去要求队员练体能。对于这个“新思路” ,笔者不敢苟同 ,故加了引号。在国家队执教时 ,霍顿就有不少“新思路” ,但没有能给中国队带来多少“新变化”。所以 ,尽管有不少人在盛赞霍顿给中国足球带来新理念 ,肯定这位大牌教练的带队才能 ,但霍顿还是“下课”了。这也许符合情理———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霍领导…  相似文献   

15.
我支持霍顿     
从去年霍顿到中国执教中国国家队参加东亚四强赛开始,到今年国奥队在九强赛中失去出线机会,这位英国教练在这段时间里指挥的绝大多数比赛,我都很幸运地成为现场的观战者,对霍顿作为一名教练,有了相对比较深刻的认识。当国奥队失去进军悉尼奥运会的资格后,媒体出现“倒霍”之声,其中一个在互联网上的民意调查显示,有近80%的人要求霍顿下课。不过,我仍然坚持认为现阶段的中国足球还是应该用霍顿。  相似文献   

16.
继1988年在北京击败世界一号种子选手埃德伯格之后,号称“美国希望”的阿加西又在台北现身说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正手抽球,诠释了“强力网球”的真谛,以6比2、7比5击败同胞选手特尔斯赫。阿加西的抽球堪称一绝,他握拍实在,并能在打不同的球时迅速转换握法。在是日的精彩表演中,他不时使出调皮动作,逗得满场观众爆发出大笑。阿加西天生一副顽皮扮相,这与他的出生地“赌城”拉斯维加斯不无关系。提起赌城,人们不禁想起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前的一个严冬,我独自前往一个大鱼较多的野坑冰钓。我用的是单钩底钓,一条大鱼也没上,只上几条小鲫鱼。正在犹豫走不走,从我身后走来一位钓友,在我左侧不到5米处开了三个冰洞,用朝天钩挂红虫把儿钓鱼。该钓友下钩没多久就开始上鱼了,是一条500多克重的鲤鱼。此后他又一连好几条,都是个头差不多的鲤鱼。  相似文献   

18.
莱切斯特方面从没有看过张玉宁的比赛录像带,仅凭霍顿的介绍就决定和张玉宁签约,买下这名自己一无所知的球员。莱切斯特队的主力前锋名叫阿金比伊,是本赛季初用创俱乐部转会费纪录的价格从英甲的沃尔夫汉普顿队引进的。但他在锋线上的表现实在太差,在主教练巴塞特决定买入张玉宁之前,阿金比伊在英超联赛中没有一个进球,而且被称为联赛中的最差前锋。为此,阿金比伊决定离开俱乐部,沃尔夫汉普顿队也表示希望将阿金比伊租借回来效力。巴塞特当时表示,如果阿金比伊继续保持低迷状态的话,球队只好寻找一个能得分的人。 巴塞特承认,之所以没看张玉宁的比赛就决定买下这名球员,并免除试训的程序,完全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老朋友博比·霍顿的信任。当时巴塞特主动找到霍顿,希望他为自己推荐一名年纪轻的强力前锋。巴塞特与霍顿是老相识,几年前他们一起在诺丁汉森林队执教,当时巴塞特是总教练,霍顿是他的助手。“博比以前和张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虾侃先生的开场白 HI,各位,今天有幸请到四位大腕到我们的虚拟时空聊天室里见面,我想我就不用介绍了,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中国外籍教练的四大天王。下面出场的是—— 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米卢同志, (灯光一阵乱闪,老米身穿一件红T恤出场,向女球迷乱抛媚眼,底下旁听的女球迷尖叫:“米卢米卢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连实德队主教练科萨同志, (科萨穿一件花衬衣,风流倜傥地登场,对球迷不屑一顾,昂首而入)上海申花队主教练佩特同志, (佩特穿一身名牌西服,小头梳得一丝不苟地上场,面露随和的微笑)四川商务通队主教练霍顿先生, (霍顿穿一件衬衣,把西服搭在肩上,两手插在兜里,似笑非笑走上来,有四川的女球迷一声大叫:“牛顿,雄起!”,大伙一阵笑,霍顿也跟着笑)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1998,(7)
你可以会赞叹霍顿的运气,也可以去佩服霍顿的本领,当然你还可以继续怀疑他、审视他……反正这个从英国来的洋教练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赢得了中国足球圈内大多数人士的肯定、信任和愉快的合作。 你也许认为这个过程太快了一点,你也许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但事实就是事实,5月末国家队再聚上海滩时,霍顿已经身处于中国足坛空前的信任中。 信任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不过信任也自有信任的道理。只愿这一次,霍顿不要辜负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