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  相似文献   

2.
荒诞的内疚     
坐火车去郑州,是下铺。火车刚刚启动,隔壁铺位的女人就过来,商量能否将我的下铺换给她母亲。她说她母亲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的,万一磕着碰着,会很麻烦。"我会补钱给你。"她说,"多给你一些钱也行。"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正常情况下,我会将下铺调换给她。可是那天,我拒绝了。因为前几天我的腰扭伤了,很痛。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但是,有多少爸爸,没有让孩子明确地感知到你深深地爱着他?每个周末,我都会给老家的父母打一个电话。如果接电话的是父亲,一般说不过3句话,父亲就把电话交给我的母亲。除了简单的问候,我与父亲好像没有什么可说的。回老家时,如果跟父亲俩人待在一起,我们经常相对无言,默默地坐着。我和父亲不习惯交流,好  相似文献   

4.
愧对母亲     
我和小妹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两家相距不远。父亲早逝,我们想让年逾花甲的母亲来跟着我们安度晚年,可母亲总是执意要回那穷乡僻壤的老家,怎么也留不住她。  相似文献   

5.
愧对母亲     
我和小妹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两家相距不远.父亲早逝,我们想让年逾花甲的母亲来跟着我们安度晚年,可母亲总是执意要回那穷乡僻壤的老家,怎么也留不住她.  相似文献   

6.
帮母亲洗脚     
阅读材料哥哥打电话来告诉我,说母亲挑水时扭伤了腰。我赶紧回老家看母亲。一向能干的母亲,终于躺到了床上。她身上盖着被子,双脚露在被子外面,脚掌上粘着很多灰尘。我说“:妈,让我帮你洗洗脚吧。”母亲想自己洗,可实在洗不了,就叹一口气:“唉,真没用。”我端来一盆温水,放在母  相似文献   

7.
化蝶     
我五岁那年死了父亲,七岁那年母亲改嫁,于是随母亲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 继父是个酒鬼,每次醉酒后,我和妈妈都会被无故殴打。我说妈咱回老家吧,她说回去谁能养活你。从那时起,我开始恨她,以至恨女人,为什么她们都那么贱。在我的交往圈子里,几乎是清一色的男生。别人都看不出我是个女孩,因为我抽烟、打架、留平头,还有一个男孩一般的名字:苏小北。  相似文献   

8.
"想我时,你就看看我给你用纸折叠的星星,这些星星是双眼皮,一道是你的,另一道是我的。那时,你就不会孤单害怕,因为妈妈看着你"。这是一个母亲对她5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到天堂摘星星去了,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  相似文献   

9.
雪中归途     
今年春节,我又一次陪父亲回老家。说到他老家,不过是宁波的一个小山村,穷乡僻壤之地,让我这个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小孩感觉不到一丝亲切……下了火车,我们乘上出租车。车子在漫漫大雪之中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4,(25)
一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 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 你是一个老实人.见面时,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刚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帮衬. 你诚恳地留母亲在家吃口便饭.没让她伸一下手,你就做了四菜一汤,尤其是那道南瓜煲肉丁,让母亲不忍释筷.临走时,你对我母亲说:“以后要是想吃了,就来.我家虽不宽裕,但招待个南瓜还是有的.” 母亲选择你,理由其实算得上自私——她服从并照顾了父亲大半辈子,她想做一回被照顾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汉堡     
<正>奶奶回老家那天,我带她去吃汉堡,奶奶接过汉堡塞进包里说:"奶奶不饿,留着路上吃。"我苦笑:"凉了就不好吃了,路上的另外买给你。"奶奶说:"怪浪费的,城里的吃食还不如老家的干粮好吃呢!"过年的时候我回到老家,爷爷拉着我的手微笑着说:"你托你奶奶带给我的东西真好吃。"  相似文献   

12.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  相似文献   

13.
6月8日 晴 今天,我回寝室拿书,看着左腿上绑着绷带的父亲和父亲放在我的床头的几斤梨子。我埋怨他为什么不在家好好休息,跑来送什么梨子。父亲颇为自信地说:自家的梨子没有污染,是纯绿色食品。要你回家吃梨你没时间,这不,我就帮你送来了。因为梨子老挂在树上不久就会烂的。我无语,急忙打电话告诉母亲,叫她去镇上车站接他,后把父亲"送"上了车。送走父亲,回学校的路上,最近发生的事情涌上心头:6天前父亲打来电话,要我星期天回家。  相似文献   

14.
一某个光线明亮的午后,我蹲在墙角,看一群蚂蚁沿着墙角缓慢地爬行。六月下旬,太阳毒得不行。我额头上早已有汗密密地渗出,双腿也因蹲得太久,有些发麻了。但我却始终保持着那个姿势,直到母亲找到我。那是我第一次出走,那年的我才六岁。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和母亲。隔院住的是我祖父祖母。母亲每每从祖母那里受了气,也不会说与我听。她是坚毅的人,不轻易把苦处说给别人。只是夜里我从梦中惊醒时,偶而会听到她  相似文献   

15.
并不是所有的南方,都代表着温暖。苏晓芮三岁时父母就离了婚,当父母问她跟谁时,懵懵懂懂的她根本不知道"跟谁"是什么意思,怯生生地说了一个"爸"。理由是,父亲经常为她买五毛一支的柠檬味棒棒糖。于是,房子给了母亲。父亲带着苏晓芮还有—部分财产,坐着绿皮火车,轰隆隆地来到南方。父亲带她找到已出租的老房子,想让房客搬出去,谁知那...  相似文献   

16.
妻在县城工作,我们就用多年积蓄在城里建了一座将军楼。乔迁新居后,我却开始牵挂起住在乡下的八十岁老母来。可是老母眷恋着老家,任凭我磨破嘴皮也把她请不进城来。风雨夜,听着潇潇雨声,眼前仿佛飘动着老母的苍苍白发。熬过几个漫长的不眠之夜后,再回老家,我用布满血丝的眼睛乞求母亲进城,她出于对儿子的怜悯终于作出让步,答应只住两天。  相似文献   

17.
淡若月光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做不成散发着光芒的太阳,但是在黑夜里,却是温柔疗伤的月光。这样的人,可以是父亲。父亲不如母亲,不是经历十月怀胎的磨难生下你的人。所以不可能如母亲一样,心思细腻地了解你的每一寸发肤,也不可能和母亲一样,对孩子无法抑制地宠爱,有如太阳般炽烈。或许这就是"严父慈母"的由来吧?可这套理论在我家不成立。从来我最怕的人,就是母亲,只有她会对我实施刑罚——扭耳朵,她内力深  相似文献   

18.
听外祖母说,母亲是唱戏出身,嫁给父亲前从未下过地.后来为了能让我有个安稳的环境读书,毅然离开戏坛,回到了老家务农.这件事母亲从未对我提起过.我也曾偷偷看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红色棉袄映衬着她白皙的面庞,还有两条粗黑的麻花辫子,很漂亮.  相似文献   

19.
周霞 《山东教育》2013,(Z1):115
父亲去世后,我曾几次恳请母亲来我的小家,但母亲执意要在家守满三年,拗不过,只好依她。平日里,隔三差五,我就打电话给母亲,母亲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挺好的,而母亲却很少打电话过来。那年,那日,母亲电话打来,我很是诧异,心想必定有事。接过电话,母亲说,闺女,要被子吗?我连声说不要不要,结婚时的棉被还有没用的呢,小家里都没处放啦。听我说不要,母亲的语速开始加快,说,咱老家有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20.
正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所以才闹着去停车点接我。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但弟说,我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一天,刚要上床歇息,弟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