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关系,形象一点说,就是要正确处理"方"与"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深深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关系,形象一点说,就是要正确处理“方”与“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涌现出一些新型管理理念,"三度"管理即是其中的重要管理方法和思路之一。小学学校管理涉及的"三度"是指管理的密度、管理的精度及管理的深度。本文立足小学学校管理,结合新时期的学校管理改革背景,就如何践行小学学校"三度"管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管理制度建设已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以所在的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管理制度的校本研究"为内容申报了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学校管理制度现状、学校管理制度价值取、学校管理制度的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的实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目前该课题已进入到结题阶段。本文所陈述的绩效考核是学校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学校管理制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制度。作为该课题在学校管理制度构建中的一项研究内容,通过调研、  相似文献   

5.
学校传承与构建学校文化,创设与改造校园环境,着力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系统,并把"尊重文化"有机渗透到学生教育、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中,将其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以期构建文化育人的德育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驱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的校长自我标榜:学校管理很富有"人情味",教师很团结,干群关系很密切。可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上不来,管理者们不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一味以"人性化"代替必要的管理,这不仅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也是管理者疏忽的表现。学校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是前提,"制度"管理是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学校各项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师生才会朝气蓬勃,学校才有可能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学校管理,既要有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新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运作的世界趋势,作为公共部门之一的学校应如何适应"新公共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组织是学校管理的存在形式,要使学校适应"新公共管理"首先要变革学校组织.学校组织变革为矩阵型组织是符合"新公共管理"要求的,而在组织变革中很重要的是人与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其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对提高学校管理质量、促进小学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不揣浅陋,实例探讨小学管理中的"无为而无不为"。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搭建民主平台,实施"学生主体化"管理是本文就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学校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领导艺术与管理艺术。领导管理艺术的内涵非常多,本文主要就学校管理中校长的"勤"与"懒"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新态"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构建数学"课堂新态"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学习共同体意识,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学校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以教师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的管理方法,能使管理更具有实用性。从而在合理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以"法"治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就会陷入混乱。优化学校的管理机制,必须严格按章治校,这也是依法治校的需要。制度要细,这样对上是遵循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条  相似文献   

13.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重要,制度建设也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学校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学校管理的浅层面就是管理者用个人情感管理人,即"人治";第二层面是管理者通过制度进行管理,用全体教师共同制定的促进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规范教职员工,即"法治";目前最高层面是管理者以文化管理学校,以一种意识或思维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让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变"要我去做"为"我要去做",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即"文治"。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管理的统筹者、规划者、决策者,是学校品牌的代言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笔者认为校长应该保持一定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15.
前年,写过一篇《"标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主要是讨论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随着这两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常态水平,在更多学校逐步由"认识"发展为"认同"的新背景下,大家对学校管理方式变革的要求更加迫切了。大家在各自的"实践"与"思考"中越发深切地感受到,在学校走进现代化的过程中,真是"细节决定成败"。于是,大家纷纷借用经济改革的"精细管理",进行了"实践"与"思考"。记得有人曾经调侃:"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你不管,他就不理。"这话肯定属于"歪理儿"。要是以此定义管理,无  相似文献   

16.
"共同体"是萨乔万尼教育管理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认为,把学校当做一般的社会组织来看待,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套用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最终导致管理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他看来,学校是一个"共同体",唯有坚持这样的观点,才能实施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共同体"就好比有多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马赛克"。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骨架和胶水组合在一起,对其自身的独特性和所共享的架构拥有坚定的承诺。它要求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12):5-6
高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具有独特性,高中学校教育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初中教育的一个质的提升与转变,更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与"启发性"教育的基础所在,其最为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国家培养相应的社会人才,通过高中教育教学能够帮助、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认知的发展。因此,在高中学校的管理中注重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处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校关系的协调者、教育管理的指挥者,在学校管理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校长应该是个怎样的人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是的,校长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懂管理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我更想说,校长更应该是一个"多情"而又善于用"情"的人.  相似文献   

19.
刘军 《四川教育》2007,(10):13-13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管理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依托管理创新,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观融入教育管理中。在不断追求教育理想,培育学校精神的过程中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