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一娜 《成才之路》2020,(8):104-105
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新课标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新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情感取向,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学教育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让学生在国学识字中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在国学诵读中感受语文情感,在国学解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是提升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契机,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寓教于乐,激起感情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理解学习内容,增加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内容并灵活运用,对教材内容由读懂到领悟到欣赏,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夯实语文基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教学活动中只有加强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突出情感教育的施行,才能提高职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一种愉快、喜爱而学习的情感,推进学生在健康成长中获得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教学在人文素养的形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融入情感因素教育,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从情感教学的含义、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学科。对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学知识有着显著的作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着小学时期的学生识字、阅读、培养兴趣的发展,还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改革,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情感教育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指路明灯。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让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对小学语文学习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秀芳 《教师》2016,(4):62
新课改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语文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创设"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氛围,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美好情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林吓弟 《教师》2019,(12):47-48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不同的语文教育教学环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语文教育资源的整合,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语用教学倡导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作者结合实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在具体教学中尊重学生感受与体验,奠定情感基础;强调审美与鉴赏,放飞学生思维;强化实践与探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一样。”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历来肩负着品德教育的重任,其语文学科特点中的人文性就包含着丰富学生情感世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等教育要义。因此,我们在新课理念的践行中,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努力让融入情感、真情的交流推进互动教学的有效开展。一、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用情感主导教学"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夏丏尊语),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教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情感因素的渗透和情感教育的深入发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文本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在一体化的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强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情感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感知情感,激发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生处于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其实施情感教育非常关键。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进行描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作为培养小学生高素养、健全人格的基础,占据培育工作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将情感价值观的概念与要求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与交流,让学生接触体会到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内涵,进而实现新课改后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就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进行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武彩虹 《成才之路》2014,(28):99-99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熏陶学生情感,提升人文素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真实情感,引领他们进行有情感的阅读与体悟,能使语文的人文性彰显,使人文成为学生的一种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同时也要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摘入了许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传达着真、善、美,而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真、善、美,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获得好的发展,渗透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情感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加强情感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如何加强情感教育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融合性的具体对策,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32):51-5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为纽带,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是具有人文性,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通过课文的感悟熏陶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最终提升语文素养。进行语文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积极备课、巧设情境、品读探析、巧留空白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工具学科,也是学生人文素养、发展潜力、创新能力形成于提升的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品质情操、思想素养的提升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要求。只有教师具备人文关怀、开展情感、人文教育,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获得人文素养,健康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文章首先明确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然后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包括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朗读形式;利用教材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