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释“楬”     
本文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说文》“”篆所释之本义;(2)、《说文》“”篆所引之本义例证;(3)、当代一些汉语字典辞书关于“”篆研究成果的引证训释方法。(一)、二徐本《说文·木部》均训释曰:“,桀也。从木,曷声。《春秋传》曰:‘而书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正为:“,也”,并注曰:“赵钞本及近刻《五音韵谱》作‘’。宋本、叶本《类篇》、《集韵》、宋刊《五音韵谱》皆作‘’。……今按:作‘桀’不可通。……‘’见《周礼注》:‘今时之书,有所表识谓之。’《广韵》曰:‘,有所表识也。’,汉人语,许…  相似文献   

2.
刘友朋  蓝岚 《天中学刊》1999,14(1):77-81
郑玄治学严谨,注释诸经,所下论断,皆有所据,决不臆造。他的《毛诗笺》既重视字、词、名物的训释,又注意章句的析义。其训释的体例如下。一、释词(一)释词有依据。1.宗《尔雅》而不注出处。如《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笺》云:“兹,此;来,勤也。”《尔雅·释诂下》:“兹,此也。”《诗一回风·谷则:“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笺)云:“躬,身。”《尔雅·释治上》:“躬,身也。”(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笺)云:“之,往也。”《尔雅·释枯水):“之,往也。”(诗·大雅·…  相似文献   

3.
“随文而释,因文为训”是我国传注训诂的一贯原则,从传注训诂发端时就存在了。六艺经传和先秦诸子的文章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种是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例如:“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周易·乾》)“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礼记,礼运》)“咨才为吸;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国语·鲁语下》)另一种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估。例如:《左…  相似文献   

4.
《毛传》训释主要受到言内、言外两个语境的影响。从两者的影响力度来看,影响更大的是言外语境。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两个语境发生冲突时,《毛传》往往会先迁就言外语境的影响作用。因为影响力度不一,所以《毛传》训释与两个语境的切合情况也有多种可能性。总体上说,《毛传》训释符合语言事实,是在词义训释的基础上阐释经义。两者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大为主,以小辅之——以经义为目标,以词义为手段。  相似文献   

5.
读完书稿,浮想联翩,不禁要推衍"庖丁解牛"成语。曰:此乃庖丁解书也……在我国古代早期的四大辞书中,数《尔雅》的地位最高:不仅是雅系辞书之首,而且被列为经书,排在《孟子》之前。"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  相似文献   

6.
声训是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声音关系推求意义的一种训治方法,它要求训释词和被训释词之间必须音同或音近。声训方法起源很早,先秦典籍正文里经常使用。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坎,陷也。离,丽也。说,悦也。”《孟子·胜文公上》:“库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荀子》:“君,群也。”而成书于秦汉之际的训沽学专著《尔雅》,不能不继承前人成果,在主要运用义训方法的同时,使用了声训的方法。根据本人对《尔雅》的分析统计,全书声训共有二百二十来条。《尔雅》中的声训,具体可以分为七种类型。一…  相似文献   

7.
汉代许慎《说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17例)、异体(34例)、化义(44例)、疑误(58例)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是《说解字》声训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释名》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词源学性质的专,也是声训的集大成之作。以此书第一卷为主要内容,从字形结构入手,运用上古音为分析手段,对每条训释逐一进行分析、归类,可以揭示其声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07,(11A):63-63
读王守仁《传习录》之《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节选)(以下简称《训》),感触颇多。原本只知明代王守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上颇有见地,不想其在教育思想上也多有真知灼见,并且一直穿越历史时空,在如今的21世纪也极具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碑雅》是我国宋代的一部博物类仿雅之作。它不仅是一部训诂工具书,也是一部动物和植物词典。《埤雅》的训释内容、训释方法别具特色,开创了雅学名物研究的道路,体现了雅学的变革与发展,影响深远而广泛。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一书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要研究《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首先应从了解《孟子》一书的字、词、句入手。“之”字为古汉语中最常用之字,使用频率较高,仅《孟子》一书,“之”字就出现了1902次。本文打算把《孟子》一书“之”字的用法,略加分析。代词:一、“之”作代词,一般都用作宾语,可代人、事物、处所。所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例如:“是何异于刺入而杀之。”(《梁惠王上》)“之”,代人。“孰能与之。”(同上)“之”,指统…  相似文献   

