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高职少数民族订单班人才培养的需要,分析了该类班级设置双班主任的必要性。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玉树藏族水利(生态)人才班为例,从少数民族订单班理想信念教育、学业辅助、班级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对“生活班主任+专业班主任”的双班主任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高职民族订单班“双班主任制”的实施,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建立民族特色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2.
郭凯 《教师》2012,(19):44-44
班级管理是一项极其艰苦细致的工作,探索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模式。应该成为每一位班主任努力的方向。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摸索出一个班级管理中的“一班多制”模式.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所谓“一班多制”是指在同一个班级里对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提出不同的奋斗目标,以期达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班级授课制是三百多年来现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班”、“课”、“时”,其优点、弊端、都集中于此;班级授课制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体,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形式”。又是班级授课制这一“形式”下的“内容”,是其深层次的制约因素;班级授课制改革的走向是从课堂教学的整体入手,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班级管理中,我结合学生表现欲强,善于展示自己,乐于承担责任的特点,设立“一人一岗”、“一人一官”制,使班级管理出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是‘官’,管好一个班”的良好局面。 一、确立班规、班纪,依“法”治班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盲校教学组织是仿效传统普通教育班级授课制模式建立起来的,逐渐形成了“小组班、大班校,不管多少按班教”的特征。虽然盲校实行的是小班教学,但大一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管理严重脱离盲校的实际,满足不了视障学生复杂多样的个别特殊需要,也制约、消损着小班的灵活性和个别化优势的发挥,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大 教育 家 夸美 纽斯 于 17世 纪 率先 倡 导 班 级授 课 制 , 到 了 20世 纪 , 以 班 级 为 基 本 教 学 单 位 的 学 校 教 育,即班 级授 课 制得 到 蓬 勃 发展 ,班 级组 织 逐 渐 在世 界各 地 确立 下来 ,学 校 逐 渐把 班 级 管 理视 为 其 管 理的 核 心 。班 主任 则 是班 级授 课 制 的产 物 , 其 产生 之 初 的 基本 职 能 是 进行 班级 管 理,促 进 学生 集体 感 的形 成,实现 班级 共 同目 标。 班 级 管理 理论 一 直 以来 受 到 科 学管 理 思 想 的影 响 , 尤 其受“ 泰 罗 制 ”与 韦 伯 的“ 科 层 组 织 理 论…  相似文献   

7.
单式班与复式班是班级授课制的两种组织形式。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近百年来,在我国同时并存。在居民密集、学龄儿童众多的城镇,宜于采用单式编班;居民分散、学龄儿童较少的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则需要进行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也叫编班制课堂教学,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相似文献   

8.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制度。多年来,班级授课制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由于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是集体受教,班额的大小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英语这样需要多练习的语言课程。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题班级是相对于正常班级而言的,有人称之为差班、弱班,还有人称之为后进班。其特点是问题多而集中,尖锐而棘手,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在发展和谐教育的今天,实现问题班级管理的突破,已成为和谐校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实现问题班级管理的突破?四年的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对问题班级必须进行“非常”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理论入手,结合中学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家访、班级差异化管理、言传身教、民主、严爱并济、恰当引导等方面,详细介绍了“80后”班主任带“二手班”的实践与体验。实践表明,“80后”班主任带“二手班”尤其是“90后”学生,需要班主任勤劳、智慧、注重示范、以人为本、严爱有度、能够灵活应用教育技巧等,这是管理好班级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要管理好班首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示范”,其次班级常规管理必须“有规有矩”,最后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中要集中体现严、细、恒。  相似文献   

12.
略论融合教育教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要求,“随班就读班级的任课教师……应当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但是在我国教师教育中,至今没有要求普通教育教师必须接受特殊教育的学习,必须选修一定的特殊教育学分(肖非,2005),  相似文献   

13.
观点     
中职班级管理实行“一主二副三助理”制度 杜雄华等在《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7月10日第20期撰文指出,传统的班主任制、班主任助理制和专职班主任制在中职校的实施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综合这三种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势及缺陷,形成以一个班主任为主,二个副班主任和三个班主任助理配合的“一主二副三助理”制度,能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大都是平行班,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中,校本课程素材选择的几个基本原则:如,因地制宜,校本课程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设计;因校制宜,校本课程要“结合各自学校本身的传统和优势”;因人制宜,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制定校本课程:因班制宜,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班级的形成。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些重要的原则对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开始,我成为一名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新疆班”)的班主任。通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对新疆班的班级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注意培养好学生以下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许多老师怕当差班的班主任,就是因为差生难管,差班工作难搞。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和特点,只要抓住差班的规律和特点,选择科学的工作方法,差班工作还是可以做好的。下面谈谈自己多年在差班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有效方法:“保持沉默”法所谓“保持沉默”法,就是在差班工作中尽量少说话,有些事上甚至不说话,保持相对意义上的沉默。差班的特点是学生性情浮躁、缺乏良好的习惯,纪律性差,不爱学习。究其根源,是长期缺乏良好的环境或由于不良教育而形成的。这类学生自制力较差,因而导致了品德差和学习差,并受种种不良影响而养成了种种劣习。差生的不良习气表现在其行动上,影响和干扰正常的班级秩序,这就是差班的“差”处所在。因此,做差班工作必须从转化“双差生”入手。转化差生,必须弄清谁是差生,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细致观察、掌握。新生入校后,差生一般比其他学生表现得“兴奋“”活跃”“大胆”,他们大有一种脱离藩篱获得自由的感觉。原来的学校和班级已经对他们失去了约束力,新的学校和班级一时间还不了解他们,他们在忍受短暂的寂寞后,便开始充分“表现”他们的能力:主动联络旧朋友、结交新朋友,很快形成一股小有势力的“哥儿们”小集团,并努力用种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去“展示”他...  相似文献   

18.
徐燕 《孩子天地》2017,(6):175-17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通行的班干制,就其产生可分为:普选制、竞选制、任命制等,一旦产生基本固定,这样容易形成班级核心。但也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如班干的自满和权威意志,形成以少数人——班干为核心的小圈子,非班干同学就会不满和怨愤,容易影响全班同学的发展及良好班风的形成。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可知,学生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据调查,有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愿望。是班级管理的一个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各班主任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使出了自己的高招,但总的来说,我认为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念好“六字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