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二象对偶理论和协同论,将企业业务协同系统划分为绩效子系统、资源共享子系统和资源互补子系统。分析了企业业务协同系统的二象特征,构建了协同度模型,采用中国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0年数据,对高技术企业业务协同系统进行协同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企业业务协同系统协同发展水平还不高;资源共享-绩效系统协同度不断提升;资源互补-绩效系统协同度较低且不稳定。因此,提升互补资源水平将成为未来高技术企业业务协同发展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战略规划提出一种新的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分析框架模型。同时,提出一种基于价值链的职能域的划分方法。旨在通过这种基于企业战略规划及价值链的业务模型到系统功能模型的映射,提高信息资源规划与企业规划的匹配程度。最后,分析信息资源规划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产业网络的演化与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密切相关。基于企业进入与退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产业网络中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进而构建了基于进入概率和退出概率的产业网络演化模型,并解析了产业网络节点度的分布。从演化模型的分析得知,企业进入与退出的速度决定了产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时产业网络的拓扑结构不断被调整,但在产业的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仍然保持着无标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进入与退出的产业网络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网络的演化与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密切相关.基于企业进入与退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产业网络中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进而构建了基于进入概率和退出概率的产业网络演化模型,并解析了产业网络节点度的分布.从演化模型的分析得知,企业进入与退出的速度决定了产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时产业网络的拓扑结构不断被调整,但在产业的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仍然保持着无标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战略联盟伙伴特征匹配标准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岑  姜彦福 《科学学研究》2010,28(4):558-565
导致联盟失败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联盟伙伴的不匹配。该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特征匹配标准进行要素分析,重点分析了资源互补度、战略目标相容度、文化协同度与联盟前联系度对联盟绩效的影响,并构建联盟伙伴特征匹配状况评价模型;通过实际调研获得的中国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大样本数据,对联盟伙伴特征匹配状况评价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资源互补度、文化协同度和联盟前联系度是中国企业构建联盟中最重要的三个伙伴选择指标,而战略目标相容度在中国企业的联盟实践中并不被重视。  相似文献   

6.
基于Internet的资源外包与企业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新工作模式和业务伙伴之间新协作平台正在改变企业创新理念、发展策略、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资源外包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方法。本文探讨了Internet环境下企业从交易系统创新向企业系统创新和技术创新延伸的三种交易协作行为,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资源外包的创新策略,研究了基于资源外包的网络化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顾客资产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营和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片面地强调外部环境或内部资源能力的战略管理思想都难免使企业失去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从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的联结点-企业的顾客资产入手,分析顾客资产对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作用,并建立起一个基于顾客资产的竞争战略模型。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风险识别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战略风险研究的评介基础上,本文重新界定战略风险的内涵和特点,着重研究了企业战略风险识别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形成机理。分析指出了战略环境、战略资源、战略知识、战略、结构、流程六个相关的因素为企业战略风险因素,研究认为它们之间的动态不协调、不配称是企业战略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并且构建了企业战略风险形成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创新战略选择是企业进行全球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界定了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全球化创新战略类型,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北京地区汽车零部件、软件和生物产业的357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企业全球化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资源和组织能力会显著地影响全球化创新战略选择,而人力资源素质和研发投资对企业全球化创新战略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都是基于环境分析为基础的战略范式下,随着资源为出企业观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在资源基础范式之上。根据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论文基于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分析了企业可以采取的团队型、层级型、临时型和联盟型四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华为的战略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学敏 《科研管理》2017,38(2):144-152
本文以战略转型为导向、以资源基础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增长理论为支撑,提炼了一个针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分析框架;并以华为为例,运用案例分析和财务分析方法,分别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基础、转型时机的把握以及采取的财务激励政策等方面归纳了实施战略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具备了这些要素,企业就可能通过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姚小涛 《预测》2003,22(6):12-18
本文从战略管理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入手,详细分析了战略管理研究的三个发展时期,即企业政策分析时期、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战略研究的融合时期、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理论时期,并对伴随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其次,对战略管理理论当前研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最后,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tends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interplay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dynamics in the competition for business system dominance. By building on an analysis of the digital television laun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we find that the expectation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intensifies competition causing strong negative feedback effects to emerge. Actions aimed at improving one's position are systematically imitated and pre-emptied. Pressure builds up in the business system, and only when the weakest firms exit, the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s are unleashed in their full magnitude. Our findings contribute to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new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孤波寻租多角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成长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宝贡敏 《科研管理》2002,23(3):32-40
文章通过对由市场放开、管制放松带来的产业盈利孤波的产生机制的分析 ,透视了寻求开发孤波利益的寻租多角化的战略管理理论基础 ,提出了把握进入与退出时机 ,注重寻租多角化与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培育相平衡 ,超越过去经验 ,在迅速积累资本的基础上确立产业发展根基的在新兴市场成长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天和防务、成都振芯科技等9家典型军民融合型企业为对象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了军民融合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的四层次模型。研究发现:外部动因迫使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作为战略层指引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资源基础、组织结构、创新机制为辅助支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价值主张以及价值获取三维度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军民融合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也为同类型企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innovation is essential to build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urvive in the long run, some firms choose to exit, through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s), or radically change their business portfolio and identity.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influence the decision of a firm to exit, among business closure, M&A, and radical restructuring. Using an analysis of a large and rich panel of Dutch manufacturing firms, we find that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are equally important to lower the probability to close down activities, and this effect is stronger when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are pursed in combination. We also find that process innovation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exit by radical restructuring, while product innovation, when not supported by process innovation, especially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exit by M&A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exit strategies are intimately bound to the nature and synergies of innovative efforts.  相似文献   

17.
李巍 《科研管理》2015,36(1):143-151
市场导向与技术导向是战略导向的核心内容,对科技企业持续成长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组织均衡理论引入战略导向研究,探索"市场—技术"导向均衡对企业产品创新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对228家科技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两类战略导向匹配均衡对渐进型产品创新有积极作用,而两类战略导向联合均衡则对突破型产品创新影响显著;渐进型和突破型产品创新分别在匹配均衡和联合均衡与经营绩效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不同环境动荡性条件下,产品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存在差异性。研究结论对优化科技企业战略导向,推动产品创新并提升经营绩效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战略导向-组织学习-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提出相关假设后,基于202份有效样本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发现,(1)不同的战略导向、组织学习方式对商业模式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同时追求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高水平运营并不利于商业模式创新;(3)在战略导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过程中,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都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聪  池仁勇  张伟 《科研管理》2019,40(1):139-150
SCSR项目的终极目标是保证企业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福利增长,那么,如何来推动SCSR项目实施将是企业乃至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当前我国主要大城市中兴起的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专车服务业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进行探讨,发现企业SCSR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了目标导向、市场反应、经济效益和声誉机制等战略特质,这些特质是促发并维持企业持续推进SCSR项目运作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围绕SCSR项目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他们所关注的SCSR项目战略特质也存在显著差异,重视企业经营的利益相关者,其对于SCSR项目战略特质的关注程度依次是经济效益、目标导向、声誉机制和市场反应。而关注社会福利的利益相关者,其对于SCSR项目战略特质的重视程度则依次是市场反应、经济效益、声誉机制和目标导向。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SCSR项目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如何在战略阶段演进中构建与战略网络与商业生态系统相互融合与共同演化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已成为开放式创新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揭示了开放式创新网络与战略网络、商业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及内在逻辑,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每20分钟产生一项专利"的荷兰埃因霍芬高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将园区开放式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3阶段的开放式创新网络概括为"1+0"、"1+N"、"N+N"3种形式,得出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形成及演化取决于战略网络的类型和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物种的生态位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