12.
焦循是清代经史小学总纂,将其《孟子正义》与赵岐《孟子注》相比较,可以知见赵氏注疏的方法与成就。仅就《孟子题辞》而言,焦疏有而赵注无之20余例。为研究古代传注家书序体裁和古代逻辑思想及其晚明后新见提供了理据,对俗字、通假字、词组、名物词的训释平实而不妄牵。体现了宗汉之说的汉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受之饥”释湖北/王宇同王治诚贾谊《论积贮疏》之“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句。高中语文教材将其释为:一个男人不耕作,(就)有人受饥饿。之,句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笔者认为,训“之”为语助不当,且使其语意不周,故予释辨。元卢以纬《助语辞》云:“之,此。‘...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孙吴韦昭研习《诗经》,其传世相关材料有三种,据此可见其研究特色有二,一是今古之学兼融,训释诗句以毛、郑为宗,亦不弃三家之说;二是增补训释,时出已意。传世的韦昭《诗经》学资料颇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积疑既多,遂作和记。更不自量力,思为之索解。传世最早之《史记尉释文字,为裴烟《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全本《史记》;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入陇川资言之《史记会往考证》(下文简称“《考证产).《疑治》以三家注与《考证》为基础;其原则为:无者治之,误者正之,不足者补释之。《疑治》之作,窃访王念孙《读书杂志》之体例:先录有关《史记》之原文,次引三家注及烤证》之训释,本附案语以申述粗浅之己见。所治者重在语词,间或涉及语句。引…  相似文献   

16.
《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① 从解释词语入手阐发《春秋》义例 ,文中存在大量的训诂材料 ,本文试从训释实词、训释虚词、分析词序、分析词素、分析句读、分析方言词等方面对《谷梁传》中的训诂材料作一番整理 ,以见其在训诂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颜延之《幼诰》与《纂要》都是小学类著作。史籍所称诂幼、诰幼、诘幼文、告幼童文等多种异名,当以幼诰为是。《幼诰》盖为童蒙而作,主要是音注和训释,音注有直音、反切,训释有互训、推源、义界,祖述《说文》。《纂要》的训释,用甲曰乙或甲谓之乙的格式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祖述《尔雅》。在四部分类法中,《纂要》应当归入经部.小学类。  相似文献   

18.
《论衡》训诂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为:《论衡》正文训诂资料的训诂目的与随文作注式训诂不同;《论衡》正文训诂是为阐明作者的观点或批驳他人的观点服务的,词语训释系列集中体现了这一目的;《论衡》中的训诂不包括校勘文字、指明用字现象等内容,对俗语词及一般词语的解释所占比例最高,这不同于一般随文注释的训诂书;训诂方法以又训为主,很少用声训,不用形训,是由其训诂目的决定的;训诂术语数量多,一般名异实异,也存在名异实同的现象,训诂体式不拘一格,这是其训诂术语、训诂体式上的特点;《论衡》经行将意义相近、相关、相反、相对的词语对举,构成训释系列,体现了王充的系统观。  相似文献   

19.
朱熹的《诗集传》是从南宋至今广泛流传的《诗经》注本,其中在词语的训释上较前人多有发展。但千虑一失,智者不免。其训释仍多有可商榷之处。现从中找出数例,并在前人对《诗经》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各种训诂材料的基础上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左传·任公三十二年)载秦军东征赛叔哭师,塞叔、秦穆公一席对话耐人寻味:发叔哭之,曰:"孟子晤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卜寿,尔墓之木拱矣!"对"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一句,中学教材沿袭旧说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