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是师生员工为了共同愿景、结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的学习型组织。我校以人为本,着力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晓琳 《吉林教育》2006,(11):28-30
学习共同体学校是一种学习型组织,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为实现共同愿景而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思考与行动的积极互动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的优秀的学习型团队。下面分五个方面阐述一下东北师大附小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一、共同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秉承"五个一流"的特质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精品课程视域下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思路与突破。学习型组织以及实践共同体是团队研究的理论参照,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师团队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的契合是团队发展的现实印证。关注精品课程中组织安排、共同目标、问题情境以及团体关照等有利条件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互动效果不佳以及惯性独立等合作障碍。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共同愿景,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其次,通过系统思考引领整体,开启团体学习的模式;最后,以专家指导作为保障,促进教师的成长,实现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视教师共同体的作用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重要趋势。学习型组织理论以系统思考、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五项修炼为手段,有助于纠正教师个体不适意的实践性知识、为增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赋权、克服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有效建构教师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进行实践性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5.
教师团队是指有一定的组织,在共同目标、价值取向观和精神诉求的牵引下聚集在一起的教师群体。教师群体发展成为教师团队,就有了凝聚力、发展力和战斗力。因此,如何积极地、有目的地组建各种形式的教师团队,是我们思考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一、优化常规群体转型为团队教师团队可以按照组建学习型组织形式进行,超越传统的"科层管理"和"法规化运行机制",让每位教师参与确定和认同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规划目标、职责任务,并激励各位教师积极加入实现愿景目标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逐步将教师群体锻炼成充  相似文献   

6.
张萌 《考试周刊》2012,(92):23-24
学习型组织理论首先是在工商企业领域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与实践技术同样适用于学校教师团队.值得借鉴。但应该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目前教学工作的困境,在借鉴学习型组织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创造符合教师工作特点的学习型组织。在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职业的自我超越要源于爱的张力、教师教学心智模式的变化是课程变革成功的前提、学校共同愿景应包容教师差异,鼓励教师创新、行动研究是教师团队学习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应根据本支部的实际情况,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精髓来指引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改革,通过转变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加强团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支部建立"共同愿景";加强学习,实现"自我超越";培养系统思考,促进支部发展等途径构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中普遍存在团队感召力弱、成员获得感低、教改实践学术性浅的问题。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共同塑造愿景、同僚协作成长、教改实践探索为行动路径,构建教师专业学习的精神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和教学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一、以内涵发展为目标,上行下效,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校本研修的理想境界学校是有着相同愿景、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校本研修。草根式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基于学校和教育教学现状,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彭娅 《教育导刊》2009,(10):42-43
一、学习型教师团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学习型组织”是代表新世纪管理趋势的新型组织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被引进国内后,广泛地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被作为“学习型学校”建设的一个方面展开探讨,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探讨开展团队学习、学习型教研组建设、建立共同愿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