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前提;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一面、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的一面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最广大人民实现革命目标的根本策略;坚持斗争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的一面、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垄断和自发的一面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确保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大方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一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弱小,二是因为同它的前身(一部分的商人、地主和官僚)存在一定的血缘联系。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是一种先天性的缺陷。因此,首先就得考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兴起的资本主义,是不是鸦片战争以前就已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延续?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实际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利用、限制、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加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教育和改造.党根据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状况,采取了典型教育、自我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形式,加强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政策、过渡时期总路线、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它为推动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向永 《考试》2009,(1):70-7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较大影响和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近代化等具有重要的领导和推进作用。因此,抓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专题复习,是复习中国近代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工业,在利用资源、捐税、运费等方面享有特权,也得到发展;主要工业部门仍为帝国主义所控制和垄断;在帝国主义经济压力和封建主义严重束缚下,民族资本没有竞争力,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工价增加赶不上物价上涨,工人生活困苦不堪。(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  相似文献   

6.
请看某市 2 0 0 2年高考模拟试题 :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后天畸形”是指A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B .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C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可以说“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非常恰当地描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的阶段特征。本题以这个形象的比喻作为切口 ,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引入点选择得十分巧妙 ,内容选取合理 ,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什么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 ?所谓“…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不仅为我们党在政治上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作了准备;而且也为建国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作了政策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启新洋灰公司是周学熙投资经营的第一个资本主义企业。启新的经营成功,促成了周学熙实业集团的形成,对于华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剖析启新的经营特点,揭示其成功的奥秘,可以客观地展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道路,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难以健康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先天性软弱等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前期提出的“民族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从而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本文试就此作粗浅的论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榨下跚跚而出。当时,国际上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加紧了同侵略者的勾结,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对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无疑是巨大的灾难。为着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考虑本民族的命运,从而采取反抗行动。在当时,他们所能采取的反抗武器,无非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库中去寻  相似文献   

10.
论李维汉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时期,统战部长李维汉协助周思来、陈云等主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李维汉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两面性特点,对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双重改造”;同时以国家资本主义为途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到社会主义轨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特点。二要求学生认识: 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但它没触动封建制度,因此不能使中国得到独立和富强。唯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才是中国的光明前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态度。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得失存亡在于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判断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密不可分,从而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私营经济提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艰难实践中,毛泽东既准确估计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又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既历史地分析官僚资产阶级,又正确地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既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又主张对资本主义必须有所限制,从而形成了他在这一时期典型的资本主义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就其发展原因教材是从四个方面分析的。1.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3.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在爱国心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投资于新式工业。  相似文献   

15.
实行产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本来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使命和宏伟目标,民国政府一成立便展开实业建设,掀起了这场"产业革命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民国政府,也为"产业革命热"开创了前提条件.虽然由于袁世凯对革命的残酷镇压,这场"产业革命热"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而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自发的投资热潮,仍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章(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四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1)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戊戌变法运动有其积极的作用。(2)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性,变法运动迅速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讲课开始前,通过向学生提问以下问题以导入新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对于“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这个子目,要简略讲明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设立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的设立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成为国民政府强行扭断中国资本主义规 律性发展的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消极政治取向;沦为国民政府进行内战的财政性工具, 导致中国的银行与财政重新合一;对中国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也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把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范例,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振林 《文教资料》2005,(32):184-185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光绪帝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拯救民族危亡。因1898为戊戌年,因而这次变法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这场变法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那么这场运动的发生有没有历史的必然性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有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和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入大革命时期以后,国际上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世界革命开始转入低潮时期。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策略过程中,依据大革命时期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政治形势,确定了指导中国大革命的战略策略方针。其战略是反帝反封建,推翻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其策略是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国民党的阶级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区分国民党内存在的不同政治派别,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国民党关系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党制定对国民党策略的基本依据。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又受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