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是传统电子商务的成功发展以及拥有的庞大移动用户基础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李敏 《科技风》2014,(5):20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日新月异,移动电子商务已成为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本文首先对移动电子商务的涵义和特点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简要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最后对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巨大创新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结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相对传统电子商务形式,移动电子商务更为简单、灵活、方便,但是安全问题却成为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保障移动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WAP标准的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模型,对各安全机制的安全特性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便开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全面提升,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这样的背景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来说空前的有利。比尔盖茨曾有言:"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没有商务",现已经成为现实,在电子商务飞速崛起的当下,移动电子商务又崭露头角。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想使我国科技领域更进一步,就必须强化人才的建设,各个行业领域均需如此,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建立在大规模的人才团队基础之上,这就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教学提出了空前的高要求。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提出新的思考与研究,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提升移动电子商务教学质量提供些许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便开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全面提升,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这样的背景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来说空前的有利。比尔盖茨曾有言:“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没有商务”,现已经成为现实,在电子商务飞速崛起的当下,移动电子商务又崭露头角。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想使我国科技领域更进一步,就必须强化人才的建设,各个行业领域均需如此,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建立在大规模的人才团队基础之上,这就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教学提出了空前的高要求。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提出新的思考与研究,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提升移动电子商务教学质量提供些许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玉起 《金秋科苑》2009,(4):125-125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WAP上网已成为一种被大众接受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尤其是3G牌照即将发放,手机上网必将成为另一种重要的上网方式。同使用电脑上网相比,手机上网几乎不受时间、空间、设备的限制。若移动上网费用大众化,将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文将讨论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WAP上网已成为一种被大众接受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尤其是3G牌照即将发放,手机上网必将成为另一种重要的上网方式。同使用电脑上网相比,手机上网几乎不受时间、空间、设备的限制。若移动上网费用大众化,将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文将讨论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从移动电子商务的原理出发,介绍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面临的问题,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丁乃鹏  李娜 《未来与发展》2015,(3):20-24,4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购物的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应的商务模式也随之形成并不断成熟。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已超越了原有的即时通讯和社交功能。通过整合各类服务内容、融合上下游产业链并向多维空间发展,微信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本文在分析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和现有格局的基础上,研究微信电商自身的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喻心麟 《现代情报》2013,33(2):56-58
数字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是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界研究与开发的新主题。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至今不到10年,总体上看,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能够提供的服务,大都从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平移过来,针对用户需求的移动服务系统开发,目前关注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趋势,指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对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了新一代移动数字图书馆功能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琦  王莲花  凌琳 《科技广场》2007,(9):245-246
手机和银行结合而形成的移动银行是继电话银行、网络银行、虚拟银行之后的又一种更加快捷方便的新型支付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移动银行发展的可行性和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曾敬 《现代情报》2017,37(3):116-118
创客空间移动化是创客空间发展的新趋势之一。研究旨在调研"移动式创客空间"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图书馆界的服务拓展提供借鉴。本文结合网络调研、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阐述了移动式创客空间的特征、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优势所在。研究结果显示,国外已经对移动空间的建设、运行进行了积极探索,部分形成了固定模式,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图书馆界建设移动创客空间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认为,移动式创客空间克服了图书馆以往建设创客空间面临的诸多挑战,图书馆在移动式创客空间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李新松  张焕 《现代情报》2013,33(3):61-65
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信息接受的最重要媒介。作为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关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了解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影响,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移动阅读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彰显其主流性的新型阅读方式。也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应运而生。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CNKI收录的19种图书情报核心期刊中包含"移动"或"手机"(主题或关键词)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到国内以手机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理论研究热度正逐年递增。总结出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过程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趋势,指出不足之处,以期推动移动服务在国内高校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美手机图书馆先导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颖  张文彦 《现代情报》2009,29(10):211-214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国内外通讯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技术的进步和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为各种移动通信应用做好的铺垫。为了优化图书馆服务,当前在美国图书馆界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手机版目录检索系统、图书馆参观指引视频、参考咨询服务及各类提醒服务已经出现,并在读者中广受好评。  相似文献   

17.
面对移动互联网快速向社会渗透的这一现实背景,是否及如何采纳移动商务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大量移动商务采纳的文献,但是大多数移动商务采纳研究都停留在个人用户视角,而只有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移动商务采纳行为。对目前企业移动商务采纳文献从理论基础、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对影响企业移动商务采纳的因素进行总结,提出企业移动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在对现有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媛  李纶 《科教文汇》2013,(16):99-100
优秀的交互设计是以情感化的方式为产品注入灵魂,为用户带来卓越的用户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强劲势头,移动端的产品异军突起,但它的交互设计并不是PC端的盲目移植,而是有其与生俱来的特质。通过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获取一些关于移动端产品交互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周婷婷 《科教文汇》2014,(4):214-215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手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因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携带、师生互动方便等优点,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与此同时,由于手机软硬件的特性、移动学习环境的不稳定以及网络的限制,使得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仍然受限。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当前移动学习研究领域乃至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移动学习资源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及设计形式,以期为移动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发现:区位势差决定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方向,科技生产力的流动与生产力水平的差额呈非线性关系;利益差额是科技生产力流动的动力,当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科技生产力流动利润最大,科技生产力的流动能增加经济系统的经济产值;科技生产力在流动过程中以科技要素为载体,呈双向、网络化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