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徐杨静 《语文天地》2009,(12):4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值得老师深思的问题:一说到作文,很多学生反映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文教学偏离了课标?  相似文献   

3.
黄冬梅 《黑河教育》2013,(11):36-3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遵循课标的这些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让学生乐意写、自由写到学会写的“三部曲”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应该多样化,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该文从自主选题、自主选材、自主表达、自由想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为我们进行作文指导点明了方向。不管写什么作文,唯一目的就是让学生表达自我。而当前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些论述,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教师  相似文献   

7.
黄丹凤 《学子》2013,(11):55-57
关于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留心周围事物,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建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让作文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的作文必须贴近生活、描绘生活,只有写自己鲜活的生活,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自己的佳作。写日记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直接的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立杰 《教师》2012,(4):59-5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教学中要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激发热情,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近年来,我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王国乾 《甘肃教育》2012,(11):92-9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的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言蔽之,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心灵世界。即写"我自己"的"真"作文。下面是两位教师分别执教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习作教学过程,让我们看看谁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写自己的"真"作文。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消除学生"谈写色变"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乐于写作,大胆写作,并为学生的写作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写,写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地开展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自我。然而,目前许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状况并不乐观,存在着学生不会写、不想写、不敢写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对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是:"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其实是要求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自主写作,焕发激情已经成为作文课改的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诱导学生去观察世界,体验认知,大胆表达,应成为我们教师的当下责任。我们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一味由教师命题的坚冰,放手让学生写他们自己愿写、爱写、乐写的人和  相似文献   

14.
陈林 《教书育人》2007,(5):32-32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地写作文,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增强孩子的写作和表达欲望,让学生的个性在倾诉中得以张扬,思想在写作中得到教育,我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很多学生对写作比较反感,究其原因是对写作没有兴趣,不观察生活,没有深切感受,没有宣泄的欲望。受此启发笔者觉得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写、乐于表达,从而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各种写作情境,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诱发学生写作热情,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作文“感兴趣”的目的。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写起来不难,表达又富有创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活动入手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中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 ,应该把作文教学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篇一篇的作文 ,是一种练习 ,我们要通过努力使学生感到他写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同时也是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如写《我喜爱的》 ,如果在学生写好文章后 ,多请些学生读给大家听 ,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挂在教…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习作的心理动因,以提升表达的需要作为习作教学的出发点,才能直接对写作起到推动作用,甚至能反过来指导和解决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让写作充满激情,使学生的写作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教师难教和怕教,学生难写和怕写,写出来的作文淡而无味、言之无物、纠缠不清。微写作是作文的一部分,从素材出发,让学生有饭可吃;课堂检测,让学生学会方法;分享体验,让学生爱上写作;群文阅读,让学生学会写作。由此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